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假化石的真面目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edaishum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新闻缘起 ————
  《科学》杂志称假化石源源不断从中国流出
  2010年12月24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的一则长篇报道称,世界上许多专家和化石收集者一直在谴责假化石源源不断地从中国流出,而现在那些假化石甚至出现在中国的博物馆里,直接损害到博物馆的公信力。
  2011年1月1日,《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与古生物化石保护有关的法规,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开始走上法制轨道。该条例所保护古生物化石是指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动物和植物的实体化石及其遗迹化石。
  ———— 造假调查 ————
  数量:博物馆里约80%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都是“赝品”
  我国地层较全,又地大物博,古生物化石非常丰富,本身价值也非常高。
  以贵州云南交界一带为例,该地化石为三叠纪(三叠纪为海生爬行动物最丰富的时期)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发现至今已有十余年时间。与欧洲著名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点——圣乔治山相比,贵州一带发现的化石,门类更多,化石更完整,国际影响很大。
  再如著名的辽西热河动物群,所发现的带毛恐龙,中生代的鸟类,为数不多的哺乳类在世界上都是非常罕见的,热河动物群发现的化石数量几乎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发现的总数。但这些化石正在因为不恰当的挖掘方法,而被大量破坏。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海生爬行动物专家李淳接受《北京科技报》采访时表示,目前陈列在中国各个博物馆里大约有超过80%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都经过了“不同程度的变换或人为拼合”,这给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研究人员带来很多误导。
  手段:化石“胡拼乱凑”以求“价值连城”
  人为造假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受到大众强烈关注的化石,尤其是古脊椎动物。古脊椎动物一般个体较大,很难完整地保存下来,因此量少价高。此外,古脊椎动物在地球生物进化过程中,与人类的关系较为密切,因此更受关注度,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如辽西热河生物群,由于其化石的高价值而成了化石造假者关注的重点区域。
  目前市场上的假化石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就是用石头雕刻出来的完全造假的化石;第二种是拼凑造假,即用不同动物的头、身体、四肢等拼凑成一个完整的化石;第三种就是化石在修理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和参与,化石的原有大量真实信息被破坏。第三种情况最为常见。
  加州大学古生物学者Ryosuke Motani说:“化石上任何一个造假的部分就会毁了整块化石的价值,尽管此样本的真实部分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而在大部分挖掘化石的农民看来,化石意味着可观的经济收入,因此,农民总是“美化”化石,以求更高的价格。
  从事古脊椎动物及古环境研究的浙江自然博物馆赵丽君研究员介绍,在挖掘中,老乡动过的化石,即使没有造假也会有很多破坏,因为他们不懂专业修理而胡乱拼凑,有些错误地改变了原有的结构,而使化石“没办法用于研究”。合作过的国外学者看到我国被破坏的化石,都觉得非常可惜。
  管理:盗挖屡禁不止,收购面临两难境地
  国家明文规定,只有国家机构的专业人员经过审批才可挖掘化石。但如赵丽君所说,现在的情况“有点乱”,盗挖很严重。
  赵丽君介绍说,在贵州与云南交界处,交通非常不便利,连越野车都进不去,因此,对化石挖掘的管理也就更为困难。很多情况下,是当地农民私自挖掘,正规机构通过化石爱好者或其他渠道得到相关消息后,出钱向农民买下较有价值的化石。一些已进入私人博物馆的化石,国家的博物馆也会收购。
  博物馆等机构常常面临着这样的尴尬:收购,多少有些助长这种风气;不收购,化石被走私,毁掉的更多;亲自去挖掘,固然不会破坏得那么厉害,但有些化石可能就根本不会挖到。
  赵丽君说,农民动过的化石一般都有损伤,损伤比较厉害的,他们不会要,如果轻微损伤而可以挽救的,考虑到化石珍贵性也会收。她估计,《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之后,盗挖可能会好转一些,目前当地管得很严,农民和化石贩子都在观望,不敢轻举妄动。
  ———— 学者呼吁 ————
  博物馆鉴别、研究能力亟待提高
  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研究员赵丽君说,在国外,博物馆的研究实力很强。因为国外大部分的博物馆属于教育系统,其研究员很多是由大学教授兼任,研究能力很强。而在我国,博物馆属于文物部门,还是其中的边缘部门,声音很小。再者,我国的自然博物馆与历史博物馆发展严重不对称。我国每个省、市,乃至县都有历史博物馆,而国内正规的自然博物馆只有7家。
  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都在筹建博物馆,但缺乏权威专家的指导,这些博物馆收购的化石常常鱼目混珠。赵丽君告诉记者,2010年10月,上海历史博物馆邀请她鉴定一批该馆打算购入的古生物化石,她发现很多化石,包括15米长的鱼龙化石,都是完完全全的假化石。为了声誉起见,该馆不得不取消了收购计划。
  让更多公众学会“欣赏”化石
  在博物馆工作20多年,经常出国访问的赵丽君,往往会比较国内外的参观者。她说,在国内,似乎博物馆是给孩子看的,家长带着孩子来,自己却常常没有兴趣,而在国外,大人都很愿意看,他们认真了解展品介绍,并与孩子一起探讨。
  国内学者对古生物化石的了解也較少。赵丽君说,在国外,哪怕不是做古生物研究的学者,你跟他一讲,他就明白。而在国内,有些学历很高的人,也不明白古生物化石研究为何物。
  2010年,浙江自然博物馆举办了为期10个月的“与海怪同行——中国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展”,展出化石价值非常高。专业人士都感慨“在中国居然有这么好的化石”。而大部分参观者只是走马观花地匆匆一瞥就离开了。一位特地坐飞机前来参观的香港学者看到这种情况,无奈地表示:“展览这么精彩,那些进来的人都不怎么看,真可惜。”
  ———— 延伸阅读 ————
  假化石骗过了美国权威杂志
  1999年11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霸王龙长羽毛了吗?》的文章,报道了一种叫做“辽宁古盗鸟”的中生代鸟类。从杂志披露的化石标本看,这种鸟类“长”着一段非常类似现代鸟类的身体和一只很典型的恐龙尾巴。它被认为是连接恐龙和鸟类的一个缺失环节,为鸟类恐龙起源说提供了最为直接的证据。正当人们为这一科学新发现拍手叫好时,中国科学家以确凿的证据表明:化石标本由两种动物——恐龙和鸟类化石拼接在一起,人工制作出来,它所提供的相关科学信息完全是虚假的。
  2000年4月4日,美国国家博物馆委员会一致认为,“辽宁古盗鸟”确实是一个拼凑的假冒品。据悉,这种假化石系辽宁省一个农民所为。 (文·实习生 朱悦俊)
  
  (科技日报)
其他文献
刚刚经历近一周雨雪冰冻灾害的贵州、湖南等地,9日又迎来新一轮降温降水天气过程。災情的持续,使道路结冰、交通受阻,供电也随时可能中断。面对严重灾情,能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恢复道路交通,保障电力供应,确保人员、物资的正常流通,不仅是对当地有关部门抗灾应急能力的一次检验,而且也是对民生保障能力的一回测试。  极端天气带来的灾害往往让人猝不及防。但越是突发的灾情,越能检验出人们应对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雨雪冰
期刊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11日消息,根据一项最新进行的研究,科学家们30年前对人类第一艘着陆火星表面的探测器:“海盗一号”的考察结果所作出的武断性结论可能需要重新审视:海盗号曾经发现的被认为是“地球污染物”的化學物质其实是火星上的有机物。  1976年7月20日,当美国宇航局的“海盗一号”探测器成功降落于火星“克里斯平原”(Chryse Planitia,意为“黄金平原”)西侧坡地时,人们对它寄予
期刊
未来每年将新增7500万人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12日报道,英国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接下来的60年内,全球人口将呈爆炸性增长的势头,从现在的69亿飙升至2075年的95亿。全球面临着资源不足的挑战,需要各国密切合作。   英国机械工程师协会近日发布的《一个地球,无数人》的报告指出,全球正处在人口过剩的边缘,因为拥挤的大都市已榨干了全球重要的资源。人口增长,尤其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
期刊
打破我国南极天文科考受制于人尴尬局面    我國首座独立设计、制造、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天文科考智能支撑平台今天在南极昆仑站成功运行。该平台由东南大学和南极天文中心联合研制。  据了解,该平台攻克了昆仑站所在的南极Dome A地区极寒、低气压、缺氧条件下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将为我国运行于该地区的各类天文科考仪器提供能源动力、就地自动监测与控制、远程遥测与遥控及海量数据存储等技术支持。  平台单台机组输出
期刊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17日消息,保护地球是一项繁杂而艰辛的工作,但每个人都有义务承担起这项责任。随着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即将过去,我们又做了一些什么事情来保护“地球家园”呢?  拯救地球  虽然我们在许多方面仍面临巨大的挑战,如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之前提出的生物多样性目标,减少对海洋、大气和陆地的污染。不过,我们现在确实对人类疏忽所付出的代价有了深刻了解,对地球生物多样性有了最新认识,采取
期刊
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是困扰中国科技界的老大难问题。如今在北京试行的一种新机制,有望解决这一沉疴。北京市科委积极试点推行的“股权激励”政策,让许多科研人员燃起了转化技术成果的热情。  “股权激励”政策,目的是进一步调动、发挥科技人员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的关键作用,促进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创新,让宝贵的成果不至于束之高阁。  这一政策受到了普遍的欢迎。截至2010年12
期刊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明确,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业已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鼓励高校为国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作出贡献。就此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石家庄铁道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岳森。  在学校与社会的互动
期刊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15日消息, 2010年12月29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流经兰福德市的河流黄金溪(Goldstream River)突然呈现荧光绿色,犹如遭受放射性物质污染一样,在当地引发了恐慌。不过,加拿大官员表示,这其实是一场人为恶作剧。  最初,造成黄金溪呈现荧光绿色的原因是个谜,当地政府接到报告后立即展开调查,发现一种有机化合物被当作染色剂用于测试水系统。事实上,黄金溪变绿当天
期刊
近日,伦敦动物学会将一些人们最关注热带珊瑚物种列入具有独特进化意義的全球濒危动物保护项目中。列表中收集了10种对研究珊瑚进化有重大意义珊瑚物种。  珊瑚的海底覆盖面积不足海底的百分之一,但是他却要支撑超过三分之一的海洋生物的生活。下面列出其中最具特色的六种:  一、过去的幽灵,鹿角珊瑚  尽管这是一种快速生长的珊瑚,其群体能以每年4到11厘米的速度生长,但鹿角珊瑚(Acropora palmata
期刊
据新华社电(记者周润健)小寒时节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最近全国都处于温度最低的时期,公众需防“寒从脚下起”和“冷辐射”侵袭。  保健专家提醒说,在这一时节中,要防止冷辐射对身体的伤害。所谓冷辐射就是低温辐射,冬季物体温度低,人体靠近它时,往往会有冷风飕飕的感觉,这种寒冷的感觉就是冷辐射造成的。  这种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是相当大的,可能会导致局部组织出现血液循环障碍,神经肌肉活动缓慢,全身的反应一般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