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囚诗人”吴钧陶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88ls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像珍珠点缀夏天黑夜的罩袍
  有时亮,有时灭
  又像节日的小灯泡
  星星迷惑地俯视这仙境般的奇景
  怀疑是不是姐妹们跌落在红尘
  ……
  悠扬低回的音乐伴着艺术家曹雷深情朗读的《萤火虫》,人们似乎漫游在爱丽丝寻梦的仙境之中。这是日前举办的吴钧陶文学翻译学术研讨会上一个温馨的场景。诵读者情不自已,谛听者感同身受,被艺术家魅力的嗓音所感染,更赞叹诗歌的创作者吴钧陶。
  吴钧陶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编审,诗人,翻译家。他是出版界的前辈,曾任上海太平洋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新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及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编辑。自1952年在太平洋出版社编写出版新少年传记丛书《高玉宝传》至今,半个多世纪的煮字生涯,呈献给了读者千万余字的文学作品。2003年,吴钧陶获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的“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2012年获“感动中国杰出文化传承人”荣誉称号。
  亦苦亦甜 诗意人生
  1927年4月11日,吴钧陶出生在安徽贵池一个儒商家庭。从青少年时期试学写诗,此生便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懵懂时的理想放飞,多少有点家学渊源。吴钧陶的祖父吴藩,15岁考取了秀才,后来又中了举人。外祖父王静甫曾经就读于安徽高等学堂,善撰诗联,著有《藕塘诗联稿》。母亲王秀岑也曾在安庆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就读。上辈的学识与涵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顽童时长辈吟诵的童谣、千家诗,他听着学着哼着,虽不懂音韵格律,更不谙才情诗意,但诗中描述大自然的景物,朗朗上口、反复吟诵的诗句便深深地烙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了。
  15岁那年,吴钧陶因治疗结核性痔漏住进了怡和医院。不曾料想,就此离别了求知的学校,踏上了漫漫寻医路。六年中,他承载的是二千多日患病治疗的痛楚,身上破裂过七个流脓的创口,看过二十多位医生,遍尝五六十种药物,受用五六百次针剂,无奈接受的是一千多日的卧床禁令。
  我真想仰天长啸
  再也耐不住了
  再也耐不住了
  我恰像笼中的小鸟
  怎禁得失去自由的烦恼
  我要挥动久垂的翅膀
  我要挣脱重重的桎梏
  我要头也不回
  直冲云霄
  蜷缩在病榻之上,吴钧陶充满了困苦和绝望。对病痛的无奈,对失去自由的怨愤,文艺少年仰天长叹,发出了填膺的呐喊。
  当西药终于治愈了吴钧陶的顽疾,他才真正体味到人生不完全是苦,是难,还有甜的味道。新中国成立之年,吴钧陶走出了囚禁的斗室,和所有志向青年一样,拥抱阳光,激情地投入工作,快乐地潇洒人生。
  因为生病,吴钧陶没有接受系统的英语学习,但他接触英语还是比较早的。1935年,在上海英租界工部局北区小学读三年级的时候,他就接受了英语课程的学习。初中上的是林语堂编的英语教科书,可惜只学了二年。为使自己喜欢的英语不再荒废,也为自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胜任编辑岗位的工作,他报名参加了英语补习班。授课的是一位名叫克莱顿的外籍老师,原来在上海的英文报馆工作。吴钧陶坚持了两年多的学习,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外籍老师为鼓励他,同时也有意撮合这位学习认真、清新俊逸的学生,让他与未曾谋面的一位董姓姑娘通信。董姑娘曾在克莱顿先生那儿补习英语,在吴钧陶进补习班之前去了香港。从董姑娘回信中得知,他父亲是一位教授,要去美国大学教书,全家要移民美国。
  1982年5月24日,时隔近30年,董女士从美国来上海,与吴钧陶夫妇见了一面。倾注于笔端的友情,耄耋老人依然吟诗抒怀。
  新月的船载来
  你昨夜的祝福
  东风万里带来
  你慰藉的温暖
  ……
  我将托飞鸟带给你
  我的欢唱
  我将凭流云寄给你
  心的飘扬
  ……
  “人们需要诗歌,不但炎黄子孙需要,全世界的圆颅方趾的族类都需要。”吴钧陶在思索、感叹之余,将思维的表达、情感的波澜赋予了诗歌这门艺术形式,以诗言志。他将自己多年来的诗意倾注于笔端,宣泄于纸上,即使因诗致祸,在所不辞。吴钧陶曾经写过一首《悼亡婴》:
  才生,就死
  结束于刚开始
  你(刚能用这样的代名词)
  只在生命的琴键上
  铮然一弹
  就一星火花一般
  消失在谜的黑水潭
  还来不及使人悲伤
  因为未曾拨动心弦
  未曾激起情感的漪澜
  却只教人面壁联想
  对大千世界感到迷惘
  碧空是这样渺远
  生命是这样无常
  吴钧陶早年生病,经常会对生命、人生、地球、宇宙等遐想连篇、反复思考。“人是怎么来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的诗中有很多反映这方面的内容。《悼亡婴》一诗的主旨是感叹人生无常,生命短促。但就是这首短诗,却被上纲上线,判为“反诗”,被诬陷为“反右运动还没开始就结束了”。1958年,吴钧陶被戴上了“右派”帽子。“文革”中,又受此牵连被关进了绍兴路74号的“牛棚”,后又被下放到奉贤“五·七干校”的农场,接受劳动改造。
  译诗译文 润物无声
  人生是一出悲剧
  因为最后的结局是死亡
  但是如果愁眉苦脸地过一生
  那是更大的悲剧
  虽然历经坎坷、饱经风霜,但诗人依旧那么豁达、开朗。1971年8月,吴钧陶结束了“五·七干校”的劳动,来到了天山路上的燎原化工厂。虽然还是作为劳动改造的对象,但他已经非常满意了,毕竟从此以后,可以每天回家睡觉了。
  对文字的钟爱,使吴钧陶渴望能再次提笔写诗、著书、翻译文学作品。家里的藏书,历经多次磨难已所剩无几,特别是外文书籍。幸运的是,吴钧陶竟然翻出了抄家时被遗漏的工具书,商务印书馆旧版的《英华大词典》和一本1962年出版的《鲁迅诗歌注》。久旱逢甘霖,是天意还是馈赠,吴钧陶难抑内心的激动。于是,作为改造对象的他,每天回家的那份“享受”,全部奉献给了鲁迅诗歌的翻译。   翻译鲁迅诗集,吴钧陶还是比较累的。一则时间久远,很久没有动笔了,其次也没有多少资料可以参考,再加上把一种语言的意义、韵味和形式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特别是把中文诗歌翻译成英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吴钧陶认为,虽然如此,但为了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了解现代作家鲁迅先生的诗歌,尝试一下总比在困难面前望而却步来得好。为了追回逝去的时光,为了忘却苦难的现实,吴钧陶伏案书桌,长夜漫漫,寄情于文字书稿之中。一字一句,反复推敲,仔细斟酌。1971年下半年至1973年的一年多时间里,吴钧陶翻译完成了44首鲁迅先生的诗歌。1981年,在纪念鲁迅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前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吴钧陶的《鲁迅诗歌选译》。
  鲁迅诗歌翻译之后,吴钧陶一发不可收,又选择了杜甫诗的翻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的《春夜喜雨》使吴钧陶感受到了大地回春的那份期盼。在译诗的海洋中,他放飞心情,纵横驰骋,自由翱翔。
  嗜书如命的吴钧陶,一辈子与书、与纸打交道,编书、译书、读书、藏书。他自号“纸囚”,自封“一世”。说自己“一辈子以纸墨为伍,甘愿画地为牢”,也风趣地说自己像英国女王一样,可以“一世”。不过他的王国不是一个国家,只是一片文字罢了。他曾戏仿唐刘禹锡《陋室铭》写过一首《纸囚室铭》:
  楼不在高,有光则明。年不在轻,有劲便拼。室名纸囚,作茧缚身。四壁立书橱,开门锅碗瓶。谈笑有家人,往来须蛇行。可以看电视,读圣经。有巴士之乱耳,有卡拉为近邻。差胜亭子间,赛过石库门。主人云:乐在笔耕。
  除了写诗译诗,译书、译文也是吴钧陶生命中的一部分。早在1955年,平明出版社、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就出版了吴钧陶翻译的《圣诞欢歌》和《错箱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吴钧陶进入了创作、翻译、出版的丰收期。“花甲之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剪影》,“古稀之年”,出版了第二本诗集《幻影》。另有一本散文集《留影》,与前两部诗集构成了“影子”系列,也已出版。吴钧陶还有一部尚未出版的诗集《心影》,凝聚了他数十年创作的重要诗作,近百首的汉语十四行诗。著名诗人屠岸曾高度评价道:吴钧陶的《剪影》是心灵之梦的侧面;《幻影》是心灵之翼飞跃的具象;《留影》是心灵的颤动向大地的投射;《心影》则是吴钧陶所有“影”的集中和概括。此外,吴钧陶翻译的《杜甫诗英译一百五十首》《唐诗三百首新译》《狄更生诗选》以及《错箱记》《圣诞故事集》《维莱特》《爱丽丝奇境历险记》《爱丽丝镜中奇遇记》等一版再版。
  进贤进能 雨露之恩
  对自己能走上文学之路,吴钧陶一直感恩于巴金先生和他的兄弟李采臣。
  那是病后不久,吴钧陶捧着自己试译的稿本以及在病后倒出的《药渣》(《留影》中综述自己在病中那段刻苦铭心、难以忘怀的经历)来到平明出版社,巴金先生破例收下了这个没有文凭、没有学历但励志竭精的青年。
  正是怀着这份感恩的心,吴钧陶一辈子坚守在编辑的岗位上。不仅翻译出版了书籍,还为读书人和写书人架起了彩虹,做起了嫁衣。1993年4月26日,吴钧陶在《新民晚报》上,为年近九旬的孙大雨教授呼吁。孙先生1930年耶鲁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国,曾在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任职。1984年,平反后的老教授枯木逢春,十年孤灯陪伴,从事诗体翻译并修订了八部莎士比亚诗剧。只可惜因为订数不足,仅出版了《罕秣莱德》和《黎琊王》两部。吴钧陶得知此消息后,积极呼吁。不仅如此,当他看到孙先生长达400多页格律体的《离骚》译诗和长序、详注,钦佩感慨之余,投书《新民晚报》“夜光杯”,撰稿《丝将尽,泪欲干——为孙大雨教授书稿呼吁》。报道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1996年,孙老先生尘封已久的《屈原诗选英译》得以问世。复旦大学教授、丰子恺之子丰华瞻曾经撰文:这次有机会阅读孙先生的《屈原诗选英译》,使我较多地了解孙先生。屈原的《离骚》《九歌》……等,我年轻时在父亲的教导下读过。将这些作品译成英语,并不容易。孙先生有深厚的国学底子,所以能挑起这副重担。译成英诗,首先要确切理解原文。其次,既然作品古雅,翻译时用的英语也要“古雅化”。这一点,孙先生是做到了的。
  吴钧陶曾说:我能够一步一步走到现在,是因为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我是这样过来的,所以也希望能够同样地帮助别人,成全别人。上世纪90年代中期,河北教育出版社有意邀请吴钧陶主编“世界文豪书系”《马克·吐温卷》。当时他并不想接受,一则自己年岁已高,另一方面是因为主编十九卷的文集要耗费很大的精力,自己能力也有限。但经不住出版社编辑三顾茅庐,温柔敦厚的吴钧陶最后还是接受了这项庞大的工程。至此,古稀老人在编辑的生涯中再次奠基,开始了新的里程。搜集马克·吐温的全集,吴钧陶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当时,国内有关马克·吐温的原著不多,更不要说全集了。没有当今互联网的便利、快捷,吴钧陶只能从书店、图书馆、藏书楼乃至地摊、旧书店中寻觅“马克”。虽小有收获,但距离全集的编撰还相差很多。当吴钧陶收到所托的老朋友潘庆舲从美国购回最新牛津版的《马克·吐温全集》时,如获至宝,如释重负。
  最终编就的《马克·吐温十九卷集》包括马克·吐温的短篇、中篇和长篇故事、游记、小说、人物传记、散文、杂文、正论、哲理文论、自传、演讲和书信等。如何选择合适的译者,也是一项不小的工程。虽然,吴钧陶过去一直从事编辑工作,认识一些译者,也对译者的翻译作品有所了解。但面对卷帙浩繁的庞大工程,他还是仔细排摸、遴选,认真组建一支优秀的译者队伍。《马克·吐温十九卷集》不仅聚焦了叶冬心、钱春绮、陈良廷、彭嵋森、夏平等译坛老将,吴钧陶还将目光锁定在黄福海、杨幼玲等译苑新秀上,积极举荐,提携新人。
  主编全集是一项十分繁杂的系统工程,从书集内容的搜集整理、译者队伍的组合筛选到文章风格的统一、体例规范,全集审校、统筹和总序的撰稿,吴钧陶殚精竭虑,七度寒暑。2002年,《马克·吐温十九卷集》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天道酬勤,2004年,吴钧陶藉以此书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
  吴钧曾是叶君健翻译《安徒生童话集》的责任编辑,他自喻为书中的丑小鸭,也曾梦想变成白天鹅,展翅飞翔。可惜现在老了,名正言顺地变成了一只丑老鸭、跛老鸭。如今,刚过了米寿之年的老人依然居住在西区常熟路一隅。二三十平米的房间被书架、书橱、书柜所占据,只是书架上的书比以往少了很多。1996年,吴钧陶曾获得首届上海图书节组委会授予的上海十大藏书家荣誉称号。老人说,这么多年来,这么多书已经把家里的地板压的变形变脆了。“我老了,地板也老了,都不再能承受那么重的负荷了。大多书我都捐了,送人了,让它们有更好的去处。”不再是满屋的书籍,琴瑟之乐的欢颜也被钢琴上供奉的祭果所取代。风雨同舟走过了大半辈子的老伴杨昭华因病仙逝,撒手人寰。一曲《Silver Threads Among the Gold》(金丝银发),这给夫妇俩留下美好回忆和深刻印象的歌曲,曾经在翻译家协会的年会上联袂演唱过,如今也只能留在老人无尽的思念之中。
  “海水退潮,在沙滩上留下许多皱纹;生命退潮,在身躯上留下许多皱纹”。
  2007年,《吴钧陶短诗选》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爱丽丝奇镜历险记》等2册书籍被上海大学图书馆“上海作家作品陈列研究室”永久收藏。
  “文学之力有如阳光,无远弗届,它的光和热是不会减退的”。真诚期待吴钧陶新诗集《心影》能早日出版。
其他文献
该文将对其先有的物流和库存控制体系做一些剖析与研究,进而运用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思想,提出一些可供实践的库存控制的思路与方法,同时也为今后类似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该
在小学高年级时期,语文的学习增加了一个写作环节.写作不仅关系着学生自身的情感倾诉,还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在写作教学中,写作评改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培养学生的习作评改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应用于学前教育音乐教学,能够以更加符合幼儿身心特征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引导,释放他们的天性,充分挖掘他们的音乐潜力.本文简单分析在学前教育中应用奥尔夫
目的:研究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采用泮托拉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10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交替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即观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不断完善,这对学前幼儿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前幼儿教师的素质对于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等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就阅读
学位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重要的一门学科。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为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中必须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为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阅读的内涵,感悟书籍中隐藏的价值。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叙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阅读教学,从而让学生在阅读的世界中,加深对文字美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该文简要地介绍了IT认证的产业背景,通过对国家IT认证内外环境的分析,构建了认证的战略框架,并对认证的策略选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中国IT认证市场处于竞争垄断格局之中,以Mic
据巴西媒体报道,近年来,电子商务在巴西发展迅速。巴西网络公司E-bit近日公布的网络购物者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巴西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比上年扩大了24%,电子商务销售额达358亿
谈起二胡,人们都知道有个瞎子阿炳。也许不知道他的名字叫华彦钧,但都知道他的名曲《二泉映月》。然而和他同时代还有一个同样身世凄苦却技艺高超的盲人民间音乐家,却因种种际遇默默于历史之中,不太为人所知——他就是来自上海奉贤的,艺术造诣与华彦钧、刘天华齐名的二胡演奏家孙文明。他不仅是二胡演奏大师,而且是技法改良者,在创作具有东方气质的弦乐作品时得心应手,浑然天成。孙文明天才般地模拟出各种音响效果,创造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