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的哲学思想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1964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审美观点和审美态度得以确立的关键时期。小学美术教学的宗旨就是要带领学生去采掘和领略“生活之美”。美术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认知,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创造美好事物的能力,获得一种评价一切事物的准则与依据,激发学生自主地去履行自己所发现和尊崇的这些准则的意志。
  美术教学哲学思想德育教育一、前言
  德育是一种思想与心灵上的浸润。企图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来完成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就显得过于狭隘和僵化。德育教育的发生总是那么不经意而又具有必然性。德育要真正影响学生的心灵,就要触动学生的心灵并引发情感共鸣,德育要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准则,就要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小学阶段,各个学科都承担着德育的任务,也都发挥着影响学生德育教育效果的作用,尤其是美术课程。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独特的风格承担着德育的任务,德育要做到实处,要做得自然,达到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并坚定学生发奋图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们的学习,这才是德育教育的基本意义。
  二、小学美术教学的哲学思想
  1.教学内容的广泛化和生活化
  小学美术教学的宗旨就是要带领学生去采掘和领略“生活之美”,把可供欣赏的生活物象纳入到美术课堂上,也将美术教学内容与生活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广泛联系,让美术教学生动地呈现在学生身边,让学生可感触、可观看、可赏玩。因此,小学美术教学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有鉴赏、观摩、技法、讨论、展示等,美术教学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包括绘画、书法、雕塑、设计、建筑、篆刻、手工制作以及美术史、美术欣赏等。
  2.情感交流丰富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要注重知识、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因此,除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之外,要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把学生的情感需要作为课堂设计的重点依据,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对于课堂设计的内容,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另一方面,美术教学本身就需要情感的投入,调动人的感官去体会事物,用心去体会事物所传达的信息从而形成情感化的交流;第三方面,情感化的交流不仅是学生与事物之间,教师的引导、学生之间的共鸣与争论等都围绕着情感、精神等开展。
  3.注重审美与鉴赏
  小学阶段是审美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论是审美能力还是审美心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人的审美感知能力不仅受先天素质的影响,同时也与后天的培养教育有关。而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审美观点和审美态度得以确立的关键时期,所以小学生审美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对人的创造性和人格塑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阶段,学生容易偏爱那些色彩艳丽以及充满童趣的艺术形象或是作品,他们所得到的信息基本上也都是来源于这些表面信息,对那些内涵深刻的作品体会并不深;小学生自身的情绪表现为感情热烈、张扬,且具有极大的跳跃性;想象丰富,具有很强的联想能力。小学美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细节观察能力、体察心理能力和感受能力,形成一定的审美思想和能力,培养对美的鉴赏能力。
  4.关注个别差异
  美术教学在倡导发扬学生的独特个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不必要“循规蹈矩”,而是在该遵守的学生本分的前提下尽情依循本性去探究、去思考、去创造。在美术教学中,学生是思考与创造的主体,也是交流与分享的主体,让学生们尽情发言,对于敏感内向,不善交流的学生,需要给予鼓励,让他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个性活泼,踊跃发言的孩子,需要给予表扬,保持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学习积极性,才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课堂教学内容。
  三、小学美术教学的哲学思想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1.激发高尚情操
  美术教学对美的欣赏、歌颂、赞扬以及创作,对美好、有价值的事物的情感化投入,都会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对美好未来的创造,迸发出心灵的力量,激发出高尚的道德情操,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美术教学上的丰富情感交流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帮助,也会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外向性和开放性,形成一种开放、积极的个性。
  2.巩固审美道德
  美术教学给儿童以丰富的视觉“刺激”和体验,帮助学生展开想象丰富,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巩固学生的道德成长。审美是一种良好的精神体验和享受,对美的事物的细心观察、体会以及创造,更加会激发起学生创造“美”的行动,从而让学生由认知到感触到行动,并再次将“美好”“价值”等正面的社会高尚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而不容冒犯和质疑。
  3.形成道德准则
  美术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认知,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创造美好事物的能力;美术教学不仅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事物,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去正确地观察、评价生活中的事物,进而获得一种评价一切事物的准则与依据,并进一步自主地去履行自己所发现和尊崇的这些准则。所以,美术教学所传达给学生的有关美好、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准则,成为学生自发的行为意识和准则。这些准则是由学生去发现和探索出来的,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想法,这会比任何教条、外在的说服教育都有力度,一旦形成就可能会被学生奉行一生。
  4.锻造良好品行
  小学美术课上,结合作品欣赏、动手创作等情境开展的合作是感情的交融、情绪的感染、氛围的熏陶、分工协作的过程,开放的氛围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容易促进学生的合作行为,可以增强学生对合作的良好体验,达到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的目的。小学美术课通过分享与情感交流,增强美好体验,锻炼学生表达情感与进行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美术活动课激发学生去观察事物和体察事物,而不仅仅是从表面、从外在地看待现象,让学生获得一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手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宽容和包容心态,也让学生慢慢懂得控制情绪并掌握判断事物本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丽,霍富.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5):156.
  [2]朱永斌.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讨[J].中小学电教,2010,(12):81-82.
  [3]孙建明.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探索[J].新课程,2010,(9):151.
  [4]孙静波.德育为首润无声胜——关于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探究[J].学生之友,2012,(6):31.
  [5]范欣.渗德育于无声处,促学生健康发展——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新课程学习,2013,(5):156.
  [6]刘鑫淼.小学美术德育教育路径初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9):161-162.
其他文献
土壤中水及其他营养成分的传输及其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形式的研究对提高农业灌溉精度和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和农作物产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采用人工配置试验土壤,研究小尺度下,不同土壤条件下水在土壤中的传输及其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形式,通过获取土壤中水的渗流在空间分布的图像,经过计算分析得其分形维数,结果表明水分在小尺度土壤中的分布具有分形特性,而且其分形维的大小与土壤的密实度、土壤
本文简要阐述了仿绿化带木质过滤板的制作和道路试验情况,对 FLUENT 软件的多孔介质模型模拟理论进行了介绍.通过建立相关模型,对交通环境中的空气流经过滤板的情况进行了仿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通过对企业营销管理5个成熟度等级、39项考核指标的确定,采用问卷调查法,利用SPSS软件程序分析,建立了营销管理问题发现、改进的营销水平提升模型.并利用中
描述了泡沫铝发泡的物理过程,建立起了动力学方程,并对动力学方程进行了简化.根据所得到的简化方程对铝粉体发泡进行具体分析,得到了发泡剂的加入量与粒径、坯料的压实程度、
脉冲微分方程广泛应用在种群动力学和传染病动力学中,本文通过引入脉冲效应,建立了一个具有脉冲的传染病模型,运用Floquet理论和分支理论研究其解的性态,得到平凡周期解和正周期
通过现状排放、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与预测环境质量、污染物削减和浓度贡献分析,核定得到了准确可靠的昆明城区二氧化硫环境容量;研究建立的从宏观理想容量到实际容量的多种模型体
通城方言因其地理、历史诸多因素的影响,兼有赣方言、湘方言的一些特点,语音面貌复杂,内部差异又极繁杂.文章初步分析了其县治隽水镇方言声、韵、调的基本特点.
主要通过对概念格和粗糙集进行了讨论,给出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将二者有机结合,并利用粗糙集的属性约简方法给出了一个约简并构造出约简后的概念格的方法.本文的方法不仅使用了粗糙
通过TAFEL法和交流阻抗法两种电化学测试方法对Fe—Zn—SiO2/Fe的腐蚀行为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并与碳铜的腐蚀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由比较结果可知,Fe—Zn—SiO2/Fe的耐蚀性要优于碳
某一公司想在某一城市投资一个超市,无论这一城市是否已有一些超市,作为一种商业行为,该公司总是要使得自己的收益在某些条件的限制下达到最大,当限制条件为距离时,我们把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