烘云托月绣美文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a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说:“欲画月也,月不可画,因而画云。画云者,意不在于云也;意不在于云者,意固在于月也。”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画家本来要画月亮,却不直接描绘月亮,而是描绘云彩,通过云彩来表现月亮的形象。
   清朝有个画家,叫李方膺。有一次,他到朋友家做客。座上有人说:“大千世界,什么东西都能画出来,就是风画不出来。”李方膺不以为然地说:“风也能画出来。”那人要他当场作画,李方膺提笔展纸,俯身作画。一会儿,就把风画出来了。这就是流传下来的《风竹图》。
   画面上,有一簇茂密的竹子,任性地向一旁倾斜,使人一看,便感觉有一股狂风从它身上飘掠过去,似乎还能听到竹叶互相磨擦发出的瑟瑟之音。风本是无形之物,看不见,摸不着,很难直接画出来。李方膺不直接画风,而是通过画竹子来表现风。这是运用烘云托月的手法。
   这种绘画手法,也可以用在写作上,那就是衬托手法。按照衬体(陪衬事物)和本体(主要事物)各自选取事物的不同,大致分成下面几种形式:
   一、以景衬人。这是指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衬托人物。下面是《祖母留下的故事》中的一段文字:
   阳春三月,门前小桃树,身披单薄的雪花。慈心的太阳降临人间。她用无形的手掌,把那些冷飞白拭去,将恩惠布施给人间。有了阳光的护持,桃枝绽放粉红色的的芬芳,挤满了桠桠杈杈。俊俏的花枝,在东风中摇曳,摆弄唯美的风姿。
   奶奶来到桃花树下,坐在圆柱形草墩上。她端着白磁碗,把小米撒在地面,喂娇嫩的小鸡雏。奶奶咕咕地唤着,小鸡叽叽地应着。我在奶奶身旁,帮她把离群的小鸡逮回来,放到集体中去。有一只小鸡病了,奶奶把它掬在手心,单独哺养。
   这段文字上段是写景,写阳光的爱心,它把温暖送给桃花;下段是写人,写奶奶的爱心,她用小米喂那些小鸡雏。上段写景是为了下段写人,运用景物描写,衬托了奶奶仁爱、善良的美好品质。
   二、以物衬人。这是指通过描写事物,来衬托人物。下面是《捡破烂的老人》中的一段文字:
   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拎一个破烂不堪的口袋,口袋上满是污秽之物,有几个地方烂成了小洞洞。都到冬天了,他头上戴一顶没有帽檐的帽子,脚上穿一双露着脚趾头的单鞋,上身穿一件破棉袄,只有两个纽扣,用一根稻草绳束在腰间。他来到垃圾堆旁,一边扒垃圾,一边捡拾塑料袋和用过的饮料瓶。
   这段话描写了老人用来捡拾垃圾的破口袋,头上戴的破帽子,脚上的破单鞋,身上的破棉袄,还有束在腰间的稻草绳。通过这些物的描写表现老人的形象,从而突出他生活的艰难,表现作者对他的同情。
   三、以人衬人。这是指通过描写次要人物,来衬托主要人物。庞龙的唱的歌曲《家在东北》这样写道:
   我妈妈从小嗓门就亮啊,每天她唱着山歌去学堂。直唱得老大爷放下了他的大烟袋;直唱得小伙子更加思念他的姑娘;直唱得老大娘放下针线听一段;直唱得大姑娘眼泪汪汪啊,忘记了洗衣裳。
   这段歌词为了表现妈妈的歌声迷人,借助听者的反应:有老大爷忘了吸烟;老大娘忘了做针线活;小伙子更加思念他的姑娘;大姑娘想念她的情郎,流下泪水,忘了洗衣裳。这样共借助四个人物来写妈妈,突出了妈妈的歌声之美。
   四、以物衬物。这是指通过描写次要事物,来衬托主要事物。下面是《天鹅湖》中的一段:
   山峦挽着山峦,围着天鹅湖,搂着天鹅湖。天鹅湖躺在中央。在蓝色烘托中,浮游的白天鹅蓝了,白天鹅振翅溅起的水珠蓝了,连白天鹅的低吟浅唱也蓝了。从远方飘过来的清风蓝了,清风撩起的雪浪花蓝了,连浪花的呢喃絮语也蓝了。水中沐浴的金太阳蓝了,蓝成了蓝宝石;照影的白云朵也蓝了,蓝成了蓝花花。我的头发蓝了,面容也蓝了。我仿佛变成一粒蓝色水分子,在湖水中随蓝波流动。
   这段文字为了描写天鹅湖的水之蓝,写了白天鹅蓝了,风变蓝了,浪花蓝了,太阳蓝了,云朵蓝了,我的头发蓝了,面容蓝了。通过这些事物的描写,表现主要事物天鹅湖的水之蓝。
   五、以实衬虚。这是指通过描写具体事物,来衬托抽象事物。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
   宋朝皇帝赵佶,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考试天下画家。有的人画一个人骑马在许多花瓣上行走,有的人画一个少年,跃马扬鞭,在黄昏里踏青归来。只有一位画家与众不同。他画的是在一个夏日的黄昏,一个官人游玩归来,他骑的马扬起蹄子奔驰,有几只蝴蝶围绕着马蹄蹁跹飞舞。这个画面采用以实衬虚手法,“蝴蝶”是具体实物,“香”是抽象事物,画家通过描画蝴蝶追逐马蹄,从而表现马蹄之香。
   掌握这些衬托手法,能增多文章的内容,写够文章的字数;能突出要表现的对象,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同学们,请借助烘云托月之法,绣出美丽的文章。
   夏兆喜,教师,现居江苏徐州。
其他文献
语文阅读教学走过了曲折的历程,这期间也是一个不断反思、探索的过程。新课改为阅读教学吹来了改革的春风,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更是为课程改革之路指明了方向。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一必修课程”中对学生提出“阅读与鉴赏”的具体要求,第一次把“鉴赏”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我们建构“鉴赏性阅读教学”成为可能。   课改影响最深远的是让人们对学习方式有了重新认识。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学
《南风窗》第8期刊登了李北方的文章说,春节前,我的一位朋友给一些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上爱国主义教育课。朋友告诉孩子们,爱国要从身边做起,先要爱家人、爱老师、爱同学。他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搞好班级建设的核心,对学生的影响极其持久深远,甚至一生。我认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在以下“五”个字上下点功夫,做点文章。   一、突出一个“远”字   班主任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远大的理想前途教育。特别是刚进入初中,就应该让学生思考三年之后做什么,六年之后做什么,十年之后乃至三十年之后你能做什么。初中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人生一个及其重要的
有些同学性格孤僻,不合群,常常一个人坐在那儿发呆,对人对事也十分冷漠。这些同学没有朋友,没有伙伴,甚至连父母的关爱也得不到。因而,他们便觉得世界是那么灰暗、那么狭窄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占着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也就抓好了语文教学的“主干”。但是现实情况是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数学生害怕写作文、作文时无话可说。面对这种情况,我在作文教学中一直坚持“三真一好”的原则,在这里就此和同仁们交流,希望提出宝贵意见。   第一、教学生留心真生活   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的学习环境,创造性
改变学生“心向”与心理素质教育□郭晓滨于青秀所谓心向,主要是指用预先肯定的态度来解决新的问题。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在接触新问题之前,或者尚不知道
网格技术作为下一代Internet技术,已逐渐成为计算机领域研究的重心之一。作为网格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认证是一重要环节。因此,在客观分析了GSI(Globus security infrast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一个旅人,行走在路上。在一条大河旁,他看到一个婆婆正在为渡水而发愁。已经精疲力竭的他用尽浑身的气力,背婆婆渡过了河。结果,过河之后,婆婆什么也没说,就匆匆离开了。旅人
本文是将自然科学中的相图分析方法运用于区域经济结构转变问题研究的一种尝试。将生产力诸要素划分为硬性要素和软性要素,指出硬性要素具有"广延性质",而软性要素具有"强度性质"。将各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呈现的经济结构状态看做是处于一定强度水平上的生产力软性要素作用于该区域的硬性要素之上的结果,立足于社会物理学的观点,对影响社会经济形态变迁的因素作了分类和简并,以"瓶颈要素"和"软性要素力"为控制变量,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