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1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3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4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其他文献
人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的能力都不尽然相同,能力的体现也不一样,你会唱歌,我会跳舞,她会弹琴,他会打球,他跑得快,,他跳得高……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学习中,就当然会有学得好的学生,有学得一般的学生,也有学得差的学生。学习好的同学是老师心中的骄傲,是父母心中的骄傲,是同学中的明星,他们的身上已经拥有了太多的关注。而那些学习差的同学呢?是角落中的无人赏识的独自开放的小花,是无人关注的默默无闻的孩
期刊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动因,它更是学习的一种兴奋剂。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只有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学生只有对数学感兴趣了,才会想学、爱学,才能学好。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联系实际;激发;教学;实践  新课程改革提倡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它是指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的生活中发现问题,主动地
期刊
随着英语交际的日益广泛深入,英语教学要讲究一定的措施,以便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在诸多的措施中,培养英语的语感非同小可。因为英语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而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的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
期刊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做错事、说错话的时候,小孩子也如同大人一样,会经常自觉或不自觉的犯一些不同的大小错误,我们做教师的一定不要一棒子把孩子打死,要给孩子改过的机会。  在我年经的时候,曾经犯过一次错误,我曾多次自责自已,外理问题太偏执、不宽容。那一年我教的是四年级学生,我是一名班主任,班级有名女孩,她多次趁间操出门拥挤或教室无人的时候伸出“三只手”,偷拿本班或外班同学的钱,经核实共有一百多元,在“人脏
期刊
现在的中小学生,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社会上大量的形形色色的信息不断地刺激着他们,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压力使他们心里充满各种矛盾和困惑;同时生理上的迅速生长发育,也导致他们的心理处于一个错综复杂、动荡多变的时期。内外的双重困扰,很容易形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心理障碍:  ①烦燥心理:接受教育时缺乏稳定性,在学习上缺乏持恒性。好动易变,难受纪律约束,不能耐心细致的完成作业,对学习忽冷忽热;  ②依
期刊
语文自学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一般不依赖他人而能够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获取语文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丁肇中说过:“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作为语文教学,改革必须走在其它各科的前面,从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着眼,从提高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着手。我在教学中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期刊
面对幼儿教育的新形势,家长的要求越来越高,孩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每位幼儿教师都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那么如何做一名孩子喜爱的幼儿教师呢?  1善于用童心赏识孩子  幼儿教师首先要学会“童化”自己,以孩子的心态、从孩子的角度观察事物,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好动,走进童心世界。记得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做游戏,几个小男孩却不听我的指挥,自己玩自己的花样,出于安全意识我把他们强行叫回,还不分青红皂白
期刊
作文之道本来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最忌刻意而为的。那种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式的作文是和文章之道背离的。但是具体到学生的考场作文就不可一概而论了。  考场作文,尤其是材料作文,能否准确地读懂材料的寓意把握命题的意图是能否写出好文章的关键。下面就材料作文的审题做一点探究!  所谓审题,顾名思义,即是审视题目。但是这里的审视应该是极认真的观察阅读,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加上联想和想象最后把材料的意图归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说明,今后的数学教学必须以探究作为主要方式 。因此,研究性学习也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学实践表明,它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研究科学的积极态度、掌握探究
期刊
小语教学大纲对小学生的说话训练提出了要求,即“培养学生能当众简短的发言”、“能有条理地讲述见闻。”而这些只有靠加强说的训练才能实现。学生在校内校外乃至家庭生活的众多场合中,与他人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其主要渠道都是靠说话,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也必须发展学生说的能力。现在的小学生都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人才,到那时,人们不但要有聪明的头脑和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灵活善辩的能力,如果不掌握规范化语言,则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