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幻境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芭蕾舞剧《胡桃夹子》自创作以来一直备受瞩目,其中的背景音乐也堪称经典,柴可夫斯基本人选取了其中八首作品改编成交响乐套曲《胡桃夹子》,随后被不同的作曲家改编成多种版本,本文就是从演奏方面来探讨研究四手联弹版的钢琴组曲《胡桃夹子》。
  【关键词】胡桃夹子;四手联弹;演奏分析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5-0069-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高校2019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主旋律舞台表演策划工作室”(编号:s20191053075)。
  一、柴可夫斯基及其创作
  (一)柴可夫斯基生平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伟大的浪漫主义的作曲家,1840年出生在中等贵族家庭,父亲是一名矿业工程师,母亲是一位法国人。他自幼显露出超高的音乐天赋和对音乐的热爱。随后在1862年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和声与复调、配器和作曲,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事业中。之后柴可夫斯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应邀任职于新成立的莫斯科音乐学院,之后约10年间写下了其许多早期著名的作品。身处于沙皇专制制度腐朽没落时期的他,将人民悲惨的遭遇和自己精神的苦闷融入音乐创作中,作品体裁广泛,旋律悠长婉转,撼动人心,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特征和浪漫乐派的音乐风格,晚期的作品表现出浓重的悲剧色彩。
  (二)柴可夫斯基的创作概述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性,既延续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理念,又富有独特的民族气息,在作品的创作中有一些融入了他身处腐败的沙皇统治下的矛盾思考、另一些则掺杂了他对俄罗斯本民族的热爱、以及对民族前途的焦虑情绪和对社会的关切之感。他在给梅克夫人的信中曾这样谈道:“那是因为我生长在偏僻的内地,自幼就领略到俄罗斯民歌难以言传、富于特色的美,那是因为我熱爱俄罗斯因素的一切表现”“我热爱俄罗斯人,俄罗斯语言,俄罗斯的思想方式,俄罗斯人的面貌,俄罗斯的风俗习惯……总之,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俄罗斯人”。柴可夫斯基创作的音乐作品体裁广泛,包括舞剧、歌剧、幻想曲、交响曲、标题交响曲、器乐协奏曲、音乐会序曲、钢琴作品等。
  (三)钢琴组曲《胡桃夹子》的诞生与影响
  除了被称为“俄罗斯的旋律大师”,柴可夫斯基还被誉为“舞剧之王”。1875-1891年间,《天鹅湖》 《睡美人》《胡桃夹子》相继问世,这三部舞剧仍活跃当今的世界舞台上,影响深远。《胡桃夹子》这部舞剧是柴可夫斯基三部芭蕾舞剧中创作最晚的一部,目前它仍是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芭蕾舞剧之一,也是著名的“圣诞芭蕾”。
  这部舞剧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剧情和舞台,更在于柴可夫斯基赋予舞剧五光十色的音乐魅力。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在被创作之后,柴可夫斯基就将其中经典的片段选取八个出来,经过进一步的改编,将其创作成了一部交响乐套曲。在之后的发展中,这部作品被改编出的版本越来越多,如交响乐队版本、乐器独奏版本等。在众多的改编中,一位同样来自俄罗斯的作曲家谢尔盖·伊凡诺维奇·塔涅耶夫改编的一套钢琴组曲脱颖而出。这部组曲包括八首独立的音乐作品,都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柴可夫斯基对本作品的表达,后又被尼古拉·伊科诺穆改编为四手联弹。
  二、四手联弹钢琴组曲《胡桃夹子》的创作特点
  四手联弹钢琴组曲《胡桃夹子》基本保留了原同名钢琴组曲的艺术特征,但由于四手联弹改编的形式极大地拓展了钢琴的演奏音区,加之双人的配合,使得该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得到了更大地提升,舞台效果更为接近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舞剧音乐原作。其创作特点具有典型的标题性、舞蹈性及民族性的特点。
  (一)标题性
  标题性所指的是用文字、标题来展示情节性乐思,这种性质提高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力。而舞剧《胡桃夹子》在被改编成钢琴组曲后,作品的标题性非常的明显。部组曲中包含了《小型序曲》 《进行曲》 《糖果仙子舞曲》《俄罗斯舞曲》(也称《特列帕克舞曲》)、《阿拉伯舞曲“咖啡”》《中国舞曲“茶”》《芦笛舞曲》《花之圆舞曲》这八首钢琴曲目。
  这每首作品的标题都高度凝练与作品表达出来的音乐色彩及风格珠联璧合,以《进行曲》为例,首先从标题上就可以看出这个曲子是进行曲的风格,主题通过高声部双音的织体展开,配以低声部的规整节奏,展现出庄严的进行曲风格,整体的节奏欢快明朗,准确强化的节拍重音,让人感受到伴随着音乐行进的步伐。再例如《糖果仙子舞曲》,从其题目就可以感受到整个曲目童话般的梦幻色彩。在乐曲的开头就是一串清脆柔和的奇幻主题旋律,而低声部清晰的强弱结合使节奏顿挫有趣,仿佛八音盒上的转动的木偶,展现出一番五光十色令人沉醉的梦幻景象。
  (二)舞蹈性
  舞蹈是舞者通过肢体语言和织体律动来向外界传递其所感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在改编后的钢琴组曲《胡桃夹子》尽可能地保留了柴可夫斯基在创作时所想表达的舞蹈性音乐色彩,作品中以舞曲命名的曲目就有六首之多,作品的旋律大多灵动、轻盈,将舞蹈的线条、美感也较完美地呈现出来。例如在《花之圆舞曲》中,开头引子部分从低声部到高声部行云流水般的长篇幅琶音写作手法,让人心旷神怡,让听者有随之起舞的冲动,主题部分运用的三拍子,强弱弱的节拍规律是经典的圆舞曲的舞蹈风格,让人有种想随音乐起舞的感觉。乐曲的中部出现一部分带有附带的节奏,继续加强了舞蹈感,而整个曲目和声绚丽、绚丽优美,更是突显出了芭蕾舞本身的优雅与美丽。
  (三)民族性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基调建立在民歌和民间舞蹈的基础上,乐曲中呈现出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民间特色。在他的一些作品中除了惯常采用俄罗斯民歌或民间音乐素材,也注意汲取其他民族的音乐艺术元素,因此他的音乐既保持了俄罗斯的气质,又能适应更加宽广的民族性音乐特点和色彩。   钢琴组曲中的《俄罗斯舞曲》是一首二拍子的俄罗斯民间舞曲,曲目中运用了鲜明的大调色彩和欢快的节奏,同时里面大部分的演奏力度都是较强的,将音乐的气氛烘托得非常热烈,形象地将俄罗斯本土民族的热情奔放给体现出来。
  组曲中除了本民族还融入其他民族的音乐,他们用不同民族的音乐元素使得曲子更加的丰富、且有异国风情。例如《阿拉伯舞曲》采用了阿拉伯特色的五连音等节奏,乐曲的旋律带有略微的忧伤,整首曲目的音色柔美,这些手法使得全曲洋溢着浓郁的东方情调。再如《中国舞曲》使用了大量的颤音来模仿长笛的音色,虽然在现在看来中国风格并不明显,比如并未使用中国民间曲调,也没有明确的中国民族调式的特点,在当时的舞剧演出时演员的服饰也略显奇特,但整段作品依然是柴可夫斯基在创作中努力加入多民族音乐特性的尝试。
  三、四手联弹钢琴组曲《胡桃夹子》的演奏分析
  (一)《小型序曲》
  在乐队版的该段作品中,弦乐器担当了主要的演奏,而在钢琴中用高声部来代替、模仿其演奏。在乐曲一开始的主题部分,高声部的节奏要注意出现了带有十六分休止的一拍附点,在弹奏时要稳定、断开的演奏。高低声部在整个曲目中都出现了大量的跳音,所以在弹奏时都要保持音的干净、轻巧。到了第9-16小节中以复调为主,要尽可能地用腕力带动手指的触键,然后改变力度与音色,将旋律的线条弹奏得非常清晰。弹奏中的难点是在整首曲目的演奏中两声部都要注意避免将音符弹得嘈杂与猛烈,要尽可能模仿乐队中弦乐器的柔美音色。到了音乐的中段时情绪逐渐提高,高低声部都要加强力度的变化,来烘托激动的情绪。然后回到了曲目刚开始的主体部分,又要将情绪快速的变化回来,继续稳定的弹奏,到最后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下结束。
  (二)《进行曲》
  在乐队的演奏中该段的主题由西洋管乐器与弦乐共同演奏出来的,在改编后的四手联弹钢琴曲谱中钢琴的织体可以视为对管弦乐队织体的一种缩写,主要是对乐队中的主体部分进行模仿,以打造出相似的音响效果。
  乐曲开头高声部出现的三连音应用腕力带动手指弹奏,使得更加的灵巧,在后部分的带跳音的音型以及断奏音型都应该保持此状态,并要加强对音量的控制。后面的低声部出现了部分八度音程,处于较低的部分,起伴奏、铺垫的作用,低声部的练习重点是力度的控制,来模仿乐队版本中的西洋管乐器的伴奏处理。整个曲目中低声部的难点是他的情绪基本都是从弱到强的,所以音量控制和情感要逐渐加强加深,但同时要保持音质的灵巧活泼。
  (三)《糖果仙子舞曲》
  这首曲子的特别之处是柴可夫斯基在创作这个作品时添加了钢片琴,它的音色与钢琴较为相似,但是却更加的柔美和轻巧,它在乐队中也承担了较大一部分的演奏。曲目整体上都是偏弱的音色处理,那么四手联弹中的高低声部需要注意用手指轻触键,针对其中出现的音程、跳音应略微向上带有弹性的弹奏。开头部分的主题旋律每一小节都需要演奏者精准的踩、放踏板,以保持音乐的干净和乐曲色彩的梦幻。而在乐曲的中段则出现了一段快速的琶音部分,需要演奏者注重力度的控制、两手之间的快速转换以及手指流畅的弹奏,以突出这一部分对乐队版本中钢片琴流动性的模仿。整首曲目中低声部的伴奏、填充部分要特别注意将力度沉下去,增加音乐的圆润、饱满。
  (四)《俄罗斯舞曲》
  《俄罗斯舞曲》中包含了丰富的俄罗斯民间舞曲的特征。乐曲的开头,低声部以一个和弦出现,高声部是快节奏的跳音,这里要注意两个声部的力度都需弹奏的较重些,这段欢快的片头部分是曲子的主题旋律,其中它鲜明的大调色彩将音乐衬托得更加热情奔放。
  在曲目的中间一段高声部作为伴奏,是以两手交替的跳音和弦进行的,低声部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十六分音符织体也大量的出现,两个声部和谐默契的配合把俄罗斯本土民族载歌载舞的热烈气氛进一步烘托出来,使得整个音乐的民族色彩丰富。
  (五)《阿拉伯舞曲》
  这首曲目就正如他的标题一样,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和异国风情。在交响曲中运用了单簧管、英国管、小提琴等乐器来演奏,使整个乐曲的音色柔和,旋律优美。在四手联弹的曲谱中,高声部则大量地采用添加了阿拉伯地区所特有的节奏音型(X            X)这使得东方的情调更加突出。
  曲目中高声部的音色是模仿乐队版中的单簧管声部,低声部则选择使用短小的连音与跳音相结合的伴奏方法,营造出一种神秘的色彩,这种弹奏需贴键连贯的弹奏,使音色柔和、舒缓。
  (六)《中国舞曲》
  《中国舞曲》在舞剧中是用交响乐队演奏出来的。旋律部分主要采用的是长笛,它在曲谱中七连音的地方演奏的灵巧轻松;在钢琴独奏的曲谱中主旋律基本上都是由右手完成的,而在四手联弹的版本中是高声部来模仿演奏的这一部分。它的谱子中也同样出现了大量的五连音、六连音、七连音等。而前半部分的低声部则大篇幅地运用了左手的八分音符单音与休止,再加上右手的重复八分音符的双音对主旋律进行了铺垫,让曲目更加的生动,这也是模仿了乐队版本中大管和大提琴的演奏。钢琴四手联弹版可以通过两个声部模仿不同音响的配合,来将原曲目中的元素更为生动而有趣地表达出来。
  (七)《芦笛舞曲》
  交响乐团中的《芦笛舞曲》以长笛三重奏的形式展开主题,而在钢琴的曲谱中则主要是运用高声部来代替演奏。演奏者要轻柔快速的触键弹奏将曲子轻快的旋律准确的传达出来,以此将主题完美的呈现。而低声部主要是以八分音符的跳音出现的,并且在大部分的小节中都出现了休止符,这对高声部进行了很好的伴奏与修饰。
  在曲目的后半段两个声部的节奏与旋律都相比之前进行了更加密集、紧缩的处理。高音部分重复跳音的弹奏与低音部分的一拍附点相结合,这样紧密的节奏音型处理,将曲目推向了最高潮,同時也为这段音乐增添了诙谐的色彩。   (八)《花之圆舞曲》
  《花之圆舞曲》是《胡桃夹子》钢琴组曲中流传最为广泛著名的乐曲之一。相比其他乐曲,这段音乐的旋律更加的优美,和声绚丽,织体丰富,节奏活泼明朗,而且在交响乐队中它的配器也更加的复杂。
  在四手联弹版的《花之圆舞曲》中,高声部仍承担主旋律的大部分演奏,乐曲一开头就是整个曲子的主题旋律,钢琴的高声部模仿了乐队中圆号的演奏模式,运用快速流畅的琶音来铺垫豪华庄严的庆典感,同时低声部也采取琶音的形式对气氛进行了烘托。
  随着曲目开头的这段主题的结束,在高声部四拍的休止下,低声部出现了圆舞曲经典的三拍子风格的演奏形式,为下一段做铺垫,然后高声部开始进入到活泼的主题部分,节奏明朗欢快。
  四、结语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有其鲜明特性,很多的音乐作品中都极具有童话色彩和浪漫气息。这一特点在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音乐创作中可以说体现到了极致,这部音乐作品紧密贴合故事情节的发展,风格转换自由,音乐中强烈的舞蹈性音乐色彩与舞蹈演员的舞技相配合、浪漫的童话性色彩与剧情的发展相融合,风格各异的民族性色彩与背景音乐相契合,这部作品将舞蹈、音乐和戏剧三种艺术形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宛如一支五彩斑斓的万花筒,它体现了柴可夫斯基的审美追求,即将民族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特点相结合,对于现代的音乐创作同样具有启示意义。改编后的四手联弹版本的钢琴组曲《胡桃夹子》虽不如交响乐队演奏的织体丰富、音色复杂,但作品也成功地将曲目鲜明的标题性、梦幻的舞蹈性、丰富的民族性音乐色彩精准地表现了出来。对于演奏者来说,默契的配合、重音的把握、节奏的稳定以及触键要求等对音乐色彩的营造与表达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这部有舞剧剧情的钢琴组曲中,想准确地描绘作者想要体现的童话意境,诠释作品呈现出的音乐色彩,是对演奏者的审美能力与演奏技巧提出了双重考验。
  参考文献:
  [1]付秋雯.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音乐与舞蹈关系研究[J].重庆大学艺術学院,2011,(08):1-2.
  [2]蒋立.心性之伟美——感受柴可夫斯基的芭蕾音乐[J].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2,(02):47-49.
  [3]李彦明.更具国际化的音乐表现风格——柴可夫斯基音乐风格思考[J].2013,(02):56-57.
  [4]刘柬鹭.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二)[J].琴童,2017:2-4.
  [5]陈曦.舞剧音乐在钢琴演奏中的应用——论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钢琴套曲的演奏特征[D].西南大学,2006:21-31.
  [6]王宇婧.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钢琴套曲分析[J].东北师范大学,2008:18-17.
  [7]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15-17.
  [8]刘青.《论音乐创作》之1878年3月5日至梅克夫人之信[J].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25.
  作者简介:
  李诗琦,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湖北师范大学2017级音乐系本科生,研究方向:音乐学。指导教师:韩莎。
其他文献
【摘要】 自人类进入技术时代起,技术就面临着一系列的道德问题,从技术的发明设计到技术的使用形成依托技术产生的生活生态的方方面面总会产生新的道德问题,以及与该技术的前导道德相冲突的新旧道德演变问题。在技术哲学与道德哲学的最新发展里道德物化理论提出了新的问题:技术不仅是道德哲学考察的对象,它也与人共同构建了道德的主体。荷兰哲学家维贝克在技术调节理论上提出的道德物化理论不仅使技术面临的道德问题更复杂化,
期刊
【摘要】 贾平凹与路遥同为陕西作家,两者创作中显示出一致的黄土文化心态,体现出对时代变革的关切深思。从贾平凹的《浮躁》与路遥《平凡的世界》对比视角出发,两者虽在内容、手法方面有所差异,但其间深层次的思想表达、精神内涵却具备一致性。  【关键词】 《浮躁》;《平凡的世界》;话语方式;城乡交叉地带叙事;传统伦理;路遥;贾平凹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 《我改变的事物》是刘亮程先生的一篇散文作品,其中讲述刘亮程先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因他而“改变”的一些事物的命运。比如:荒野、花草、树木、一头牛等等。散文中所讲述到的“改变”不只停留在事物表层,而在作者的内心世界也发生巨大的改变,一个用肉眼看不到,但对人生影响深远的改变。因此,本文将通过事物外在发生的“改变”作为切入点,试图探讨作者内在发生的改变,并对其现实生活带来的现实意义进行研究。  【
期刊
【摘要】漫画、动画、游戏、直播、改编等网络虚拟文化和创作文本深受青年群体爱戴,由此,青年亚文化现象在网络世界中逐渐流行,且成为青年群体创造特有文化价值体系、构建自我生活方式、抵抗主流文化的狂欢式媒介奇观。近年来,寻求与主流意识形态共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代际鸿沟主动弥合等既往抵御风格的转向值得关注。然而,如何避免青年群体被消费主义裹挟、在虚拟世界中丧失现实价值信念,仍是需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期刊
【摘要】公共图书馆是儿童开展阅读活动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培养儿童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职责。科学开展分级阅读推广工作,能够充分满足儿童的多元化阅读需求,有利于帮助儿童构建阅读兴趣和习惯。但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儿童分级阅读推广实践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及时采取相应的优化策略,不断提高儿童分级阅读推广水平。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儿童;分级阅读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城南旧事》在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非常突出的地位,其在书写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城南旧事》的文本以儿童的角度和女性的角度依次表达出了乡愁、离别和成长这三大主题。其语言和文字中充满了清新质朴的气息,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文本中散发的独特魅力。从《城南旧事》中乡愁、离别和成长的三大主题进一步剖析其所想表达的真正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城南旧事》;乡愁;离别;成长
期刊
【摘要】 科伦·麦凯恩是一位爱尔兰裔美国作家。他的作品涉及苏联舞蹈家、吉普赛姑娘、爱尔兰人等。他被称为国际作家。他的作品讲述了众多人物的故事。这些故事关乎人性,关注我们生活的时代。其代表作品《转吧,这伟大的世界》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语言独特,意蕴深邃。众多人物的命运被一根钢丝缠绕在一起,编织成一幅命运织锦。通过从概念功能、交际功能、语篇功能的角度分析小说语句的句子结构构型,“走钢丝”“死”这两个
期刊
【摘要】 作为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系统性文论著作,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其“体大虑周”“笼罩群言”的文学思想对中国后世文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刘勰十分重视文章的体制规范,《文心雕龙》中的二十篇“论文叙笔”充分体现了他的“变体”观。刘勰认为,各体文章可以在“以本采为地”的基础上,实现“契会相参,节文互杂”之变;文章的“功能”“体势”“体貌”等构成了一类文体的基本特质,这些特质都可以进行“变体”,但不可全变
期刊
【摘要】 自古以来,“太阳”意象就出现在俄罗斯文学之中,并且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形象。本文选取巴尔蒙特、曼德施塔姆、马雅可夫斯基、阿赫玛托娃和玛丽娜·茨维塔耶娃五位“白银时代”诗人,分析他们诗歌中丰富多彩的“太阳”意象。  【关键词】 “太阳”意象;“白银时代”;诗歌  【中图分类号】I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7-0019-03  “
期刊
【摘要】 唐代咏史言志和写艳色、名媛的艳诗相互结合,是唐代批判诗的一个特色。流连于声色的诗歌贯穿于每个时代的始末,而在唐代流连声乐的同时,还出现了“变风变雅”的别调,即女祸论的建构消解与批判对象的转换。安史之乱导致了女祸论的兴起,中兴失败、僖宗再次幸蜀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女祸论的消解。这种阶段性的转变,体现了唐代诗人对风骚精神的复兴。  【关键词】 唐诗;女祸论;批判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