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策略分析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小学自身学习的特点,他们更倾向于背诵。所以抓住这一特点,是让小学生学好古诗的第一步。传统古诗教学方式,通常以授课教师“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分解式讲授为主,学生自身的理解一般不能跟上授课教师的节奏,只是形成了机械式的记忆,缺乏对诗词的思想内涵的分析和理解,从而逐渐淡化诗词的艺术价值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因此,随着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和深入实施,寻找更有利于小学古诗教学的模式尤为重要。
  【关键词】
  古诗教学 小学语文 高效教学 策略分析
  小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与学习特点是直接相关的,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老师的正确指导,授课教师对古诗课堂教学的引导,结合小学生的课堂反馈,学生对诗词特点的认识能够通过自身学习方式的改变而改变。这样的教学,授课教师既发挥了指导的作用,也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对古诗的热爱,使得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不断驱动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
  中国古诗在世界文学宝库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古诗的继承与发扬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结晶不断发展的一种形式,中国传统古诗文化之美的发扬光大希望能够在新生代的学习中得到增强。因此,要不断的创新古诗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进,能够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进一步的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才能为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一、古诗教学结合审美为指导,提升学生的兴趣
  对小学生今夕古诗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古诗教学讲究的形式美、意境美、、与抒情美的整体艺术感。小学生在无法理解这种美的时候,只能是通过授课教师的逐字逐句地讲解来逐层的理解,因此,学生只是对诗词的字面意思得到理解,对字面意思的兴趣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授课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一般会采取先入为主的思想分析方法,学生对整体艺术美只能通过授课教师展开相关的情景式引入和讲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古诗应有的美育效果。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文字学习能力,学生对古典对诗文的自我理解的加深还需要授课教师的引导。
  例如,在学习骆宾王的《咏鹅》鉴赏时,小学生看到动物时的兴趣比对诗词进行自我分析来的容易。小学生在自我阅读文学作品中,只是从字面的意思看到诗人运用“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来描述鹅的美丽,无法体会到诗人对于鹅的喜爱之情。但是,授课教师可以从学生对鹅的喜爱引入诗人对其的喜爱之情,这样使得学生脑海中的画面感十足,这样的艺术表现力能够作为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有效方式,学生自己的体验和理性思考就能伴随着兴趣的引导理解到诗人的感情。
  二、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实现基础性教学突破
  学生能够正确、规范理解教材诗词的主旨大意,并能准确的说明诗中的意境,小学生可以知识讲解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脑海中形成的意境。这对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的提升大有帮助。第一,古诗教学的授课引入方式,学生应该是提前对诗词有所阅读,但适中的意义需要授课教师的讲解。第二,诗词阅读教学要让小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含义。第三,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要体现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上教学方式的改变,才能实现基础性教学模式的突破。另外,诗词阅读教学要有创造性,学生阅读的方式可以是跳跃式、自主式、探究式等。
  举一个相对简单的例子:学习李白的《静夜思》的诗词,首先让学生能够顺利的背下来,接着教师描述一幅深夜人思考的图景,授课教师要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理解诗中或者是诗人所处的情景,体会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准确找到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词,再通过教师向“故乡”“亲人”等方向阐述,就能是学生明白诗句的意义。
  三、学生实践性与多样性学习,提升自我领悟能力
  小学生对诗词的鉴赏,并不是只是逐字逐句地去分析,只是读懂读顺一首诗即可。他们对诗词的理解还不能那么的深入和准确,这种领悟能力还是跟年龄相关。课堂上多媒体教学的,通过图像、声音的形式,让学生对诗词赏析的实效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与学生来说,诗词鉴赏学习最主要的是能够达到学生基础性审美。但是,针对于学生对语文古诗的阅读及赏析教学方面来讲,不单单是从字句方面到思想感情分析能力的转化,而是一种画面切换,,一种神没兴趣的提高,一种阅读时效性的体现,也是实现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首要条件。
  例如,《春夜喜雨》《悯农》等诗词的鉴赏中,要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用现代科技手段再现诗词的意象,可以使学生获得更为直观的感受,进入诗境。“一切文字的最高境界,是在有限的具体事物之中,敞开一种若有若无、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主客合一的无限境界。”
  【结 语】
  对古诗等文言诗词的学习,小学生难免会有问题,但是只要把握住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就能从根本上掌握教会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方式。当然,一定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并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使得学生对古诗的鉴赏与自我审美结合,在高效课堂中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真正提升。
  【参考文献】
  【1】常兰香.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效率,学周刊,2016(05)
  【2】徐毅.小学古诗词“五步教学法”探究,学周刊,2016(08)
其他文献
服饰是一种符号,是对人自身外在美的一种设计。在中国古代,服饰代表着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除此以外,服饰还能显示出人物的地域特征,还能确切地反映出人的情绪动向和性格特征。所以,我们对人物服饰的研究就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加广阔的意义。  高中必修经典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有大量人物的服饰和肖像描写,就恰当地反映了人物的内在品质,审美情趣和人格尊严。通过人物的服饰来了解人物形象,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技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情境和素材。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从外部信息的输入开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注意与预
目的了解2005—2008年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抑郁药物处方习惯及其演变。方法采用一日法对2005—2008年中每年6月1日当天所有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抑郁药物处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上海部分社区医院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的应用现况,探讨阿司匹林应用不恰当的原因,并分析其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效果。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将上
在小学语文作为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应用层递式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小学语文作
目的研究脱氧胞苷激酶(DCK)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对阿糖胞苷(Ara-C)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检测126例接受Ara-C治疗的AML患者(AML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阅读书籍资料缺乏,造成了他们缺少写作素材,在写作过程中,由于写作素材的缺少,学生即使掌握了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也很难写出好的作文。针对农村语文教学的特点,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利用漫画作文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观察漫画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不仅能看懂漫画的内容,还能通过思考理解漫画反映的本质内容,写出
【摘 要】  语文是我国各阶段教育都必须重视的重点学科,对于学生的语文教学在其小学时期教师就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众所周知的是,在语文学科当中,写作教学又是整体语文教学当中的重中之重,写作水平如果能够提高,那么整体语文水平就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然而目前我国的语文写作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使语文写作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存在的问题 对策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可见,教学反思的写作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反思,是教育科研的本质,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一、 勤读书,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    一个好的教学反思是对教育教学事件的深入剖析,传递给人们一种价值选择,以期引起自己或他人的思考,这背后离不开较
思想政治素质对于高中生来说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基础,同时也是成为综合型人才的重要思想理念。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被赋予了新的教学目标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