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澍的建筑风格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worseb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解读王澍的建筑,解读其建筑风格,了解背后蕴含的文化与气韵,从而引起我们对于建筑以及其他设计的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王澍建筑风格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120-1
  一、关于王澍
  王澍,是2012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是1983年之后继贝聿铭获得普利兹克奖之后第二位中国获得者,也是获得这个奖项的第一个中国公民。在获得普利兹克奖之前,王澍并没有像与他同时期的建筑师那样,有着众多的建筑作品,他没有出过国,可谓中国土生土长的建筑师。
  在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学奖之前甚至只是一个不太出名的大学老师,身为建筑系高材生,他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在高速发展的现在去承接比较赚钱的高层建筑的设计,而是和他的夫人一起,开设“业余建筑工作室”,在《业余的建筑》的文章里他这样写道:“强调一种建筑观是业余的,实际上就是在强调自由比准则有更高的价值,并且乐于见到由于对信用扫地的权威的质疑所带来的一点小小的混乱。”[1]在这种信念下,他只是开始营建自己的居室,后来慢慢收集宁波一带的旧砖瓦,并且把他们有尊严的重新组合在宁波博物馆、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建筑里。在象山校区内,王澍还雇用农人在校园里栽植农作物,而有一些同学会抱怨的说:刚从农村考出来上大学,来到象山校区却发现又回到了农村。
  二、王澍的建筑风格
  主动选择中国传统思想的王澍,他的建筑语风格呈现出古朴与典雅、记忆与传承、极具江南特色的水墨气韵。
  同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学位毕业的王澍既没有出国学习西方建筑,也没有像其他建筑师那样一毕业就融入建造摩天大楼的浪潮,而是在风景如画的杭州蛰居了十年,在这十年时间里,王澍并没有建筑项目,只是偶尔接几个朋友的室内设计的零活儿。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读书、画画、写字上面,闲暇时间和妻子在西湖边饮茶、漫步。也是在这十年时间,他得以充分了解江南文化,并发现宁波一带留存在民间的或即将消失了的建筑工艺:“瓦爿墙”,这是一种流行于江浙一带运用旧砖瓦堆砌新建筑的工艺,王澍花费近十年的时间在当地大量收购从老建筑物上拆下来的旧砖瓦,正是这些旧砖瓦成就了王澍,宁波博物馆,红色的波纹瓦在建筑物的上空,远远望去,像是永不消逝的晚霞。象山校区的旧瓦,成了教室走廊的屋檐,下雨的时候,同学们会伸出手去接瓦檐滴落的水滴,而这些旧瓦有的也被规矩的排列在教学楼旁边的步道上面,一场大雨过后,会有青翠的苔藓冒出。而这些本来要被当做垃圾填埋的旧砖瓦却在王澍的设计里被赋予新的使命,以极富文人气息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
  王澍的建筑风格还表现在他对于传统建筑语言的现代化诠释,在象山校区,有大的连接山林的廊桥,也有小河流水将断不断处的小石板桥;有带瓦的屋顶;有满是向日葵的校园,当然也会有水稻;他的建筑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却也有他自己的理念。比如他在象山校区的教室里设计可以不装空调的教室:加大开窗,加厚墙体,抬高层高,最后在建筑物上面加盖屋顶;并且,他设计的教学楼还可以没有台阶,学生信步往上走,往往因为不记得该在哪里停下而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走上了屋顶;象山校区的很多建筑是可以站在屋顶上的,屋顶还设置椅凳,师生就得以在屋顶激扬文字;王澍将屋顶的设计发挥到极致的要数他在威尼斯双年展名为“瓦园”的作品,整个建筑是低伏在地面的瓦作屋顶,上面搁置一条曲折游道,走在上面宛若波光粼粼的水面,让人不禁想起五代董源的溪岸图。
  工作时,王澍经常和工人一起和水泥,研究怎样堆砌砖瓦和土墙,吃饭也在一起,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和工人在一起的时间甚至超过了项目经理。他说他喜欢民间的体量小的建筑,认为那才是属于我国本土的鲜活的建筑生命,他总是能从乡间的建筑里提取创作灵感,他收集的旧砖瓦、沿袭的瓦爿技艺加上他自创的“竹条模板混凝土”技法汇于他的建筑中。他喜欢看各国艺术史、哲学、文学,从李渔到柯布西耶,又从沈从文到罗兰·巴特,从中国的山水画到书法,这些因素共同组成了他建筑的灵魂,也是他建筑风格的源泉。
  三、结语
  王澍的建筑往往造价不高,因为绝大多数是利用废弃的旧砖瓦,石块建造,但无论是砌出的砖墙,石墙,夯土墙,亦或是简单的竹条模板混凝土墙都散发古朴的气息,这些朴素的因素配合白墙灰瓦、竹篾篱笆显得生趣盎然,这同时也向我们传达出了环保、可持续以及尊重传统的理念。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群里读出了传统的山水与书法,从宁波博物馆上面看到了一座城市的历史与沧桑,在宁波美术馆找到了一部分人的集体回忆,王澍的建筑充满了人文情怀,普利兹克建筑奖评选委员会说他们第一次看到了真正属于中国当代建筑风格的作品,既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合理循环利用废弃建材,着眼于未来,以他独特的建筑语言向世界发出信号,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王澍,陆文宇.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山南二期工程设计[J].时代建筑,2008,(03).
  作者简介:
  鲁璐璐,河南商丘人,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其他文献
元月14日,正值广西召开第十届人大会议期间,广西区党委、区政府召开了广西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会议听取了广西国土资源厅杨政中厅长等3个部门负责人关于人口资源方面的情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的呼声日益高涨,人们对居住环境得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在住宅小区建设的同时进行园林绿化,试图为住户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住宅小区内绿化面积和住宅小区周围整体环境已经成为许多房地产商对外宣传的卖点,这些也成为人们买房时越来越关注的方面。我们结合目前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现状,提出了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应该重视和体现生态性、整体性、空
摘要:城市形象设计是一个城市推广其文化与理念的重要表现形式。随着时代发展脚步的加速,如何在国际化发展中凸显出城市自身特色推广其自身魅力成为当下许多城市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就城市形象设计的发展背景与手法进行分析,阐述城市形象设计的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形象设计;可识别性;标志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140-1  对一个企业
摘要:儿童图画书是图画与文字相辅相成,直观的具有趣味性的图文形式才能够引起儿童极大的阅读兴趣。五味太郎是日本作家及画家,他的儿童绘本都充满了创意、幽默和趣味性。本文试图从五味太郎的图画书中的语言设计、色彩设计、装帧设计以及画面构图四个方面着手,分析其中的趣味性。  关键词:图画书;趣味性;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100-1  五味
摘要:刺绣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之一。传统艺术一直是人们欲深入研究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发展到今天,传统艺术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艺术就显得弥足珍贵。  关键词:刺绣;传统文化;现代壁挂设计;传承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127-2  一、前言  中国的刺绣艺术发展到社会经济膨胀的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审美繁盛的时期,在当下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态对人类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加强对自然的保护意识,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对自然生态美的认识,不断
摘要:城市雕塑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城市的软实力,也是城市的无形资产,要通过合理规划城市雕塑、注重城市雕塑的内涵、提高社会公众的审美素养等途径,来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实现城市雕塑艺术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城市雕塑;艺术;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137-1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得到了不断的满足
摘要:色彩是我们生活中特别常见的一个词,色彩也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看见的。在实际的生活中,色彩被使用的频率也是较高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儿都会用到这个词。因此,色彩一词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去分析和研究色彩中的奥秘。同时色彩也是一种艺术形式,色彩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应用较为普遍,而且色彩在服装设计中存在着很多的奥秘,色彩在服装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了服装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曝光技术直接影响画面质量,影响摄影曝光的因素贯穿于摄影创作的全过程。无论是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它对摄影曝光的影响都同等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