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探究式高中英语教学模式之我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i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任务的主阵地。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氛围、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多方位精心设计,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性,打造学生自主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互动探究能力。《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注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地转变教学观,调整教学方式和行为,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从变传统的教育者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互动式探究教学模式是指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使学生的学习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成为自主、交流和探究等,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体现。那么如何开展互动探究式教学呢?
  一、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的互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在教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在讲授新课程前,先向学生介绍有关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扫除学习新知识的障礙,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和语言交际的机会。教师的启动可放在课前,也可放在课后。学生在互动中不断使用英语,从而发展英语交际能力,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激发学习兴趣,产生一种探求知识的欲望。教师设计的方法具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启发性,具有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的新颖性和创新性,具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趣味性和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的简洁性。
  二、通过对学生学习目标的优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在新授课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金字塔式”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并在自学中感悟新课,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为互动讨论做好准备。
  以模块六Unit 2 Reading为例,为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
  1.What is happ in ess to you?
  2.How will you search for your happiness in your schoollife?
  教师提出具体的目标,就好像给学生一个导航仪,目标明确地完成听、说、读、写等各项任务。
  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各种参与情境,让学生的脑、耳、口、手、眼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如指导学生设计板报,自办手抄报,开展活动课情境表演,适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挂图等直观教学手段等。总之,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结果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参与状态,使学生在课堂上人人参与、全程参与、多方位参与。
  三、通过小组合作,调控学生的互动探究
  学生在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互动式讨论。小组由四个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可重新组合。在课堂上,学生先通过小组成员朗读课文,然后针对课文内容采用组内成员轮流提问的形式,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处理。
  小组长把各组成员在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在组际交流时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参与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不要轻易给他“标准答案”,而是要设法引导,让他自己做出正确或基本的答案。并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组内相互讨论,团结协作。
  四、通过组间交流,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给学生一些较难的题目,这些题目也可以在小组互动中产生,经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教师可先让讨论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其对该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做出补充、质疑和评论。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间进行激烈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调整,不失时机地引导,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中心话题,最后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语言技能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得到开发,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及不断创新的精神。
  五、通过成果展示,优化课堂评价方式
  一节课过后,学生学习目标达到与否只有通过检测才知道,检测的方式可以是测试性评价(如检测题),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成功与否是重要的评价标准。中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有明显的变化,特别是自尊心很强,对外界反应十分敏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进取精神,多鼓励学生,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要重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评价语应克服单纯的智力导向,以鼓励为主,激发每个学生的上进心,调动其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尊重个别差异,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并给予鼓励,使其不断追求新的目标。教师作为评价过程的主导者,应树立全面衡量学生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评价观,在评价方式上,将口头与书面、知识与技能、竞赛与活动、问题情境与社会实践灵活运用到评价中。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学双向作用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这就要求教育者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课堂,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主动地学、快乐地学,从而提高英语教学实效。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傅道春,徐龙江.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李宝荣.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中学英语教学目标的确定[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7.
  [4]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大学英语中,英语翻译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英语素质的有效途径。在现代教育背景下,英语翻译教学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翻译教学 创新策略  在现代教育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对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也是如此。所以,为了适应
摘 要: 在万象更新的新时代,教学如果不创新不改革的话,就会被时代淘汰。随着信息化的数字时代的到来,教学需要和多种渠道结合起来,使之更艺术化。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新课程 应用 艺术化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纵深推进,中小学英语教学经历着极其深刻的历史性变革。教师满堂滔滔不绝,天花乱坠,学生云里雾里、昏昏欲睡的模式已经早早地被时代所摒弃。所以新时代的教育必须想方设法地发挥老师和学生的创新性,使教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的教育应是塑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的教育,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是“百年大计”,人才是“发展之本”。教育又该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的多方面人才,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呢?英语教师对于英语教学的前景和改革尤为关心
摘 要: 初中英语课堂和谐文化的建构对活化教学过程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体现了生本主义和人文教学理念。构建和谐课堂能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激活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和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的内化生成作用。基于和谐文化基础上的课堂教学环境建构,能有效丰富学生英语学习思维和感知,更好地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和谐文化 激发活力  英语课程标准认为,建立民主、平等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笔者认为,进行课堂教学创新,强化教学效果的探讨是我们教师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培养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那么,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笔者就此谈一些看法。  一、注重观念的创新  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英语教学基本形成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