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n 5=?”说起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u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字母表示数”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单元的起始课,是学生由用数表示量过渡到用字母表示量的一次飞跃。而对字母式表示数量关系的理解,将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所在。所以从第一节课开始,就应让学生深入理解用字母式表示数量关系的意义。
  字母式不但能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还能参与运算表示结果。学生对此的认知如何?笔者对本校五年级一个班共40位学生就以下这道题进行了前测。
   小刘口袋里有n元钱,妈妈又给了他5元钱,他一共有多少钱?请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反馈结果如下:
  [答案 人数 百分比 n 5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课堂中教师的追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但“过频”“过浅”“偏离目标”“散乱”的课堂追问,对学生的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教师应当从“围绕教材内容,理清追问脉络”“围绕核心目标,设计递进问题”“立足思维提升,引领主动追问”“抓住有效契机,适时巧妙追问”这四个方面精心设计课堂有层次的提问或追问,并做到有的放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追问  数学课堂中教师的追问是
【课前思考】  长方形是最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它的形状比较简单,特征比较明显,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又是其他平面几何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从一年级学习“认识图形(二)”开始,学生就不断地与平面图形中的这个“老朋友”打交道。翻阅人教版教材,继三(上)学习了“长、正方形的认识”,三(下)学习了“长、正方形面积”计算后,学生对于长方形面积计算的简单题型已经有了较为扎实的基础。接下来在四(上)研究积的变化
【教学设计】  一、 直接引入,提出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用周长来解决问题。  出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86例5:用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长方形和正方形。怎样拼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  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  (一)读题审题  1.反复读题,想想题目的意思。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说说你读到了什么信息,问题是什么。  4.你打算分几步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结合学生
【摘 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练习素材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达到“知效合一”的目的。具体可通过改变、优化原有的一些教学策略,如变“直白告知”为“一波三折”,变“单一训练”为“探究发现”,变“封闭唯一”为“开放多元”等,来帮助学生实现对概念的深度理解,对技能的熟练掌握,并促进思维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练习素材;知效合一;深度学习  “知效合一”的“知”主要是指师生的认知活动、能力,“效”主要
【摘 要】质量调研检测和分析是改进教学的重要抓手。通过对某市122所小学四年级的10056名学生的数学质量调研,就“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领域的教学内容进行总体描述和对典型题例学生作答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可以相对客观地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数学理解”“运用规则”“问题解决”等数学能力情况有进一步科学的了解,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策略。这种方法立足于典型问题的研究,对提升教学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主要有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三类课型,练习课所占比例大,也是教师认为最难上的课。在平时教学中,练习课大多以掌握算法、熟练技能为主要目标,以做题为主要形式。实际上,练习课与其他课一样,必须突破单一的知识技能目标,在知识结构的完善、策略的掌握和迁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等目标落实上有所作为,从而进一步提升“练习”的效能,笔者以“小数除法练习”的教学为例就这一问题提出思考。  【教学内容】人
【摘要】教学中,教师要养成针对学生概念理解中的易错点开发拓展课内容的意识和习惯。“周长”教学后,学生容易将“周长”与“面积”概念相混淆。拓展课《抽牌游戏》的开发,能帮助学生突破思维认知难点,夯实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拓展课;周长;纸牌游戏;实践  数学拓展课是对基础性课程的补充、延伸、拓展与整合,要让这种补充做到合理、优质、高效,需要教师对教材的知识序列、学生的认知过程有清晰的了解。日常
【课前思考】  无理数是初中学习的知识,但是很多小学生通过课外书或网络阅读已经知道“无理数”的存在,并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小学课堂能否通过趣味的素材,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初步感悟无理数,“感性地”理解无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并在此过程中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式,提升数学思维?对此,笔者进行了尝试。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面积”拓展课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两种画面积是2cm2正方形的方法
12 14 18 116 …=1嗎
期刊
一个城市的面貌,一个社会的精神,标志着一种文化的高度。香港为什么如此干净?香港市民为什么如此高素质?带着这样的思考,我走进了香港啬色园主办的可风中学。经过一天的学习,我终于找到这些问题答案:香港“殖民地”的干净整洁,是因为香港市民普遍具有自由平等的文化素质;而这种文化素质,缘自香港先进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能如此富有成效,就是因为有一些像可风这样的学校。  弹丸似的校园  尽管事先对香港“弹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