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索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w1234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我国教学体制中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渠道。作为教师就应该精心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型是重要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一,数学教学课型主要有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三种基本课型,每种课型都有自己的侧重点。教师应能够针对各课型的不同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一、巧设情景,提高兴趣,主动探索,上好新课
  1.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创设主动质疑的问题情境。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有较强的探索欲望。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因此在每节新授课前,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景,提出让学生感到不可思议的问题,唤起学生刨根问底的欲望。
  2.设计实验,创设实践操作的问题情境。有句名言说得好:让我听到的,我会忘记,让我看到的,我会记住,让我做过的,我就理解了。所以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则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在教授轴对称知识时,让学生在纸上滴一滴墨水,然后随意对折纸片,得到两个一模一样的图形,再仔细观察两个图形,就会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和两个轴对称图形间的关系等。
  3.开放探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近年来,数学开放探索题由于条件的不完备或答案的不唯一,解题方法具有发散性和创新性,容易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因而受到推崇。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加强这类题的研究。例如:现有浓度为6%的盐水200克,10%的盐水600克,另有盐50克和足够多的水,要配制10%的盐水600克,有哪些方法?并比较哪种方法更好。同样一个题,若用常规出题方法,很难保证人人都积极思考,设计成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合情推理,引导学生归纳比较的推理活动,使学生的思维火花接连不断地闪耀,使教学过程变成富有情趣的数学交流过程,学生的能力也会在这样的探索活动中不断提高。
  二、面向全体,难易适中,精心设计练习课
  1.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典型性,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练习课是继新授课之后,以学生练习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一种课型。学生在获取了新知识后,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进行巩固,达到对新知识的简单运用。练习不是对例题的简单模仿,要典型新颖有层次,既能巩固新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完三角形全等后,设计这样一个练习:出示两个遮住了两个角的三角形,只露出一个相等的角,让学生猜一猜它们是不是全等三角形。学生直观得到的信息是一个角相等,是不是全等三角形却不能仅凭这一直观信息所能解决的。这个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几种不同的答案使问题越辩越明,终于明白了只有一个角相等的三角形,不能肯定它们就是全等三角形。这一练习不仅巩固了三角形全等的识别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注重练习的层次性和探究性,使全体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差异性较大,设计练习时要面向全体学生,练习既要有梯度又要有深度。如果练习的题目太简单,那么成绩优秀的学生就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学习没有了积极性,反之如果练习的题目太难,那么对于班级中的后进生就犹如在听“天书”,打击他们可能仅存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设计练习时,可以将练习分为基础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等形式,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
  例如:在教学“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练习课时,可以把课本上正常的三线八角的基本图形进行几种变化。又如:在学习完成“成本、利润、售价关系”的应用题后,可安排练习:一件衣服成本是220元,商场准备按照成本的150%标价,然后打8折出售,问获利多少?变式1:一件衣服标价330元,打8折出售,获利44元,问成本是多少元?变式2:一件衣服成本是220元,商场准备按照成本的150%标价,然后打折出售,获利44元,问打几折?各种变式有利于学生把知识学活。
  三、统筹安排、融会贯通,上好复习课
  许多数学教师认为复习课最难上,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复习课教学要不断地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沟通,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提高和完善,还要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科学的复习方法,开发学生潜能。因此复习课并不是“烫剩饭”,不要简单地重复和机械地训练,而要把平时分散的知识串起来,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在复习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做到:
  1.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探索性;一题多思,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2.注重数学活动在复习课上所发挥的作用。许多教师平时上课时对数学活动不重视,认为做不做无所谓,或者认为那是浪费时间,不如多做几道题。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其实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是“心动不如行动”。尤其在统计和概率知识的复习上,笔者经常感到学生动手能力太差,比如自己设计调查表,并调查某件事情,学生常常会表现束手无策。因此可以把调查统计分析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当成复习课的内容,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新的知识,培养能力,以自我改善、自我发展为目的。新的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心得、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本着新课程的理念,用心钻研教材、教法,总能找到适合班级实际的教学方法。
其他文献
期刊
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生学好各门学科的基础,也是处理各种问题的前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好比让他们多掌握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正确地使用数学语言是紧密联系的。心理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涵”,两者相互依存。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形成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一、让学生“知其然”而说  1.
期刊
历史学科教育的使命,在于向学生介绍人类历史上一切文明进步的成果,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用所学历史知识解释社会现象的能力。要做好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改变落后观念,进行大胆创新,从“教学理念”创新以及“教学方法”创新两个方面去努力。    一、教学理念创新    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决定了其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注重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注重以合作探究来培养学生的能力。高效课堂实质上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课堂教学。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就涉及学生的兴趣、师生间的关系、学习的方式。因此,要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还得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和谐师生关系的调节来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引导学
期刊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基地,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初中历史学科创新思维要求学生对古今中外大量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线索、历史规律的学习,能过独立思考,提出不同见解,从历史文献中悟出道理,能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用辩证方法看待问题。在历史教育中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