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语文教学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_k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语教学大纲对小学生的说话训练提出了要求,即“培养学生能当众简短的发言”、“能有条理地讲述见闻。”而这些只有靠加强说的训练才能实现。学生在校内校外乃至家庭生活的众多场合中,与他人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其主要渠道都是靠说话,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也必须发展学生说的能力。现在的小学生都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人才,到那时,人们不但要有聪明的头脑和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灵活善辩的能力,如果不掌握规范化语言,则难以适应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的训练,真是遗弃了一个最宝贵的钥匙,若讲弊病,充其量将使学校里种种的教科书与教师的教育全然无效,终身不会有完整的思想和浓厚的感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小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使他们掌握“说话”——人们赖以交际和沟通思想的最常用、是快捷的工具。因此,在小语教学中,必须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说的能力。
  如何加强“说话”训练呢?
  1训练学生敢说
  当前,小学生当众讲话有以下心理障碍:①目光斜视;②抻衣服;③挠头皮;④面红耳赤;⑤哆嗦;⑥语言零碎。
  针对上面存在的毛病,教师在进行说话训练时,可以提出以下措施:
  1.1教师教给学生自我调节的方法。
  1.1.1呼吸调节法。具体做法如下:准备阶段,学生站立、站稳,双肩下垂,闭上双眼,以后,慢慢地呼出来,深深地吸进去,慢慢地呼出来……重复练习,持续数分钟。
  1.1.2自我暗示法。在说话前,自己暗示“我会行的”,“我会讲好的”“即使失败了,也没有什么,重要的是参与”,“ⅩⅩ答错了,看他也没什么,我也不用怕了”。
  1.1.3目光接触法。说话时,目光在会场上流动,不真正与某人的目光接触,而是采用目光虚视。
  1.2教师实行说话“五允许”的开放政策,鼓励学生大胆讲话。
  1.2.1允许说错。在课堂答问、与老师谈话时,说走了嘴,老师不嗔怪,不讽刺挖苦,同学间也不要以此取笑。
  1.2.2允许补充。如果突然想到一些原先没认识到的问题,或是听别人发言后,觉得有感而发,那就可以举手要求补充发言。学生的发言如果空泛,教师可让他补充具体例证;如果发言较含混,教师可让他补充得明确一些。
  1.2.3允许修正。对自己讲错的话,如果发现有漏洞或有毛病,可以公开修正自己的发言。敢于修正自己错误看法的人,是追求真理的表现。
  1.2.4允许质疑。允许学生对教师讲授的任何问题进行质疑问难,也欢迎对其他学生的见解提出质疑,展开辩论,也允许别人对自己的质疑进行申辩。
  1.2.5允许保留。如对教师或同学的见解持不同意见,那教师允许他保留,直至想通为止,这期间,教师多次给予他发表意见的机会。
  上述这些做法,能够减轻学生大胆讲话的思想障碍和心理障碍,增强说话训练的信心。这些方法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尤其有效。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学校,在语言表达方面都不是很完整,他们会因为害怕老师、怕出错等诸多原因不敢回答,因此教师就必需给学生一个亲切温和的印象,让他们有说的欲望和胆量,在说的过程中教师教给他们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对和教师交流会更活跃,对学校生活充满兴趣。
  2训练学生能说
  2.1制定从易到难,分段训练的方法。
  一年级培养学生想说敢说;二年级培养学生说通顺、说完整;三、四年级培养学生说具体,说生动;五、六年级要求说流利、完整、生动、简练。教师要对每一个阶段的说话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
  2.2丰富内容,使学生有话可说。
  2.2.1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是命题作文《我说我》的一种口语训练形式。根据表达场合的需要和小学生的特点,可以着重介绍下面某些内容:我的外貌,我的简历,我的家庭,我的个性,我的兴趣、爱好,我的理想等等,自我介绍不宜太长,一般以二、三分钟为宜。这一部分内容在人教版语文园地中就有,其实可以根据年级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多种形式多种场合中使用,比如班干部竞选、模拟场景等,不同的形式可以给学生新鲜感,不至于失去兴趣。
  2.2.2即兴续编小故事。讲故事和听故事,学生感兴趣的事,尤其在课堂上这样做,更让他们兴奋不已。教师可以把即兴续编小故事引入课堂。具体做法是:每节课开始时,先用五分钟安排五个学生说话,每人讲一分钟。首先,由第一个以他能想出来的绝妙开头叙述一个故事。比如:他也许说:种葫芦那个人没有听邻居的劝告,小葫芦慢慢变黄,一个一个都掉了下来时,那个人……”说到这里,规定时间到,接下来,另一位学生必须把故事续下去。等到每个学生都贡献了他那一份才智时,学生们在兴趣盎然中提高了自己的说话能力。
  即兴编小故事还可以用在课尾,孩子们去寻找“幸福鸟”,他们还到哪去找了呢,找到了吗,最后会怎么样呢?说话训练和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学的有效性就体现出来了。
  2.2.3时事述评。把一周或者一个时期班级中的大事加以概括综述,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做不仅能让学生和教师都较能了解班级情况,而且通过学生的评论,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加以引导或纠正,还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评判的能力。当然要避免学生往一些小眼儿里钻。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还可以把一个时期内的国内外大事加以综合,然后根据需要进行“述”,综述要点加“评”(发表看法)。让学生们也从小关系国家大事,培养主人翁意识。
  2.3训练学生“会说”。
  能说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但能说并不是我们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同样一句话,从不同人的嘴里说出来,效果却不同。因此,我们必须在学生能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如何说,怎样说的能力。
  2.3.1教师率先垂范。首先,教师自己要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能为学生做出示范,成为他们口才的楷模。比如语文教师的普通话要达到二级甲等水平,能娴熟地运用各种说话技巧,满足各种场合讲话的需要,等等。其次,教师自己要掌握说话教学的艺术。比如,能够帮助学生克服不同的说话缺陷;能够根据《大纲》要求,设计说话训练程序;掌握独白语言和会话语言中各种技巧训练的方法等等。
  2.3.2结合课文进行说话训练。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是几经筛选的名篇佳作,特别是许多写人的文章,人物的语言生动、含蓄,富有哲理。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个性的人物语言,培养学生有逻辑性、深刻性、生动性的说话技巧:①分析对话语气,增强语感。如:《宴子使楚》中,宴子不卑不亢,巧妙地反驳了楚王的一次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将相和》中,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以一番肺腑之言,使廉颇知错就改,将相和好。②摘抄对话句子,促进内化。在积累中将书中的语言吸引变为自己的东西,在以后的说话中运用自如。③演示对话情节,使之活化。让学生扮演文中角色,以动作、神态促进语感训练积累,防止口头语言的干涩和呆板,培养学生能说会道,提高说话技巧。
  此外,积极引导生活会话,将学生想说、爱说的内容纳入到“说话”训练中来,将“说话”训练所得到的经验和成果,与生活会话的亲切自然有机结合起来。譬如:农村的孩子到校早,在老师到来前,他们总要“说上一阵子”,经调查得知,他们或是互述“见闻”,或是仿学电视节目,那声调、语气和爽朗的笑声,那神情、举止和全身心的投入都是课上很少听到、见到的。所以,就应该鼓励他们在说话时保持这种自然的情态,并将这一话题定名为“电视、新闻发布会”,放在“语文活动课”上加以指导和训练。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表达欲,提高了生活会话的水平;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观察的兴趣和表达的热情;同时,矫正了学生到校后和自习课上“情不自禁”而说话的毛病;此外,学生的“说话”训练也凭添了许多亲切、自然的氛围。
  总之,“说话”训练是集语言、思维、观察、表达,听、说、读、写和课内、课外于一体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既是培养其社交能力的需要,也是开发其智力品质的需要,还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需要,教师要把握机会,及时训练,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添上重要一笔。
其他文献
在班级管理中,往往会遇到少数且有不良的道德品质与偏离行为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有以下征兆,讨厌上学,有时逃学,学习成绩差;不诚实,说谎话;偷偷摸摸地写信或打电话,回家很晚,夜间也常出去;与异性交往过多,与坏孩子有交往;吸烟、喝酒、出入营业性舞厅;与家长、老师发生口角增多;服饰上追求时髦、怪异,不符合学生身份;零花钱多。  问题学生还经常出现过失行为,往往给家庭,学
期刊
人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的能力都不尽然相同,能力的体现也不一样,你会唱歌,我会跳舞,她会弹琴,他会打球,他跑得快,,他跳得高……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学习中,就当然会有学得好的学生,有学得一般的学生,也有学得差的学生。学习好的同学是老师心中的骄傲,是父母心中的骄傲,是同学中的明星,他们的身上已经拥有了太多的关注。而那些学习差的同学呢?是角落中的无人赏识的独自开放的小花,是无人关注的默默无闻的孩
期刊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动因,它更是学习的一种兴奋剂。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只有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学生只有对数学感兴趣了,才会想学、爱学,才能学好。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联系实际;激发;教学;实践  新课程改革提倡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它是指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的生活中发现问题,主动地
期刊
随着英语交际的日益广泛深入,英语教学要讲究一定的措施,以便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在诸多的措施中,培养英语的语感非同小可。因为英语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而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的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
期刊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做错事、说错话的时候,小孩子也如同大人一样,会经常自觉或不自觉的犯一些不同的大小错误,我们做教师的一定不要一棒子把孩子打死,要给孩子改过的机会。  在我年经的时候,曾经犯过一次错误,我曾多次自责自已,外理问题太偏执、不宽容。那一年我教的是四年级学生,我是一名班主任,班级有名女孩,她多次趁间操出门拥挤或教室无人的时候伸出“三只手”,偷拿本班或外班同学的钱,经核实共有一百多元,在“人脏
期刊
现在的中小学生,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社会上大量的形形色色的信息不断地刺激着他们,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压力使他们心里充满各种矛盾和困惑;同时生理上的迅速生长发育,也导致他们的心理处于一个错综复杂、动荡多变的时期。内外的双重困扰,很容易形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心理障碍:  ①烦燥心理:接受教育时缺乏稳定性,在学习上缺乏持恒性。好动易变,难受纪律约束,不能耐心细致的完成作业,对学习忽冷忽热;  ②依
期刊
语文自学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一般不依赖他人而能够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获取语文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丁肇中说过:“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作为语文教学,改革必须走在其它各科的前面,从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着眼,从提高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着手。我在教学中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期刊
面对幼儿教育的新形势,家长的要求越来越高,孩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每位幼儿教师都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那么如何做一名孩子喜爱的幼儿教师呢?  1善于用童心赏识孩子  幼儿教师首先要学会“童化”自己,以孩子的心态、从孩子的角度观察事物,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好动,走进童心世界。记得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做游戏,几个小男孩却不听我的指挥,自己玩自己的花样,出于安全意识我把他们强行叫回,还不分青红皂白
期刊
作文之道本来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最忌刻意而为的。那种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式的作文是和文章之道背离的。但是具体到学生的考场作文就不可一概而论了。  考场作文,尤其是材料作文,能否准确地读懂材料的寓意把握命题的意图是能否写出好文章的关键。下面就材料作文的审题做一点探究!  所谓审题,顾名思义,即是审视题目。但是这里的审视应该是极认真的观察阅读,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加上联想和想象最后把材料的意图归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说明,今后的数学教学必须以探究作为主要方式 。因此,研究性学习也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学实践表明,它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研究科学的积极态度、掌握探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