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诗教观“与语文思维力的交集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34970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春节,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火了!武亦姝火了!一些专家、学者纷纷对中国诗词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一切让我想起了孔子的“诗教观”,在进行了一番阅读与思索后,结合语文课堂实践,我欣喜地发现,原来孔子的“诗教观”和语文思维力是有交集的。
  孔子的“诗教观”其中有这样一个观点——“不学诗,无以言”,它虽不是指不会说话,但从字面来看也一定与语言有关。原来是因为《诗经》语言简练,是言志、抒情的最佳呈现,这言志、抒情的过程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有着极为强烈的催化作用,随之产生的当然是语文思维力。冉正宝在《语文思维论》一书中指出:“语文知识不仅能转化成一种语言能力,而且能够转化成一种思维能力。”他认为,这种能力转化的主体是语文知识,会有语文烙印,转化成的也一定是一种语文思维能力。“诗”是“志之所之”,学“诗”这种语文知识就会转化成“志之所之”这种语言能力,就一定会形成语文思维能力了。原来,孔子的“诗教观”与语文思维力是有交集的。
  当代诗教有“十字功能”:启智、立德、燃情、育美、创新,这在梁冬先生的《诗教,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中有所呈现。其中“启智”作用在孔子的《诗经》中也能找到依据:《诗经》在生活中,尤其是在外交场合,可以赋《诗经》论战,这是《诗经》的活学活用,赋《诗经》论战的过程就是思維飞转的过程,这也就是“启智”的萌芽。可见,“启智”与思维是相关的,特别是直觉思维。因为直觉思维是一种思维过程,在这过程中,人脑要对事物、事物的本质及规律进行识别、观察、理解、判断,而且要迅速、敏锐。直觉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而诗词正是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发挥陶冶性情、活跃思维等方面的作用:品诗词意境,悟诗词情感,触摸诗词温度,借用诗词言志……根据冉正宝对于语文思维的定义,“诗教”也正是学生在运用“诗词”进行认识与表达、审美与创造、鉴别与吸收的思维过程中,展开概括和间接的认识的过程,使学生在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交替渗透的过程中,培养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诗教“启智”,也正是这样一种思维的结果。如是说,孔子的“诗教观”与语文思维力是有交集的。
  再有,孔子的“诗教观”中所提出的“兴、观、群、怨”与语文思维力也有着交集。何为“怨”?孔安国和朱熹分别为之作解:一为“怨刺上政”,一说“怨而不怒”。当下语文教学的“得体表达”与之不谋而合。它们均是一种思维的过程,是一种“言意共生”的状态。
  看来,毋庸置疑,孔子的“诗教观”与语文思维力是有交集的。那么,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将孔子的“诗教观”引进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去,让学生激发出深藏在自己血液里的“古诗词”,让诗教与语文思维力永远有交集!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如城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其他文献
从1997年到如今,我工作已满20年。如果一直教到退休,剩下不到20年。如此而言,教学生涯已过半,值得好好做个回顾。回想这些年来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的确是从懵懵懂懂一步步走向理性,走向成熟。如此而言,更值得认真总结。  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或多或少反映了一線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权作此文,为了自我的纪念,也希望带给更多年轻教师一些启发。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
现在回想起来,从事教育事业貌似是我最好的归宿。当然,这其间我也曾怀揣过诸多梦想,也曾遇到过诸多诱惑,但最终还是留了下来。  进入宁海县实验小学应该是我人生的分水岭。  之前,我热心于写作、习字,自娱自乐。那时才20多岁,踌躇满志,对与文艺相关的一些活动也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因此,我曾担任过几年《早春》编辑,也曾筹划着出几本集子,办几次书展。以至后来有一家媒体,把我在作文教学上做出的尝试以及一些成绩
语文这门学科,我以为是一门有温度的学科,但很遗憾的是,它的温度正一點点在形式的解构和评价中被剥离。今天的语文似乎极少令人一谈起就如二月的春风,荡漾着情韵的温柔。  因此,当《中国诗词大会》上高中生武艺姝从容不迫地轻吟诗词时,我们极为惊讶,她自然散发出的书卷气息,我们很喜欢。当黑龙江电视台推出明星书信朗读节目——《见字如面》,那些陈年的文字被明星读出来如涓涓细流,即使没有花哨的噱头,依然不妨碍我们感
众所周知,童诗的背后是童心,可当稚嫩的童心遭遇“困难的写作”时,孩子们便不乐意了,老师们便畏难了,想来很美却觉得只可远观。几年前听了台湾方素珍老师的童诗教学后我不禁怦然心动:童诗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的,原来可以上得如此有趣有味,学生的童诗创作可以这样精彩纷呈。我当时就想:要是我的学生也能成为这样的小诗人该多好啊!看花容易绣花难,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写童诗呢?指导现状又是怎样呢?  一、现
“本简语文”对于课文教学内容,主张以揭示其“表达秘妙”为本。但是,作为阅读教学对象的课文,其表达秘妙,教师不一定能做到一望即知。因为,课文文本通常会对表达秘妙形成遮蔽。  依据教学实践中所获的直接经验,“本简语文”认为: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要去除文本形成的遮蔽,把潜藏其中的表达秘妙揭示出来,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实用的技术手段来达到目的。  一、察辨字词质地  字词是组构文章的材料。不同的材料,给人不同
很多时候,在我们生命的旅途上,留下淡淡清香的,恰恰是那些默默与我们一起同行的人,一抹微笑、一句祝福、一个眼神……它承载着需要历经岁月的磨砺才能显现出来的人生的光泽。在教学的旅程中,我与您相遇,可谓偶然,而正是这偶遇,让您成为了我的老师。在教学的旅程中,一路走来我并不感到孤单。行走间,虽然有坎坷,有泥泞,但一直感到有一双强有力的手在扶着我前行。  在教学的旅途中,我们当老师的永远忘记不了自己第一次站
1  周胜利郊外西小山的家里,老少共计53口。53张嘴都等着他工作赚钱换吃喝。  下了夜班,周胜利开着自己组装的破旧小货车拉着53口两天的口粮回了家。  离得还远,就隐隐听到家里的动静。存存的大高音一传深远,期间夹杂着其它家口的伴奏。周胜利疲惫的心情有了些许的轻松,他情不自禁地吹起了口哨。“铃儿响叮当”。周胜利心情好时就好吹口哨“铃儿响叮当”。事实他也就只会吹这一个曲子的这一句。他的破旧小货车在极
摘 要: 留学生古代汉语课程所学习的古文选篇既要考虑到作为以古文为载体的体现中国传统思想与智慧的经典篇章,又要考虑到外国学生在文化上的接受性及趣味性。本文以留学生古代汉语专用教材《汉语古文读本》为对象,分析该教材的选篇分类及选篇字数等情况,并根据学生对选篇喜好程度的调查排列出学生喜爱的篇章类别。通过调查反馈可以掌握留学生在古代汉语学习中对选篇的阅读接受情况及喜好倾向。对留学生古代汉语课程选篇及接受
在一次国学经典教学研讨活动中,我需要上一节课,上教材里面的古诗文或者自选的篇目都行。学校说,希望能通过教学的展示让语文老师们更好地在课堂上推进国学经典教学。  其实,相关的课也曾上过不少,但我觉得都不合适。平常上的一些古诗文课,指向的都是单篇的小文本,研究的都是“这一课”的教学。一个精雕细琢的单篇小课例,对于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教学,是没有太多参考价值的。我甚至担心,越精越细,越会适得其反。  海量
队 长   晚饭后,刷了碗,喂了猪,给牛添了草,给娘子敷了药,队长才走出门外。   队长是生产队时的叫法,队长早就该叫组长。可村民觉得叫组长别扭,还是叫队长顺溜些,就一直叫队长。不知是看了哪部古装电影或电视剧,村民们还把队长老婆叫队长娘子。队长娘子乐意听,队长也就把老婆叫娘子。队长这么叫,龙王潭年龄稍大一点儿的村民,就都把自己的老婆叫娘子。   最近,队长娘子在地里割苕藤时被蛇咬了一口,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