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庆成王生育百子传言存疑商榷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wy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明人王世贞在其所著《弇山堂别集》中记载明代汾州庆成王有子100人,除长子袭封爵位,其余99人都被封为镇国将军,每到宴会时庆成王都认不全自己的儿子,很是奇特。这一事件在后世文献中多有记载,有的直接沿用王世贞的观点,有的稍做考证,但意见不一。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对庆成王百子问题做全面考证,得出如下结论:庆成王生百子的说法源于第三代庆成王朱钟镒,朱钟镒实际生子44人,《明实录》载有其43子的赐名记录,朱钟镒所生儿女共有94人。朱钟镒的儿子朱奇浈有子70人,王琼曾在其讨论宗室禄米的奏疏里提到过。
  【关键词】 庆成王;百子;朱钟镒;朱奇浈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7-0040-03
  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在其史学著作《弇山堂别集》卷一中记载:“庆成王生一百子,俱成长,自封长子外,余九十九人并封镇国将军,每会紫玉盈坐,至不能相识,而人皆隆准,极异事也。” ①作为郡王,庆成王竟然生育100个儿子,其中长子继承王位,其余99个都被封为镇国将军,这种情况很是罕见。由于王世贞在明代文坛影响力大,他的记载影响很大。稍晚于王世贞的王圻在《续文献通考》中就直接采用了王世贞的说法:“按庆成王生一百子,俱成长,长子袭封,余九十九人并封镇国将军,每会紫玉盈座,至不识面,人皆隆准,此古今极异事也。” ②此外,焦竑《皇明人物要考》卷一,徐学聚《国朝典汇》卷十三,顾起元《说略》卷五,查继佐《罪惟录》卷十,都沿袭了王世贞的说法。其实,王世贞的说法是错误的。孙能传曾担任内阁敕房的办事人员,能接触到皇家族谱 ③,据孙能传《剡溪漫笔》载:
  玉牒庆成最多男者惟温穆王钟镒,实止四十四子,早夭者一,庶人二,長子袭封外,封镇国将军者四十人耳,有女四十七,子女共九十一人。谓之百子者,盖总男女举成数而言,而元美信为实然,乃云自长子袭封外余九十九人并封镇国将军,失实多矣。元美之书必传,百子事奇,尤易传,玉牒藏在秘府,人所希见,恐滋后世之惑,聊为之辨。④
  可见,生育百子的庆成王是朱钟镒,王世贞载庆成王生百子,是因为“总男女举成数而言”。但是,焦竑对生百子的庆成王有不同于孙能传的记载:
  庆成端顺王奇浈,晋恭王玄孙也,弘治十二年袭爵,正德中以贤孝闻,赐敕褒奖。嘉靖十一年薨,子表栾嗣爵,是为恭裕王。王朴茂寡言,笃于孝友,好文谨度,誉动国中。嘉靖三十年冬,王寿八十,抚臣王崇上疏乞旌表,诏赐书嘉奖,赉以金币。尚书王琼嘉靖初上言庆成王生子七十人,吴郡王世贞著皇明盛事,述称庆成王生百子,长封王,余九十九人并镇国将军,每会紫王盈坐,至不能相识,而人皆隆准,极异事也,考其世盖端顺王云。⑤
  据此,焦竑认为生育百子的庆成王是朱奇浈。据《明史》记载,朱钟镒是第三代庆成王 ⑥,朱奇浈是第四代庆成王 ⑦ ,生育百子的庆成王到底是哪一代?具体情况又是如何?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按明朝制度规定,宗室生育儿女之后,由亲王或郡王报告朝廷,宗人府审核,最后由礼部官员拟名,并以皇帝名义赐名。《明实录》载有多条给庆成王赐名的记录。《明宪宗实录》卷十七成化元年五月甲子条下载“赐晋府庆成王第二子名曰奇涧”,《明宪宗实录》卷三十七成化二年十二月辛丑条下载“赐晋府庆成王第三子名曰奇漠”,《明宪宗实录》卷一百九十六成化十五年闰十月癸丑条下载“赐晋府庆成王美埥第七子名曰奇洬,第八子名曰奇    ,第九子名曰奇汰,第十子名曰奇浔”,《明孝宗实录》卷三十三弘治二年十二月庚戌条下载“庆成王长子奇浈,第五子曰表榽,镇国将军钟鍴第四子曰奇泈,第五子曰奇涺,第六子曰奇湘”,《明孝宗实录》卷七十五弘治六年五月癸巳条下载赐“庆成王第三十一子曰奇   ,三十二子曰奇洿,三十三子曰奇泫,三十四子曰奇澘”,《明孝宗实录》卷七十八弘治六年七月己未条下载“庆成王第三十五子曰奇渊,三十六子曰奇淓,三十七子曰奇浤”,《明孝宗实录》卷八十二弘治六年十一月乙卯条下载“庆成王第三十八子曰奇瀶,三十九子曰奇派”,《明孝宗实录》卷八十三弘治六年十二月戊子条下载“庆成王第四十子曰奇   ,四十一子曰奇涏”,《明孝宗实录》卷八十五弘治七年二月辛巳条下载“庆成王第四十二子曰奇浇,四十三子曰奇汛”。
  朱钟镒于天顺二年(1458)袭封庆成王 ⑧,弘治九年(1496)去世 ⑨ ,上述赐名记录的时间从成化元年到弘治七年,其记录中的庆成王当为朱钟镒。据此,可确认朱钟镒至少有43个儿子。按此数据,若朱钟镒女儿数量与儿子相同,朱钟镒的儿女总数当在86人左右。另据《明会典》卷十三《礼部十三 · 封爵》所载,宗室新生儿女出生三日后,由亲、郡王及管理府事者审核,然后奏报朝廷。年满五岁请名,由王府长史奏报朝廷。因是五岁请名,推测可能有不到请名年龄就夭折的宗子,《明实录》可能漏载,朱钟镒实际子女总数有可能不止86人。
  又《明孝宗实录》卷六十六载:
  巡抚山西都御史杨澄等,以晋府庆成王子女至九十四人,恐其中有收养异姓之弊,且为镇国将军奇  等增年冐支禄米,乞下礼部议处,并乞限各郡王以下妾媵之数。礼部查勘覆奏,谓王子女俱王妃夫人并宫人室女所生,别无违碍,其冐支禄米,法宜追征还官。上曰:王子女既无违碍,其置勿论,冐支禄米不必追征,准作以后年分该支之数,法司原奏有不许滥收子女事例,仍行各王府知会,自郡王以下,妾媵多少之数,再会官定议以闻礼部。复会议,覆奏谓郡王自正妃外,妾媵不得过四人,各将军不得过三人,中尉不得过二人,从之,着为令。⑩
  从时间看,此段载于《明孝宗实录》弘治五年八月,在朱钟镒受封和薨逝之间,所载庆成王当为朱钟镒。据此,朱钟镒共有子女94人。   从上述记载可知,因为第三代庆成王朱钟镒生有子女94人,为了限制藩王及其后代生育过多,明朝廷于弘治五年对藩王及其后代的配偶人数做出限制。俞汝楫《礼部志稿》和谈迁《国榷》也沿袭了这一说法。
  此外,谈迁《枣林杂俎》载:
  晋府庆成王钟镒,子四十四,长子奇浈袭封外,一早夭,二废庶人,余四十入封镇国将军。女四十九人,孙百六十三人,曾孙五百十人,见玉牒。王元美皇明盛事述云庆成王百子,误也,钟镒谥温穆,献征录误端顺王奇浈。?
  这里谈迁明确指出王世贞的记载有误,同时也指出焦竑的《国朝献征录》误认为百子问题源于第四代庆成王朱奇浈,实际应是第三代朱钟镒,他认为朱钟镒生了49个女儿,而非孙能传认为的47个,据此,朱钟镒生有儿女共93人。
  总之,《礼部志稿》《国榷》与《明孝宗实录》一致认为第三代庆成王朱钟镒有儿女共94人。
  前文提到焦竑在《国朝献征录》里记载庆成端顺王朱奇浈生子七十人,是王琼于嘉靖初上言所说,对于此事,《明史 · 列传第四》载:
  庆成王济炫,晋恭王子。其生也,太祖方御庆成宴,因以为封。永乐元年徙居潞州,坐擅发驿马,纵军人为盗,被责,召还太原。十年徙汾州,薨,谥庄惠。曾孙端顺王奇浈,正德中,以贤孝闻,赐敕褒奖。生子七十人,嘉靖初,尚书王琼闻于朝。?
  据《明史》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六十八》记载,王琼是山西太原人,成化二十年进士,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曾任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 ?。王琼所著《双溪杂记》有载:“庆成王生七十子,夫以七十子论之,一岁皆支米一千石,反多于亲王禄米矣。” ?此外,黄训在《名臣经济录》中收录王琼的《论禄米俸米》,其中写道:“庆成王生七十子,只以十子论之,一岁该支米一万五十石,反多于一字王禄米矣。” ?尽管两者所言庆成王禄米不同,但一致认为庆成王生70子,据《国朝献征录》和《明史》,王琼在嘉靖初年上言此事,而朱钟镒在弘治九年(1496)薨逝,王琼所指庆成王不是朱钟镒。朱奇浈于弘治十一年(1498)袭封庆成王 ?,朱奇浈长子朱表栾于嘉靖十四年(1535)袭封为庆成王 ?,王琼死于嘉靖十一年 ?(1532),因此王琼所说的庆成王就是朱奇浈。此外,李默的《孤树裒谈》,皇甫录的《明纪略》,唐鹤征的《皇明辅世编》以及张萱的《西园闻见录》,都沿用王琼的观点,载庆成王生70子。据此,第四代庆成王朱奇浈生育70个儿子较为可靠,若朱奇浈有相同数量的女儿,儿女总数当为140人,不大可能被王世贞取整数算为百子,因此庆成王生育100子的传言不是源于朱奇浈。
  综上所述,第三代庆成王朱钟镒所生儿女总数有91人、93人和94人三种说法,其中94人的说法有《明实录》《国榷》和《礼部志稿》为证,比较可靠,但无论如何,朱钟镒的儿女总数应当超过了90人,举其整数就是100,王世贞错把这个整数100当作朱钟镒儿子的数量,于是在他的著述中留下了庆成王生百子的传言。朱奇浈是朱钟镒的长子,后来袭封为庆成王,并生下70个儿子,这一事件被王琼讨论禄米的奏疏记录下来 焦竑误认为它是庆成王生百子这一传言的来源。
  注释:
  ①(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一《皇明盛事述一 · 宗室之盛》,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页。
  ②(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九《谥法考》,《续修四库全书》第76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③(明)沈一贯:《敬事草》卷十六,《续修四库全书》第47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49页。
  ④(明)孙能传:《剡溪漫笔》卷一《王元美皇明盛事述载庆成王百子事考之》,《续修四库全书》第113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21页。
  ⑤(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一《宗室一》,《续修四库全书》第52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0页。
  ⑥(清)张廷玉:《明史》卷一百《诸王世表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524页。
  ⑦(清)张廷玉:《明史》卷一百《诸王世表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524页。
  ⑧《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九十一,天顺二年五月十五日,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年版,第6216页。
  ⑨《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十九,弘治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年版,第2146页。
  ⑩《明孝宗实录》卷六十六,弘治五年八月五日,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年版,第1259页。
  ?(清)谈迁:《枣林杂俎 · 枣林杂俎和集》之《庆成王百子误》,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66页。
  ?(清)张廷玉:《明史》卷一百一十三《列传第四 · 诸王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564页。
  ?(清)张廷玉:《明史》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八十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231页。
  ?(明)王琼:《双溪杂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39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69页。
  ?(明)黄训:《名臣经济录》卷二十二《户部 · 论禄米俸米》,《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史部第443册,第430页。
  ?《明孝宗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五,弘治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年版,第2551页。
  ?《明世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二,嘉靖十四年十二月十六日,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年版,第3879页。
  ?《明世宗实录》卷一百四十,嘉靖十一年七月二十二日,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年版,第3276页。
  参考文献:
  [1]王世贞.弇山堂别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王圻.续文献通考:卷149:谥法考[M]//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76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沈一贯.敬事草:卷16[M]//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47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孙能传.剡溪漫笔:卷1[M]//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13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焦竑.国朝献征录:卷1《宗室一》[M].//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52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明实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
  [8]谈迁.枣林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2006.
  [9]王琼.双溪杂记[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39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
  [10]黄训.名臣经济录:卷二十二[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443冊.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作者简介:
  梁皓,男,山西霍州人,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明史。
其他文献
【摘要】公共图书馆是儿童开展阅读活动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培养儿童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职责。科学开展分级阅读推广工作,能够充分满足儿童的多元化阅读需求,有利于帮助儿童构建阅读兴趣和习惯。但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儿童分级阅读推广实践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及时采取相应的优化策略,不断提高儿童分级阅读推广水平。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儿童;分级阅读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城南旧事》在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非常突出的地位,其在书写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城南旧事》的文本以儿童的角度和女性的角度依次表达出了乡愁、离别和成长这三大主题。其语言和文字中充满了清新质朴的气息,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文本中散发的独特魅力。从《城南旧事》中乡愁、离别和成长的三大主题进一步剖析其所想表达的真正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城南旧事》;乡愁;离别;成长
期刊
【摘要】 科伦·麦凯恩是一位爱尔兰裔美国作家。他的作品涉及苏联舞蹈家、吉普赛姑娘、爱尔兰人等。他被称为国际作家。他的作品讲述了众多人物的故事。这些故事关乎人性,关注我们生活的时代。其代表作品《转吧,这伟大的世界》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语言独特,意蕴深邃。众多人物的命运被一根钢丝缠绕在一起,编织成一幅命运织锦。通过从概念功能、交际功能、语篇功能的角度分析小说语句的句子结构构型,“走钢丝”“死”这两个
期刊
【摘要】 作为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系统性文论著作,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其“体大虑周”“笼罩群言”的文学思想对中国后世文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刘勰十分重视文章的体制规范,《文心雕龙》中的二十篇“论文叙笔”充分体现了他的“变体”观。刘勰认为,各体文章可以在“以本采为地”的基础上,实现“契会相参,节文互杂”之变;文章的“功能”“体势”“体貌”等构成了一类文体的基本特质,这些特质都可以进行“变体”,但不可全变
期刊
【摘要】 自古以来,“太阳”意象就出现在俄罗斯文学之中,并且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形象。本文选取巴尔蒙特、曼德施塔姆、马雅可夫斯基、阿赫玛托娃和玛丽娜·茨维塔耶娃五位“白银时代”诗人,分析他们诗歌中丰富多彩的“太阳”意象。  【关键词】 “太阳”意象;“白银时代”;诗歌  【中图分类号】I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7-0019-03  “
期刊
【摘要】 唐代咏史言志和写艳色、名媛的艳诗相互结合,是唐代批判诗的一个特色。流连于声色的诗歌贯穿于每个时代的始末,而在唐代流连声乐的同时,还出现了“变风变雅”的别调,即女祸论的建构消解与批判对象的转换。安史之乱导致了女祸论的兴起,中兴失败、僖宗再次幸蜀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女祸论的消解。这种阶段性的转变,体现了唐代诗人对风骚精神的复兴。  【关键词】 唐诗;女祸论;批判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期刊
【摘要】芭蕾舞剧《胡桃夹子》自创作以来一直备受瞩目,其中的背景音乐也堪称经典,柴可夫斯基本人选取了其中八首作品改编成交响乐套曲《胡桃夹子》,随后被不同的作曲家改编成多种版本,本文就是从演奏方面来探讨研究四手联弹版的钢琴组曲《胡桃夹子》。  【关键词】胡桃夹子;四手联弹;演奏分析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5-0069-
期刊
【摘要】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酝酿出了无数文化瑰宝,而其中茶文化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当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同时也和很多文化体系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其中最为特殊的因素在于茶文化是一种联通各个阶层的事物,上到贵族士大夫,下到贩夫走卒都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和“茶”形成较为亲密的联系。这也是茶文化在现代戏剧影视文学当中频繁出现且能够让观众形成鲜明印象的原因。本文阐述了茶文化在戏剧影视文学中的表现,结合
期刊
【摘要】 古言有云: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由此而生的情感、精神也浸透在了河北民歌的文化特质之中,形成了河北民歌特有的质朴深沉的艺术特色。在文化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河北民歌成为燕赵大地群众的情感寄托,成为了最贴近百姓生活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形成了深厚的地域文化和艺术魅力。现今,传承河北民歌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延续的责任,所以对河北民歌文化传承的策略探索具有实践价值。本文从开辟途径加强传承人才的多元化培养、拓
期刊
【摘要】 本文对关中的地名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并从宗教、农业、军事、伦理四个方面对关中的地名进行文化解读。  【关键词】 关中地名;宗教文化;农业文化;军事文化;伦理文化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7-0034-02  自从文字出现就逐渐开始有地名,人们对地名的取定,也往往具有某种特定意义和吉祥的寓意,而在很大程度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