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

来源 :科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q_s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在阐述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着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关键词] 一般实践能力 专业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和企业“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需求,高校和大学生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个人的就业竞争力。对于管理类大学生而言,同样要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学习轻动手能力培养的现状,强化实践意识,把理论知识学习同实践锻炼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将自身的知识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使自己的人才价值不断升值。
  一、管理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管理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一般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一)一般实践能力
  一般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外语阅读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等。这是管理类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专业实践能力
  专业实践能力是指管理类大学生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具体包括学生的专业动手操作技能、科研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实验能力、创造能力等)和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专业实践能力以一般实践能力为基础,是学生实践能力的主体部分,是培养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
  二、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教学方面重点分析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具体措施。
  (一)实践教学的实施欠佳
  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和专业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对于管理类大学生而言,实践教学主要有实验课、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内容。在一些高校里,其教学计划虽然明确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但在实际教学组织过程中未能全面实施或者流于形式而效果不佳。具体表现为:在教学计划实施中,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教学时间和空间;外出参观学习因为资金不足或企业联系失败等原因而取消;或者由于教师不愿意承担风险、不愿意花更多精力指导学生实践等等。这些原因都减少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机会,影响着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轻实践教学方法而重理论灌输
  目前,一些高校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管理类本科生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上,其教学方法单一,“填鸭式”理论灌输,缺少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交流,学生很少主动发现和思考相关问题,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即使许多高校已经重视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但是仍存在着所用案例真实性、典型性及启发性不够,与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联系不紧密,尤其是反映中国市场、中国企业经营成败的案例数量太少等等问题。所有这些造成学生缺乏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理论知识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
  (三)教学评价的方法不完善
  教学评价具有双重功能,它既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引导教学工作的方向。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大学生是以获取文凭为主要目的,在具体学习中,怎样通过考试而顺利毕业成为众多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因此,考试考什么、如何考势必引导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如果高校重书面考试,学生就会特别看重课堂笔记和背书;若高校重专业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考核,学生就会积极训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操作能力与创造能力。
  (四)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
  一些高校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限制了管理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目前,许多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属于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类型的,他们具备的实践经验较少,缺乏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在其指导学生专业操作能力训练时自然功力不足,学生其学习效果也不好。
  三、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
  在培养和提高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既要求高校从教学改革方面入手进行相应调整,也需要大学生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争取和珍惜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活动。
  (一)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1、加强实验课程建设
  加大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建设,可以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实践教学,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的形式向本科生传授管理知识和技能,如战略模拟实验课程、企业竞争模拟实验课程、行为与沟通实验室、企业资源规划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等等,这些专业模块实践课程为学科的学术研究及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环境、数据及软件等方面的支持,给学生提供了较好的模拟实践环境,实现了“被动学习”向“主动实习”的转变,学生受益匪浅。另外,在实施好这些专业基础实验课程的基础上,还要开设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课程。专业基础实验课程是对所属课程知识点的练习和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实验课程是以业务操作和流程认知为手段,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和决策能力;创新实验课程是以业务流程为主线进行的跨专业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实验课程的有效结合实施,不仅培训学生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进行综合素质培养。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习
  组织和鼓励管理类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实践、实习活动,既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同时也架设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链接的畅通通道。
  (1)开展“暑期项目”
  目前,类似于国外商学院开展的“暑期项目”在国内一些管理学院正在兴起,如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暑期管理研究方法研讨”项目、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暑期实习项目” 等。充分利用暑假时间组织的这些形式多样的暑期活动,可以提高管理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对未来职业的深入理解,为其毕业做好充分的实践准备。
  (2)加强实地考察
  积极开展院企合作项目,为管理类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短期及长期校外实践机会。推荐学生去一些本地企业进行实地调查或实习,了解这些企业的基本运作情况和先进管理经验,与企业人员深入接触,了解其工作过程,并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帮助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外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或实习。
  (二)重视实践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评价方式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鼓励、加强教师灵活运用案例教学、发现式教学、问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尤其是要有效地运用好案例教学方法,针对本文上述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大研究和撰写本土化案例或本地化案例的途径来克服。本地企业案例的使用,既增强了案例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激发学生对案例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又可以提高学生对本地企业、行业的了解程度,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正确地就业和择业,对其日后服务于本地企业非常有益。在案例教学环节,设计合理的案例讨论流程,规定案例讨论的数量和考核要求,切忌流于形式。另外,在有效实施案例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每年有计划有比例地对案例进行更新。
  在完善教学评价方法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相应专业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将书面考试与其他考核形式相结合综合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将书面考试、课程设计或课程论文等形式按合理比例对管理类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这样既可以客观地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提高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当然这要遵循各门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有的课程可能只适合书面考试形式,有的课程更适合课程设计的形式,还有的课程可能是这几种考核形式的结合使用。
  (三)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首先,对教师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进企业实地调研和学习。教师在实地调研期间,要注重积累、收集和整理有关实践资料,对材料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并写成研究报告或论文;凡是外出考察调研的教师,不仅要写好调研材料或报告,还要在院内作辐射培训,向其他教师传递新信息和相关实践经验。其次,鼓励与规范教师社会兼职。鼓励和规范教师参加社会性工作,能够使教师积累更多的实际经验,发现和积累新的实践教学素材和真实的案例,这可以帮助教师在理论知识的讲授过程中穿插结合更有针对性、典型性的素材和事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也能够帮助学生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的契合点。
  (四)强化大学生的两种意识
  在培养和提高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还需要发挥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培养和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使其渴望、期待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为此,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特别需要强化学生的两种意识,即参与意识和精品意识。
  1、强化参与意识。管理类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参与意识,主动积极参加课内外、校内外的多种实践活动,使自身在活动中经受锻炼和体验,尽可能学以致用、巩固和提升本专业理论知识。要重视实践参与的过程,总结相应实践经验,而不要过分计较实践参与的结果。
  2、强化精品意识。现在,有一部分大学生在向“极端”发展,错误地认为大学期间本专业的学习没有什么意义,只有到社会上去实习、去实践,拥有令人眼花缭乱的社会经历才能在未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事实上,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学习仍然是主要任务之一。任何企业在录用人员的时候,仍会看重“学习能力”这个至关重要的素质。而且,学生所学习的本专业理论知识也是形成和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对于管理类大学生而言,理应是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重。不要什么实践活动都参加,应当有重点地选择那些对个人职业发展有利、与专业相契合、有利于实现求职目标的实践活动;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要做就要做到精益求精,善始善终,扮演成功的角色,而不是半途而废或滥竽充数。
  参考文献:
  [1]卫星.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与培养.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2]刘三朵.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若干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4,(11).
  [3]朱清贞,汪涛武,袁春生.经管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系统的改进.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5,18(3).
  [4]孙卫,崔范明,侯凯. 美国一流商学院管理类本科生实践环节及其启示.中国大学教学,2007,(10).
  [5]周爱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探索,2009,(1).
  [6]邓辉.大学生实践能力结构分析与提升. 求索,2008,(3)
  [7]杜霞.探析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代经济信息,2008,(12).
  [8]尹秀玲.强化实践教学 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作者简介:
  王素艳,女,硕士,内蒙古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其他文献
[摘要] 独立学院学生的生源特点,决定了独立学院必须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我院以学生为主体形成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工作理念,变管理为服务,变约束为引导,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去引导学生,提高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 大学新生 入学教育    素质导师是班级直接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在新形势下,针对大学新生的特点,作为素质导师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帮助他们渡过这一时期,使他们
2009年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引发对银信合作模式新的思考。银信合作促成商业银行与信托公司双方互赢,而规范银信合作行为,推动高端合作模
[摘要] 由于社会上对文秘专业的秘书人员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文秘专业加强实践性教学已经成为客观需要。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时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浓厚职业氛围,增强岗位意识。按照“素质平台、能力为主、产教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任务驱动为载体,以项目教学为板块,以师生对话和互动为基本要求的课程教学方案。在教学方法上根据“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以仿真教学为主,融
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农村信用社特定的服务对象,导致农村信用社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信用风险.本文首先分析当前农村信用社存在信用风险的现状,
本文根据新经济在产业结构、经济体制、运行方式和物质基础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性,针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创业教育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问题,研究知识经
[摘要] 为了使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的过程,教学应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情境——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教师应从故事化情境、活动化情境、生活化情境、游戏化情境等四个方面入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进行,如何正确、合理、高效地使用教材成为了教师的首要研究项目.教材书是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让教材成为讲课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是社会发展的基 With th
[摘要] 根据建筑类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后的任职要求,应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改革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本文提出了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希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以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 教学方法    《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建筑工程中各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
夏津县是一个严重贫水的农业大县,因水源的短缺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大部分地区地下水不符合饮水安全需要,获得安全饮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是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