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和谐文化激发英语课堂活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d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英语课堂和谐文化的建构对活化教学过程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体现了生本主义和人文教学理念。构建和谐课堂能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激活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和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的内化生成作用。基于和谐文化基础上的课堂教学环境建构,能有效丰富学生英语学习思维和感知,更好地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和谐文化 激发活力
  英语课程标准认为,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能够在调动学生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促使学生激发学习激情和潜能。和谐文化的运用能够使学生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人文化学习环境中,主动表达和积极交流,将文化的内在延伸推动力转化为学生英语学习的一种内在主观发展需要。和谐文化的运用,是对生命的理解、关怀、尊重、开放、自由、和谐与包容,能够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学生在具有人文化环境的引导下,更能够展现自己的学习潜能和激情,提高学科综合素养。
  1.关注学生学习情感,体现尊重和信任
  和谐英语课堂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人文关怀和师生彼此尊重、信任的情境深化,体现了生本主义。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用尊重和信任鼓励学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交流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让课堂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乐园。
  关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能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好感,激活自身的学习潜能和激情。围绕学生的英语学习发展需要,突出生本主义和人文化,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不仅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感知,还能够达到亲师信道的良好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英语学习差异,多包容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让学生能够敢于尝试和主动交流,给学生更多的语言表达机会。另一方面,信任学生能够使他们在自我学习中更好地自我发展和自我进步,不断增强综合运用能力,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化认知感悟,促进知识技能内化生成。学生在這种人文化课堂情境中,会更主动发展和进步提高。
  依据学生的英语学习发展需要来调整教学策略,凸显学生课程学习主体地位,使得师生关系更为融洽。例如,在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1 Dream homes的Reading A“Homes around the world”教学中,可建议学生围绕“What’re characters about your dream home?”主动表达交流,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语言表达环境中说出自己的认知感悟。同时,建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挥自己的想象思维,运用简单的语言相互对话,说出自己的认知感悟,让学生的思维情感更为活跃。
  2.突出自主互动交流,展示自由和开放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渴望得到自由和更多表达英语的机会。建立在自主互动交流基础上的任务探究运用,能够更好地体现课程教学的开放化特色。营造议论纷纷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更为主动地深化对课程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这样的自主互动交流不仅能够使学生自由交流,还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作用,让学生在彼此交流中增强认知感悟。教师多给学生语言表达机会,一方面,设计具有层次性的学习探究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不断增强自身的实践体会,拓宽思维感知。另一方面,多给学生搭建学习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激活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样的自主互动交流,能够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下,主动思考和认真交流。自由开放的课堂教学情境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在英语学习感知中增强活力。
  这样的自由开放课堂,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鲜活思想和鲜明个性。例如,在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3 Finding your way的Reading“A lucky escape”教学中,可建议学生围绕“What do you do when meeting the same?”主动表达交流,帮助学生增强认知感悟。将课堂教学设计成“讲故事”、“角色对话”等形式,活化学习感知过程。要求学生走上讲台,以“A funny story”为主题,可引导学生复述阅读学习的主体大意和关键情节;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模拟Justin和Paul的对话交流,再现惊心动魄的情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What do I learn from the article?”进行相互自由表达,以此深化课程学习内容。
  3.活化合作探究过程,彰显团结和包容
  利用课堂有效阵地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不仅能培养学生团队学习精神,更能让学生在彼此交流中促进非智力因素健康发展。活化合作探究过程,是对学习过程的延伸。
  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多让学生从民主、自由的课堂学习情境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可运用同桌对话形式,引导学生在相互学习交流中发现和探究问题;运用小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不断深化认知感悟;运用师生探讨互动,教师主动走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带领学生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学生在这样和谐的课堂文化中定会释放无穷的潜能和光彩。
  总而言之,建构和谐课堂文化能在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形成课堂学习的向心力和合力,让学生在友好互动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理解感知,提高英语学习的主观潜能。和谐课堂文化更能体现课程的生本主义和人文关怀教学理念,在激活学生学习动力和潜能的基础上,使学生愉快学习和快乐感知,提高综合学习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第2版.
  [2]刘艳丽.试论初中英语课堂文化的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4).
  [3]罗泉中.怎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中英文化礼貌语言[J].中小学教育,2012(08).
  [4]袁丽娟.基于初中英语和谐课堂文化的探究[J].文理导航(下旬),2012(04)
  [5]史彩霞.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和谐文化构建[J].考试周刊,2012(64).
其他文献
摘 要: 如今,随着中韩两国各个领域合作关系的不断深化,学习两国语言的热潮随之而起。很多人在学习这两种语言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关,尤其是在汉语中应用最广泛的汉字“的”在韩语中以纷繁复杂的表达方式出现成为摆在很多学习韩语的中国人面前的难题。本文主要介绍汉字“的”在韩语中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汉字“的” 韩语 对应关系  1.绪论  汉字“的”在中国的语言文化中被广泛应用,频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对话
本文提出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例句对丰富教学内容和活化课程教学过程具有引导促进作用,能帮助学生在深入理解感知的基础上,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用活例句,为学
词汇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Wilkins)说: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即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这句话明确告诉了我们词汇在语言学习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英语的词汇非
摘 要: 本文分析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探讨了多模态话语在大学文化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在重视文化教学的同时,教师应转换角色,利用多模态之间的相互协同组织教学,改变过去口语模态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达到培养学生多模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文化教学 多模态话语 角色转换  1.理论概述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符号学流派的部分系统功能语言学者
摘 要: 在大学英语中,英语翻译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英语素质的有效途径。在现代教育背景下,英语翻译教学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翻译教学 创新策略  在现代教育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对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也是如此。所以,为了适应
摘 要: 在万象更新的新时代,教学如果不创新不改革的话,就会被时代淘汰。随着信息化的数字时代的到来,教学需要和多种渠道结合起来,使之更艺术化。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新课程 应用 艺术化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纵深推进,中小学英语教学经历着极其深刻的历史性变革。教师满堂滔滔不绝,天花乱坠,学生云里雾里、昏昏欲睡的模式已经早早地被时代所摒弃。所以新时代的教育必须想方设法地发挥老师和学生的创新性,使教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的教育应是塑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的教育,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是“百年大计”,人才是“发展之本”。教育又该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的多方面人才,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呢?英语教师对于英语教学的前景和改革尤为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