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情感在课堂教学中飞舞起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7820723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的课程体系打破了过去以知识接受为本位的教材结构,注重教学过程中含有的情感成份和外显的体验活动,以促进学生生命潜能的开发和完整人格的构建,让数学情感在课堂教学中飞舞起来。
  [关键词]数学情感 课堂教学 情感飞舞
  
  一天,我与一位数学成绩不错的学生谈论着如何使她的数学成绩更上一个档次,但令我吃惊的是她最后的几句话:“老师我很喜欢你,我的成绩也不错,但是李老师你别生气,我觉得数学太枯燥,没意思……”我当时懵了,心想:我好心启发她、鼓励她,她却……。在后来与其他学生的交谈中,我才发现有这种想法的学生还不在少数。这些学生的数学知识是丰富的,但是数学的情感却是苍白的。这又从何谈起热爱数学、终身数学呢?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数学教育中严重的情感缺失。情感作为学生精神的主宰,决不能再被忽视了。我们一定要让数学情感在数学课堂中飞舞起来。
  
  一、让数学情感飞舞是时代的需要
  
  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个性品德素质及审美素质。这些都是数学教学工作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
  从理论角度看,数学教学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要有情感的交流。《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把心理素质培养作为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追求。
  从我国的现状看,数学基础教育无可挑剔。奥林匹克赛中屡屡摘金夺银,但是学生学了扎实而系统的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在研究中取得创造性成果的并不多。这一现象令人担忧,发人深思。我们不能否认,这与以往的精英教学模式有关系——更多的是优胜劣汰,而没有重视兴趣和情感的培养。因此让数学情感飞舞迫在眉睫。
  
  二、让数学情感飞舞是课堂教学的需要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若沁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倘若我们数学教师如果只是单纯传授知识而去上课,而不去爱护和研究学生,不注重情感的互动,那么他的课讲得再好,教学水平再高,教学效果也是难以预测的。因此,我们要想在教学上有所收获,就必须对学生倾注情感,唤起学生的师生互爱、生生之爱,从而延伸到所学的学科中。
  我曾在所教的八(1)班和八(2)班做过这样的试验:
  实验一:我在两班中讲了相同的内容,都是关于垂直平分线的应用。在方法上和内容上没有任何差别,唯一不同的就是我在八(1)班课前加了一句话“这节课所讲内容下节课要测验,错了的同学要重做2遍”。结果表明,八(1)班做的情况远好于八(2)班。
  实验二:学习完一次函数后进行了一次测试,学生朱杰得了52分,而李伟伟得了58分,我在班上批评了李伟伟,而对朱杰则表扬了他此次解题很有条理,在计算上要加强,望他继续努力。实验发现,朱杰比以前更努力了,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兴趣很高,而李伟伟表现情绪低落,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期末考试朱杰得了81分,而李伟伟只得了39分。
  两个实验告诉我们: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因素在数学学习中起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实验中的八(1)班被动地接受了“下节课测试”的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种接受是被动的,无法维持较长时间,而且如果经常采用这种方式的话,还可能让学生感到厌倦。实验二中的朱杰是从内心被我表扬所打动,是真心喜欢上了数学这门学科,这样的情感是能够维持很久的。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要在平静的水面击打浪花,只轻轻拍击一下是不行的,而应把手插入水中用力推动,且越是持续推动,则后浪推前浪,水势汹涌。那要在学生心头引起持久汹涌的感情“巨浪”,只轻轻“搅动”一下也是不行的,唯有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
  
  三、让学生情感飞舞要注意方法
  
  学生的数学情感是一个隐性目标,不能立竿见影。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仅是教学的点缀,更是学生学习的必需。因此,让学生情感真正飞舞起来应做到以下几点:
  加强教师自身情感修养。在充满好奇心的中学生面前,我们老师的头上似乎闪烁着神圣的光环,因此教师应处处起到表率的作用。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充实、自我提高,力争上好每一节课,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并成为他们的榜样。用自己对事业的执着,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虽然这种引导是潜移默化的,但影响却是永恒的。
  另外,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学生的成长也不例外,更何况树林里都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那我们又怎么能要求学生都一样呢?所以我们要允许学生的差异存在,不要用成绩去衡量学生。其实每一位学生都想得到老师的爱,每个学生都应得到老师的爱,教师的爱是和风细雨的,是集体催化剂,能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因此教师的一定要爱得自然,爱得真切,爱得投入,爱得心甘情愿。把自己真实情感融化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无形的激励。
  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只要我们的教育者心中拥有太阳,洞悉学生的心理,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定然润物无声。刚接手八年级教学时,有一位同仁善意地告诉我:“葛飞同学很难管,你可要当心啊,他上课经常捣乱的!”得到这样的信息,每个教师都会觉得有压力,我也不例外。当我了解到这个学生从小没有母亲,父亲搞运输挣钱,我知道他的“坏”是残缺的家庭造成的,他的反叛是为了引起更多的注意,博得他人的“称赞”而已,只是不懂得去表达。所以数学课上对他的挑畔,我不去在意,下课后,我总我他谈谈每节课的表现,每节课的收获,让他知道其实我一直很关注他。慢慢地,他的“坏”习惯改了不少,有时还主动回答问题,而我则积极给予他回应,对他的行为给予赞赏和肯定。一个学期后,他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提高,本学期期末考试他取得了94分的好成绩。他的进步让我很欣慰,更加让我坚信:有了太阳就不会有阴暗的角落。
  其实,成功的教学依赖一种真诚的师生关系,依赖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这里所讲的和谐教学环境,不仅仅指营造宽松、积极、愉快、和睦的课堂气氛,也不仅仅是在行动上、态度上对学生信任、热爱,更应该是师生之间频频的心理接触,思维的共振。教学中,教师把“教”与“学”当作师生之间“理解”与“交流”的过程,应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诉说、相互倾注、相互激励以及对事物的共同体验和分享,从而使教学活动切入学生的经验世界,引发学生的心灵震憾。促使教学活动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教师只有富有情感地投人教学,才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情绪感应,消除学生畏惧心理障碍,才能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用数学的美打动学生。数学也有美,比如字母可以表示数,几何语言可以表示逻辑推理过程等,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五角星、圆形、柱体等体现了变换美,图形的对称、数学合成等体现了数学的和谐、统一美,数学王子的高斯巧算“1+2+3+……+100”的故事、希伯斯为发现无理数而献身的故事……,可见,美存在于数学中,可谓“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数学家乔治·彼得亚在他的著名解题表中安排了“检验回顾”这一解题步骤。这不仅能引导解题,回顾、小结解题中的收获和体会,而且还有让我们去发现和体验题目解法中蕴含的数学美的意思。这对我们的解题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启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热爱、追求数学美,进而能发现美中不足,改造美中不足,推动数学的继续发展。
  激励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觉得枯燥无味,数学情感就可想而知了。若能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历探索、猜想、推理等过程,并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那么他们对数学的情感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比如,我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节课时,先让学生拿出模型,让他们自己去拼,自己去想,活动过程中,有的同学争论不体,有的同学兴奋不已,还有的同学愁眉苦脸,不一会儿,部分同学就有了答案。我让学生将自己的做法画在黑板上并叙述理由时,竟发现一个同学写出了三种方法,陈述的理由也有根有据,比较严谨。接着我给出四边形、五边形……,也许是图形的变化美,也许是几何的魅力吸引了学生,感染了学生,他们很快得出了图形的内角和,最后他们连n边形的内角和也总结出来了。这节课是用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情感,释放出自己能动性。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既然如此,何不让数学情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飞舞起来,用“肥沃的土地”去培养出“优良的种子”!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
  [2]马复试论数学理解的,两种类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其形成可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过程:泛化过程(即开始阶段);分化过程(即明确阶段,也就是改进和提高动作的阶段);建:范巩周动力定型和运用自如阶段(即巩固过程和自动化过程)。  开始阶段。学习一个动作的初期,经过教师讲解和示范,或者利用各种教具分析动作要领后,学生自己反复练习,体会动作的过程和要领,获得感性认识,初步建立动作概念,粗略掌握动作。在
【摘要】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打破了语文课堂上时空和教学内容的封闭,解放了学生的手脚,让学生的思维和个性不再受到禁锢,使得语文教学真正融入生活之中,还语文的本来面目,是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是真正致力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生发展的语文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改善方式 主动参与 合作交流 乐于探究 弘扬个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摘 要]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必须放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敢于改革和创新,将地理课堂变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而小组合作模式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与创新能力且是实现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举措,能够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关键词]课改 课堂教学 合作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组合作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形成“组内是
导入语,俗称开场白,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的教学语言。导入语虽然简短,却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导人语能迅速安定学生的学习情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尽快从宏观上把握学习目标;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等。由于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多样,泌章的文体不同,风格各异,这就决定其导入语的设计不能千篇一律,而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
[摘要]本文论述了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管理问题,并结合本人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简单谈谈本人浅显的看法。  [关键词]管理;学生;心境;全体;引导;心理健康    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在学校管理中,班级管理是一个重要方面。班级管理包括学校领导对班级的管理和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还包括学生参与管理。其中,主要是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对班级集体而言,管理工作当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良好的管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学生学好物理最根本的一条。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把物理实验始终贯彻在课堂中,在一些比较贫困和边远的学校,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实验室器材落后或不齐全,要利用实验室里现有的器材完成教材中所规定的实验非常困难。因此有的老师干脆在黑板上讲实验,学生在下面听实验,造成了学生动手能力极差,也不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好物理的信心,造成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力,使学生学
文学鉴赏是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对作品的感受、分析、评价,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高考着重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而古诗词鉴赏在能力层次中属高级层次。古诗词鉴赏教学不仅是智育,还是德育和美育,它能够开启智慧,陶冶性情,改造灵魂,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鉴赏者的正确态度和修养    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文学理论的巨著,其中的《知音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中的一门艺术。这种启发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合理而恰当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思维活动,巩固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培券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提问艺术 课堂教学    讲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学的艺术性更多的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初中思品课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新课程与有效教学成为我们思品课教师的重要课题。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与发展。  有效教学需要树立以下理念:有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
义务教育阶段新的化学课程提倡从学生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心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在新课程中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学生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