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解剖学研究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1A2B3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定位定向方法.方法设计椎体平面固定架,用游标卡尺、角度计和标本涂钡X线片对40具成人颈椎干燥标本进行解剖学观测.内容包括:椎弓根高度、宽度、轴线长度、轴线角度,上下关节突间侧凹的深度及存在率,椎弓根上下切迹、关节面、椎弓后上缘与椎体上平面的垂直高度及关节突后平面角度.结果C2~C7上下关节突间侧凹的存在率为100%.颈椎弓根完全可以接受直径3.5 mm、长28 mm的螺钉内固定;椎弓根在椎体平面上的外展角C1为20°,C2上为25°、下为44°,C3~C5为45°~47°,C6、C7为40°.除寰枢椎外,颈椎弓根后结构、关节突间侧凹对应椎弓根轴线.椎弓根的指向与关节突后平面角度密切相关:椎弓后上缘高度线、关节突后平面和椎体上平面三者之间形成前后两个180°互补角,前角大于90°时椎弓根指向前下方,小于90°时指向上终板.关节突后平面的平均角度C3为-2.30°+1.82°,C4为2.32°+1.98°,C5为2.42°±1.87°,C6为2.36°±1.56°,C7为15.22°+2.68°.进钉点在C1为后弓缘与上关节突后突尖中垂线的交点,C2为上椎弓根外缘矢状线与下关节突上缘水平线交点,C3~C7为垂直于关节突后平面的椎弓后上缘水平线与关节突间侧凹外缘的矢状线交点.结论关节突间侧凹、侧块后平面及椎弓后上缘,三者具有直角定位定向的解剖学特征,标志显著,术中无须过多显露,容易寻找,定位准确,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既经椎弓根又与终板平行的定位定向方法.

其他文献
在传统的英语复习课中,教师的复习方法大概环节是复习单词-复习短语、词组-重点句型-语法讲解-课后补充作业.整堂课就是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安安静静地听,偶尔教师提问几
中国棉花学会优秀论文评奖工作已经结束。评分标准: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占50%,研究方法、文字文献及工作量占50%。品种遗传组由季道藩、孙济中、潘家驹、尹承佾、黄观武等五位
目的观察侧前方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并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胸椎结核并后凸畸形患者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23~56岁,平均36.4岁.结核病损位于下胸椎,累及两或三个椎体.后凸成角15°~34°,平均25°.5例患者合并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为C级2例、D级3例.手术方法为一期侧前方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经椎弓根内固定,抗结核药物治疗9个月.结果术后随访2~4年,切口一
什么是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
数学新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分为三维目标,并且对三维目标作了具体阐述.其实,学生参与初中数学的学习,既是认知问题又是情感问题.参与有两个纬度: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在学生参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学生应是认知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不应只是接受和记忆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应是参与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过程.有鉴于此,身为教师,我们必须
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学生应该是对学习充满激情的学生.只有这样课堂实效才是高的,只有高实效的课堂才能为每一位学子提供更广阔的自由翱翔的学习空间.要提高课堂实效
目的探讨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经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后随访5年以上的胸腰椎单节段爆裂型骨折68例,随访时间5~13年(平均8年).68例均于术前、术后、内固定取出前、末次随访时拍摄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其中18例于末次随访时行CT检查.结果(1)术前有不完全性神经损伤者随访时有90.3%(28/31)恢复Frankel分级1级或以上,完全性神经损伤
思想品德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知识武装学生,使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