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际案例浅析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y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的呼声日益高涨,人们对居住环境得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在住宅小区建设的同时进行园林绿化,试图为住户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住宅小区内绿化面积和住宅小区周围整体环境已经成为许多房地产商对外宣传的卖点,这些也成为人们买房时越来越关注的方面。我们结合目前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现状,提出了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应该重视和体现生态性、整体性、空间多样性、参与性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以人为本;生态性;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133-1
  小区景观设计,顾名思义,是对住宅区居住者生活环境的规划设计,它既要在外观上有美好舒适的感觉,还要在居住环境的设计方面应用合理。居住区里的景观也不只是供居民观赏的,它必须与居民的休闲活动相匹配,居民可以徜徉其中,能够实实在在地使用这些景观设施。居住空间相对于其他城市空间,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安静与祥和。
  一、当前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现状
  随着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居住质量有了新的追求。除了对住宅的区位、朝向、面积、楼层、户型、价格等因素的比较和权衡外,小区居住的景观设计也颇受关注。因此,关注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空间已经成为目前开发企业的重要理念。但有些开发商一味地强调、追求视觉感官效果而忽视了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应重视以人为本的设计要求,未能真正深入了解和领悟景观设计的内涵要义。
  (一)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当前, 许多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主要停留在绿化量的控制上,而对居民的行为活动规律和心理等精神方面的需求缺乏细致的研究,对人们闲暇时间所需求的健康、娱乐、体育、文化等设施和活动场地及游憩项目研究不够。例如在有的居住小区,为了防止人为破坏园林绿地,在绿地的周边用一些带刺的铁丝、带尖的木条或竹条围起来,这样做很容易给居民带来伤害,特别是对一些年龄不大的儿童。多数住宅在设计上较多从环境的空间、形态组织上去追求变化,过于强调形式主义,从而使设计趋于表面化和图形化,缺少亲切、贴近的情感投入,更加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使人们不能更好的融入其中。
  (二)忽视特色主题性的设计理念
  以实际案例“龙川·在水一方”小区为例发现,小区景观设计大同小异,道路设施包括灯光以及人流交通都不能达到理想化,都有相应的弊端,小区缺少中心元素,没有内涵及主题感。现在有些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过分强调绿化的美化作用,大片草坪、大量整形灌木,只見草地不见树林,都是千篇一律的绿化模式,这既没有体现其个性特征,也不符合居住景观的生态学要求。
  二、现代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小区环境的设计和改善,既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也是一个与人类存在共存的永恒主题。结合自然的设计就是尊重景观的地域性,保留、利用与再生场地中的景观元素和材料,并使它们发挥新的实用及审美功能,按生态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在物质建设之外,结合自然的设计也倡导一个全新的生态审美观,主张自然的野趣之美、真实的生态之美以及生态过程之美,并使之成为我们城市生活中的一个必要元素。因而,景观将不再停留在表面的美丽形式,而是将更好地与自然生态系统融合。要做到设计合理发展要遵循以下几个战略原则:
  (一)生态优先战略
  人居环境包括室内居住环境和室外居住环境两个部分。在室内居住环境方面,住宅规划设计中的容积率、绿化率、建筑密度、建筑物间距、宜人居住面积以及日照、通风、保温、隔热、隔音等技术规范指标,实际上也是生态指标。这是人居环境建设要优先考虑的问题。而从美观的角度来看,人居环境审美的最高境界就是“生态美”,即健全的生态结构所表露出来的美感。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主要指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资源。如节能、节水、节地等。节能,就是要采取有效的建筑物保温、隔热、通风技术措施,并尽量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无污染清洁能源。节水,要大力推行中水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少建或不建大草坪等费水项目。节地,主要表现在不搞大广场,不搞占地面积过大的别墅等。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讲的人居环境因素,或称环境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可以长期、持续地利用。例如,要有计划地批地,不要一下子把地用完。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是体现居住区本身层次的重要方面,它不仅要满足基本的居住功能需求,还要从环境景观的设计上考虑对人的真正关怀,挖掘和重视居住区人群的心理状态,要遵循整体协调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陆立颖.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2]孟兆祯,毛培琳,黄庆喜,梁伊任.园林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3]卢仁,金承藻.园林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4]张晓燕.景观设计理念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5]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宋元蕾,女,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学。
其他文献
桂北地区中、晚泥盆世地层化石丰富,经系统工作,建立了较系统的可与区域乃至世界对比的牙形刺、竹节石、介形类、珊瑚、腕足类生物带,为年代地层划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的这段论述,深刻地说明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决定民族、国
摘要:现当代人们对建筑,不论是外观还是室内设计上,除了对功能有要求之外,还对视觉审美有严格的要求。点、线、面(形)、块(体)是一切建筑形态的基础,是建筑设计构思的开始,几何形态语言的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形式。  关键词:建筑设计;点;线;面;块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119-1  建筑,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家户家庭经营作为农业经营组织的一种形式,人们在研究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时,往往将家庭农业视为低效率的单位。但世界农业发展史却表明,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家庭经营这种形
这就是神往已久的桂林山水了.昨日,一片飘云如我,掠过了阳朔.今日,被旅行社牵着鼻子,在歌舞、斗鸡、杂技和玉器店里兜了大半天圈子.恍然大悟,千里迢迢到这里来,享受的应当是
元月14日,正值广西召开第十届人大会议期间,广西区党委、区政府召开了广西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会议听取了广西国土资源厅杨政中厅长等3个部门负责人关于人口资源方面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