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遗传算法的橘皮黄色素提取工艺优化

来源 :中国调味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z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优化橘皮黄色素的提取工艺,对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乙醇浓度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摸索出参数优化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16,超声时间为59 min,超声温度为62℃,乙醇浓度为78%时,工艺验证试验结果为橘皮黄色素提取液稀释液的吸光度达到0.73,该结果可信度较高,为提高橘皮黄色素的提取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花椒精油在火锅中应用不仅可以保留花椒的麻味和香气,还可以减少储藏、运输成本。但是,在火锅中单独使用花椒精油,麻味和香气的持续时间有一定的降低。为此,比较了单独使用花椒或花椒精油,在火锅煮沸过程中麻味素、麻味、花椒香气的变化,同时,研究了花椒和花椒精油的复配使用,在火锅煮沸过程中麻味素、麻味、花椒香气的变化,并且比较了花椒和花椒精油复配使用,在火锅煮沸10 min和30 min时,香精语言的变化。结果表明:单独添加花椒或花椒精油的火锅最高麻味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分别为(8.06±0.16)mg/kg和(8.
以不同陈酿时间下郫县豆瓣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其氨基酸态氮、总酸和色度值。采用GC-MS测定了豆瓣样品的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并分析其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及其香气构成。在此基础上,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确定了不同陈酿时间下郫县豆瓣的标志性风味成分。随着陈酿时间的延长,郫县豆瓣的氨基酸态氮和总酸含量均逐渐增加,色度由红棕色逐渐变为暗褐色,且其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增多。癸酸甲酯、3-甲基丁醇、芳樟醇和苯乙醛是郫县豆瓣的主要挥发性风味化合物,赋予其花果香、油脂香和蜂蜜香。陈酿3~12个月的郫县豆瓣的标志性风味成分为辛酸乙
为获得辣鲜汁的最佳配方,以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合感官评价、方差分析优化配方,并辅以电子舌、电子鼻对感官评价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以精炼油500 g、郫县豆瓣250 g、香菜235 g、酱油735 g、老姜70 g、大蒜70 g、鲜汤4000 g和黄豆酱30 g制备的辣鲜汁感官评分最高;该实验结果可为辣鲜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也可为智能感官用于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食醋作为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醋酸,而总酸(以醋酸计)含量是评价食醋品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老陈醋的颜色较深,不易观察滴定终点颜色的变化,文章拟采用操作方便、精确度高的自动电位滴定法来测定食醋中的总酸含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醋酸测定过程中所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定,计算出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0.03580,扩展不确定度为0.3356 g/dL,结果表明,食醋中总酸含量测定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因素包括总酸含量的重复性测定、NaOH标准溶液的重复性滴定、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体积以及实
以复合糍粑辣椒中3种不同辣椒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对其配比进行优化,并得出最优配比为新一代∶小米椒∶铁皮椒为5∶3∶4。该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以感官评分为监测指标,确定了复合糍粑辣椒、复合香辛料和卤味增香膏调味料3个因素的最佳配比。在此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对3个因素的配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复合糍粑辣椒、复合香辛料、卤味增香膏的最佳添加配比为20%、3.3%和0.42%。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辣卤风味火锅底料形态规整、汤色红亮、香辣适口、卤味浓郁
四川泡菜被誉为“川菜之骨”,具有清爽的气味、鲜美的滋味和脆嫩的质地。泡菜独特的风味和质地性状与微生物的作用密不可分。文章首先论述了泡菜中的细菌和真菌构成以及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与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微生物与风味物质形成关系的研究现状。最后对目前泡菜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质量安全的问题环节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引起泡菜腐败变质物质的研究现状,以期为高品质泡菜的生产与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酱菜中脱氢乙酸的含量,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并对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计算和评定,得出样品中脱氢乙酸的含量为0.122 g/kg,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3 g/kg,k=2。评定结果表明:对检测结果不确定度影响最大的是由标准曲线拟合求得的浓度,其次是测定的重复性。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检查分析影响因素,减小这些不确定度分量,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甜味是风味的重要味觉指标,不仅受葡萄糖等糖类甜味物质的影响,也受添加的甜香物质的影响。文章对甜香成分与甜味物质间是否存在协同作用进行了研究。采用电子舌技术结合人工感官探究了6种香气物质(苯甲醇、苯乙醇、肉桂醛、香兰素、呋喃酮、γ-癸内酯)对葡萄糖溶液甜味的影响效果。运用σ-τ图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一的葡萄糖水溶液在电子舌上响应值随着浓度变化呈现正相关,即随着浓度增加,甜味值也增加,但是浓度较高时增加趋势趋于平缓;而在6种香料的研究中,发现苯甲醇和苯乙醇的增甜效果最好,肉桂醛和γ-癸内酯的增甜效果则在指
甲酯酶类果胶是很好的食品稳定剂与增稠剂,使用其生产出的食品符合人们的消费要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由于生产加工技术的限制,目前果胶甲酯酶类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范围较小。因此,在该研究中以果胶甲酯酶类添加剂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次测定获取其最佳应用配比方案。根据多轮单因素测试结果完成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加工方案:添加剂酶用量为75.20 U/mL,反应时间为45 min,反应温度为38℃,食品pH值为4.0。希望此次研究结果能为果胶甲酯酶类添加剂的应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为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该研究以黄秋葵嫩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优化了黄秋葵嫩果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黄酮得率为响应值,对影响黄秋葵嫩果黄酮得率的4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与优化,分析提取过程中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超声时间对黄酮得率的影响,并初步研究了黄酮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黄秋葵嫩果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6%、料液比1∶31(g/mL)、提取温度60℃、超声时间31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黄秋葵嫩果黄酮得率为4.71%。在相同质量浓度下,该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