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a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了教育的进步,教育部门对教育进行了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基础之上,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课堂上多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碰到问题的时候,不要拘泥于一个方向去思考,要打破思维局限,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应该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进步的促进者。
  关键词:导学案;物理实验;新课程改革
  物理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中初中和高中的课程,该课程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在科学的基础上观察现象,客观地分析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机械地传授给学生知识,枯燥乏味,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完全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缺乏探索精神,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中引入“导学案”,转变教学方式,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课前预习中遇到的不会的问题,在课堂上与老师在探究的过程中解决。
  一、 导学案的内涵
  教师在上课之前都要备课,是对学生上好课的第一步。导学案是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基础之上,物理组的教师对教材进行研究,每个教师都要事先备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探究科学的一种学习方案。在这种课堂氛围下,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一節课的教学,让学生养成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探索创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利用导学案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遵循课时化原则、问题化原则、方法化原则、层次化原则等几方面的原则。导学案可以分为三个环节: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复习。
  二、 导学案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
  电学在物理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欧姆定律又是电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以后学习、理解电学都有很大的帮助。新课程标准中对欧姆定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物,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直观地感受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在实践中可以将三者的关系等式理解透彻。
  1. 课前预习
  在一堂课开始之前有很多的准备工作,不只是教师的课前备课、准备上课要用的学习教具,还有学生的自主进行学习,对将要学习的教材进行预习。
  (1) 在“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这一节课中,教师要先对课程进行学情分析,研读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编写导学案,在导学案中,要将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写清楚。教学目标中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教学任务、情感与知识相统一,还要有教学评价。
  (2) 学生在学习“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这一节课之前要对教材进行预习,发现有不会的问题让学生记下来。在课堂上,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探究时,学生会在不自觉间将注意力集中在上面。教师在课前还要准备好上课需要用的视频,主要是针对课前预习、课堂探究以及课后复习三个环节的视频。其中的一个视频要让学生在预习教材的时候看,该视频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大致了解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关系,虽说不能表达出具体的关系,但是也要起到启发的作用,视频要求短小精悍。
  2. 课堂探究
  (1) 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之上,教师带领学生完成课上探究部分。本节课探究电流与电压及电阻的关系,教师要提前将本节实验课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准备好,主要有学生电源、两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在做实验的时候,不要提前告诉学生,先让他们根据自己课前预习的进行探究,在学生尝试完他们想到的所有的思路之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使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阻来改变电压,这时要观察电流表与电压表的变化,多做几组实验,由专门的学生在旁边做记录。在做实验之前要先对学生讲解实验器材的用法,以及实验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地方,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造成仪器的损坏。在实验完成之后,让其中一个小组在讲台上进行示范实验,在他们示范完之后,要对他们的实验做分析点评,指出他们在实验中的可取之处,但是也要注意,将不好的地方加以改正。再让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互相取经,分享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心得。在最后,各小组要根据自己进行的实验探究所得出的数据进行总结,教师要根据各小组情况进行总结。
  (2) 课堂探究能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得到知识,没有压抑学生的创造性,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的时候,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分工明确,但是又相互合作。每个学生对实验都有自己的见解,通过小组他们相互交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集中所有人的思路,进行实验探究,不断进行尝试,每个人都积极参加实验探究。将最后得出的结论整理分析,学会用“图像法”将电流表与电压及电阻的关系表达出来。
  3. 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不只是学生的工作,教师在课后也要对自己的教学环节进行反思,将自己一天的工作做个总结,发现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及时改正。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实验探究中能够理解电流与电压及电阻的关系,学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以及滑动变阻器。将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表现情况记录下来,还可以利用网络与学生互动,对于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进行解答。
  三、 总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应该跟上经济的脚步,对课程进行改革,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对于一些比较难理解的知识,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在理解中记忆知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也不要忽略教师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李平,张学军.基于“微课导学”模式的初中物理实验课堂重构——以“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9):89-92.
  [2]刘维佳.初中物理中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案例教学法[J].科技信息,2010,(12):280.
  [3]乔海英.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以《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一节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0):146-147.
其他文献
摘要: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究幼儿园教育中各阶层幼儿家长的教育需求情况。首先,对幼儿园教育需求以及社会分层进行了定义;其次,对社会不同阶层幼儿家长对幼儿园教育费用、师资、教育内容以及保育項目进行了差异比较;继而,对其需求情况做合理性分析;最后,针对不同阶层的幼儿家长需求对幼儿园提出按需提供服务、激发进一层次需求以及公办民办幼儿园结合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需求;社会分层;幼儿园教育  从社会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成为小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启发的关键时期,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养成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习惯对提高学习效果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学具操作为例,探究学具操作对培养动手操作与思维能力的方法,为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动手操作;思维训练;数学教学;学具操作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不
摘 要:“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三大生活教育理念之一,是一种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将课堂教学与生活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到语文的真正价值与用途,从而践行“做”的行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教学做合一、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中,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模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与创新精神,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关键词:教学做
摘 要:中职学生数学水平普遍不高,给中职数学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尤其是在进入中职之前一些学生已经对数学学科产生反感,不愿意主动接触枯燥的数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职数学教学质量,因此,在面对这种现状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调动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习数学的质量。  关键词:教学情境;互动教学;中职数学;教学策略  前言  中职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但在现阶段中职数学教学中却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摘要:大专会计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所以大专会计专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关注学生的任务完成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进而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良好习惯。本文通过首先阐述项目教学法的概念,并具体分析项目教学法在大专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对策,旨在全面提升大专会计专业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大
摘 要:校园文化作为高校诚信教育的“第二课堂”,是高校诚信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我校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党的十八大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根本要求,把诚信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诚信文化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引导中,探索富有诚信精神的特色教育道路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向广大学生发起“诚信挑战”,用实际行动倡导诚信,引导大学生形成公民诚信意识,引领社会诚信风尚。  关键词:诚信;校园文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一个观念,那就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小学语文课堂,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应该改变原有死气沉沉的局面,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使语文课堂焕发灵动的生机。本文就将从如何驾驭语文教材,改善课堂面貌入手,展开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焕发生机;课堂有趣化;课堂生活化;课堂活动化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了贯穿这个思路
摘 要:以高中物理教学中电势能、电势一节的教学为列,对做好“极抽象的物理概念”的教学进行了深度研究,并进行了详细的教学反思和评价,对于提升抽象的物理概念的教学效果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物理;电势能;电势;抽象物理概念  在物理教学中有一些物理概念,因为它们的“极其抽象”,不仅学生在学习上感到困难,而且教师在教时也感到比较棘手,比如电势能、电势,其知识点多、内容深、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摘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思想品德课要改变原有的“满堂灌”的机械的教学方式,建立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观念,探求新的教学手段,要强调学生是课堂主体,激发学生兴趣,激发课堂活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课堂活力;优化过程;学以致用;设计活动;联系时政;多媒体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教学理念、模式、方法、手段等都要进行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观提出学生是独立的有价值的个体,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新课标更是要求体现教育的精神功能,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在教育中更注重情感因素的作用。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幸福,就必须合理运用爱心、热心和耐心这三个非智力因素,拉近师生的距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做“走心”的、有温度的教育,让教育成为滋养学生灵魂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