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视觉创意图形在文创品牌塑造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运用具有数字传播特性,并能传达主体的情感、经验和性格等特征的视觉创意图形,通过唤起受众特定记忆与欲望意向的建立,对数字视觉创意图形在塑造文创品牌中的应用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 数字视觉;数字传播;图形创意;文创品牌
  【中图分类号】J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7-0047-02
  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馆在2018年12月9日通过推送名为《故宫口红,真的真的来了!》的文章预售故宫研发的口红,48小时内订单量就超过3000支,数据反映了数字时代营销方式对文创品牌的塑造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数字视觉图形设计理念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是对图形设计思维方式改变和技术运用的变革,在虚拟的环境中,在“交互”与“技术”的驱使下,视觉图形设计的概念、艺术类型、创作实践模式、视觉表达语言、传播效果等都具有全新的可探索的空间。
  (一)数字视觉图形设计理念的多元化。数字化带来的高速而广泛的文化思想和艺术理论的交融,为设计师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设计理念,也带来了更加多元的实践模式,其中即包括了技术探索也包括了社会文化的导向方式,因此,不论从创作还是信息接收的角度,数字视觉图形设计理念的多元化都成为必然。
  (二)数字视觉图形设计理念的数字化。视觉设计工具、传达过程以及传播方式的数字化是数字视觉设计的主要呈现方式,数字化贯穿了设计的各个环节,设计理念无法离开数字化。专业化的数字终端呈现动态图形、视频、3D影像以及丰富的图文效果并带来的更加生动的感官体验,已然成为数字视觉设计师的主要设计理念。
  (三)数字视觉图形设计理念的媒介化。数字化的传播媒介以大众化和社会化的趋势快速地抢占了社会需求市场的各个领域,视觉设计师不得不转变传统的平面设计理念,以数字媒体的发展为导向实现设计理念的创新。第一,数字化媒介让数字视觉图形设计更加市场化、大众化以及更具有实用性;第二,数字化媒介更具技术性和灵活性,人们更加依赖类型千差万别的数字媒介,如微信、微博、H5、公众平台、小程序等等。
  (四)数字视觉图形设计理念的民族化、本土化、个性化。数字化时的多元与交融也让更多设计师意识到民族化、本土化、个性化更能找到独特的设计风格。首先,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积淀、深厚的底蕴为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第二,千篇一律的视觉效果给市场带来的是疲劳的视觉体验,本土的、地域性的文化往往能带来独特的视觉体验。第三,在数字视觉同质化的设计倾向之外,逐渐唤起了设计师对设计的自我坚持和融入个人的思考、想象、认知和情感的视觉设计。
  二、数字视觉创意图形的特征
  数字视觉创意图形是指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创作并具数字传播特性,能传达主体的情感、经验和性格等特征的视觉形象图形。其目的在于唤起受众特定记忆与欲望意向的建立,从而具备品牌塑造的能力,数字视觉创意图形具有如下特征:
  (一)交互与动态特征。交互与动态是数字视觉图形的重要特征,数字时代下的数字媒体更加贴近普通大众,信息的反馈途径和效果更加直接,无形中要求数字视觉设计师更加注重新的设计思路并通过数字技术与信息的接收者产生更紧密的互动,让信息的接受者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信息的分享者和发展者。
  (二)个性化的特征。数字视觉创意图形个性化以有效设计为核心,注重人们日常需求的变化,并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结合人的心理和生理等需求,逐步实现物质以及精神层次的发展,进而展现数字化视觉图形自身的魅力。
  (三)情感化的特征。数字信息对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人们生活习惯、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对数字信息的要求逐渐提高,单纯的功能性诉求不再满足需求,只有加强情感化的沟通才能使人们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进而才能实现作品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与共鸣。
  (四)大众化的特征。数字视觉创意图形设计是运用数字技术并借助数字视觉元素进行信息传播的设计活动。由于数字媒体更加贴近普通大众,促使数字视觉设计的作品与大众的生活和情感更加紧密地进行联系,这就要求数字视觉创意图形的设计作品要接地气,让受众更加自然地接收信息。
  三、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文创品牌发展趋势
  我国旅游市场的消费主体逐步转变为90后和00后,年轻一代已经成为文创产品市场的主要目标消费群体,29岁以下的年轻用户占比从以前的30%上升到50%,35岁以下用户占比更是达到了70%,消费年轻化和品牌年輕化已成为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
  (一)设计理念年轻化。随着目标消费群体的年轻化,品牌理念和设计理念年轻化成为必然。只有结合数字时代年轻消费群体的特点,将年轻化的内容及表现形式融入文创品牌理念之中,才能形成具有符合年轻人价值观和审美倾向的文创品牌。
  1.设计内容选取的年轻化。文化认同是文创产品消费的核心,设计内容的选取因此变得至关重要。网红爆款“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是设计内容选取的成功案例,该案例中的内容既符合年轻消费群体的情感取向,来源又是雍正因运输小麦对田文镜的奏折真实留下的“朕就是这样汉子! 就是这样秉性! 就是这样皇帝! 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的朱批。
  2.设计表现形式的年轻化。文创品牌理念需要通过具象化、视觉化的形象符号进行传播。对传统符号的生搬硬套不再符合年轻消费者的认知和审美需求,必须通过现代创意设计手法来提高品牌的年轻化形象。“兵兵有礼”系列秦兵马俑文创就是很好的案例,作品在合理情境的范围内对人物进行了符号化的处理,改变了人们对西安兵马俑的刻板印象并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二)传播渠道年轻化。数字媒体已全面融入年轻一代的生活,具有快速、多样、交叉的数字信息传播特点,也是文创品牌形象传播年轻化的渠道,它直接影响着品牌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1.年轻化的数字社交平台。庞大的用户基础,及时、普及、快速的传播能力是数字媒体平台的特点,通过建立文创品牌官方数字平台,运用大数据收集订阅人的喜好与习惯并提供差异化服务,对文创产品的推广和品牌塑造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丰富的联合平台共同塑造品牌形象。丰富的平台形成联合,不但可以增加受众,还可以让文创品牌形象更加丰富和立体。充分利用平台优势,利用传统媒体、手机APP、直播平台、网络平台等各大平台多方位进行品牌产品的宣传塑造和销售,立体化文创品牌形象。
  (三)营销模式年轻化。随时获取网络资源是数字时代年轻人的生活习惯,运用数字技术的营销是互联网经济的主要趋势。数字化消费作为年轻一代的主要消费方式,文创品牌必然离不开数字技术的营销优势,并以此优化消费体验,让年轻消费者依据自身喜好有选择地获取信息,让信息的获取由被动变为主动。
  四、数字视觉创意图形对文创品牌的塑造
  数字视觉创意图形在品牌中的运用是数字时代发展的必然,其所具有的交互与动态特性使信息传播更加直观,人们接受起来也更加容易。数字视觉创意图形语言是无国界的世界语言,它通过数字技术快速地传达信息,在数字时代,这种语言在品牌文化塑造的过程中构成了设计的大部分甚至全部,人们通过它来理解和传播品牌和品牌文化,并以此突破文化差异和地理的界限,以一种无障碍的语言方式进行交流,最终达成文化的共鸣。
  (一)数字视觉创意图形对标志的塑造。动态标志设计是数字视觉创意图形应用的形式之一,也是品牌完成视觉区分的重要元素之一。数字时代的动态化图形却进一步巩固了标志作为重要视觉图形的作用,同时通过动态的视觉效果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对品牌文化内涵的解读、视觉的吸引起到了更加直观和强化的作用。
  以“尚學有礼”的动态标志设计为例,标志的主图形由红色的正圆加白色的手掌线条图形构成。标志的字体“尚学有礼”用等线细圆体做了字体设计,字形细长优雅搭配用色整体给人儒雅的感受,与校园文创品牌的设计理念吻合。再结合动态效果,标志展开显现的是品牌的IP形象,动态的运用将标志与IP形象完美结合,设计展现了完全不一样的创意思路。
  (二)数字视觉创意图形对广告的塑造。数字视觉创意图形运用交互和动态技术形成生动逼真的视觉信息进行传达和思想交流,新颖独特的视觉效果通过设计师的合理设计传达着品牌所要展现的独特含义,与目标消费群体形成有效的沟通。数字视觉创意图形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所具有的简明、生动、快速的特性为品牌文化的塑造中起到了吸引注意力和直观表达信息的重要作用,增加了数字视觉创意图形在广告设计中的乐趣和传播力。
  (三)数字视觉创意图形对品牌文化的塑造。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视觉创意图形在品牌设计中的应用将变得广泛和多样,文创品牌的设计同样要保持着创新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个性、多元的数字视觉创意图形让文创品牌文化在设计和传播过程中得到体现,区域化、国际化和人性化的设计需求展现了设计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
  五、结论
  数字视觉创意图形在文创品牌塑造中的作用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而变得愈发重要。数字视觉创意图形应用的普及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息息相关,设计要不断地满足需求才能给品牌带来巨大的作用。数字技术引领了设计的发展和思维的变革,数字视觉创意图形语言的表达所具有交互性、动态性、趣味性和直观性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但品牌文化离不开人,数字技术同样要服务于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铭煜,翟浩.作为文化的传播:故宫“文创热”的意涵解读[J].新闻世界,2019,(11):84-86.
  [2]王奇.数字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特征与发展[J].艺术教育,2019,(08):197-198.
  [3]刘锦涛,王旗.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途径探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5):124.
  [4]张明明.论创意图形在品牌文化设计中的语言表达[D].济南:齐鲁工业大学,2019.
  [5]吴玉,戴燕燕.互联网时代下旅游文创产品品牌年轻化策略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5):75-78.
其他文献
【摘要】 科伦·麦凯恩是一位爱尔兰裔美国作家。他的作品涉及苏联舞蹈家、吉普赛姑娘、爱尔兰人等。他被称为国际作家。他的作品讲述了众多人物的故事。这些故事关乎人性,关注我们生活的时代。其代表作品《转吧,这伟大的世界》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语言独特,意蕴深邃。众多人物的命运被一根钢丝缠绕在一起,编织成一幅命运织锦。通过从概念功能、交际功能、语篇功能的角度分析小说语句的句子结构构型,“走钢丝”“死”这两个
期刊
【摘要】 作为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系统性文论著作,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其“体大虑周”“笼罩群言”的文学思想对中国后世文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刘勰十分重视文章的体制规范,《文心雕龙》中的二十篇“论文叙笔”充分体现了他的“变体”观。刘勰认为,各体文章可以在“以本采为地”的基础上,实现“契会相参,节文互杂”之变;文章的“功能”“体势”“体貌”等构成了一类文体的基本特质,这些特质都可以进行“变体”,但不可全变
期刊
【摘要】 自古以来,“太阳”意象就出现在俄罗斯文学之中,并且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形象。本文选取巴尔蒙特、曼德施塔姆、马雅可夫斯基、阿赫玛托娃和玛丽娜·茨维塔耶娃五位“白银时代”诗人,分析他们诗歌中丰富多彩的“太阳”意象。  【关键词】 “太阳”意象;“白银时代”;诗歌  【中图分类号】I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7-0019-03  “
期刊
【摘要】 唐代咏史言志和写艳色、名媛的艳诗相互结合,是唐代批判诗的一个特色。流连于声色的诗歌贯穿于每个时代的始末,而在唐代流连声乐的同时,还出现了“变风变雅”的别调,即女祸论的建构消解与批判对象的转换。安史之乱导致了女祸论的兴起,中兴失败、僖宗再次幸蜀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女祸论的消解。这种阶段性的转变,体现了唐代诗人对风骚精神的复兴。  【关键词】 唐诗;女祸论;批判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期刊
【摘要】芭蕾舞剧《胡桃夹子》自创作以来一直备受瞩目,其中的背景音乐也堪称经典,柴可夫斯基本人选取了其中八首作品改编成交响乐套曲《胡桃夹子》,随后被不同的作曲家改编成多种版本,本文就是从演奏方面来探讨研究四手联弹版的钢琴组曲《胡桃夹子》。  【关键词】胡桃夹子;四手联弹;演奏分析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5-0069-
期刊
【摘要】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酝酿出了无数文化瑰宝,而其中茶文化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当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同时也和很多文化体系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其中最为特殊的因素在于茶文化是一种联通各个阶层的事物,上到贵族士大夫,下到贩夫走卒都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和“茶”形成较为亲密的联系。这也是茶文化在现代戏剧影视文学当中频繁出现且能够让观众形成鲜明印象的原因。本文阐述了茶文化在戏剧影视文学中的表现,结合
期刊
【摘要】 古言有云: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由此而生的情感、精神也浸透在了河北民歌的文化特质之中,形成了河北民歌特有的质朴深沉的艺术特色。在文化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河北民歌成为燕赵大地群众的情感寄托,成为了最贴近百姓生活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形成了深厚的地域文化和艺术魅力。现今,传承河北民歌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延续的责任,所以对河北民歌文化传承的策略探索具有实践价值。本文从开辟途径加强传承人才的多元化培养、拓
期刊
【摘要】 本文对关中的地名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并从宗教、农业、军事、伦理四个方面对关中的地名进行文化解读。  【关键词】 关中地名;宗教文化;农业文化;军事文化;伦理文化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7-0034-02  自从文字出现就逐渐开始有地名,人们对地名的取定,也往往具有某种特定意义和吉祥的寓意,而在很大程度上,
期刊
【摘要】 明人王世贞在其所著《弇山堂别集》中记载明代汾州庆成王有子100人,除长子袭封爵位,其余99人都被封为镇国将军,每到宴会时庆成王都认不全自己的儿子,很是奇特。这一事件在后世文献中多有记载,有的直接沿用王世贞的观点,有的稍做考证,但意见不一。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对庆成王百子问题做全面考证,得出如下结论:庆成王生百子的说法源于第三代庆成王朱钟镒,朱钟镒实际生子44人,《明实录》载有其43
期刊
【摘要】 如今视觉传达设计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语言和图形表达的双重意义在视觉信息构建和媒体传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具备图形和语言传达的双重身份,这与其双重的属性有着必然的关系,同时也受到图形化的视觉方式对语言性文字表达的作用。本文结合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的设计方式,进一步地研究实际的形式和语义两个方面。这种形式将会进一步地决定视觉传达设计中形意相生的整体构成,最终呈现出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