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不竭动力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ef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明确,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业已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鼓励高校为国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作出贡献。就此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石家庄铁道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岳森。
  在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认识高校职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科技日报:自建校以来,石家庄铁道大学已经培养了5万多名毕业生,他们中间有一大批知名学者、工程技术专家和高级管理人才。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在承载国人半个世纪梦想的青藏铁路建设者队伍中,三分之一以上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自石家庄铁道大学。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曾经赞誉铁大毕业生为“托起彩虹的年轻人”!铁道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王岳森:高校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明确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校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铁道大学多年来牢牢坚持这一基本精神,着力培养有担当力的优秀人才,同时注重校企合作,探索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铁道大学独特的办学历史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经历,给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铁道大学的办学理念在历史的延续中逐步明晰,在现实的探索中渐成共识:高校要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价值观,从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重新认识高校职能,从而实现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系统、全面、均衡的发展。
  科技日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并进一步指出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石家庄铁道大学在这方面作了哪些尝试?
  王岳森:历史的渊源使得铁道大学与铁路企业联系密切。早在1995年学校就成立了由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30多个大型企业集团组成的董事会,搭建了校企合作的平台。随后又不断扩大到中国建筑、中国交通等企业,为开展实践教学奠定了基础,也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学校校内外实习基地多达125个,学生在实习的同时熟悉了企业情况,增进了对社会的了解,有的毕业后直接去实习单位工作,进一步增强了企业作为学校实习基地的稳定性。
  这一校企结合的合作模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实习难的问题,而且深化了实践教学的内容,特别是使毕业设计更接近实际。近年来学校工程类专业毕业设计题目80%以上来源于实际,部分地实现了工程教育“工程化”,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学校毕业生以“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发展快”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就业率年年保持在96%以上,连续十年被评为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又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大学的声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来自于其培养的学生为社会做出的贡献。长期以来,石家庄铁道大学一直遵循着为国家基本建设精心育人的办学定位。
  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最擅长的领域内做精做强
  科技日报:近年来,石家庄铁道大学围绕铁路既有线路改造和提速中的技术难点、高速铁路建设中关键技术开发和装备研制等展开科技攻关,取得了多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标志性成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铁道大学获得9项国家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
  王岳森: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今天,高校的责任和使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高校在培养人才和传承学术价值的同时,还要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职能。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进程中,高校应当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在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中,强化学科专业特色,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引领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多年來,铁道大学始终坚持凝炼学科方向、打造人才队伍、加快平台建设,系统地推进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近5年来,学校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部科研项目几百项,横向重大项目众多,科研经费超过了5亿元。
  铁道大学在结合重大工程强化应用研究的同时,理论研究亦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近5年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808篇;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获“2008科学前沿—中国卓越研究奖1项”;发现一类新的SD振子和SD吸引子,为原创性成果。令人欣慰的是,这两年铁道大学还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863”项目的争取上获得新的突破。
  科技日报:铁道大学近年来承担完成了哪些国内外重大工程中的科技攻关课题?
  王岳森:铁道大学始终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最擅长的领域内做精做强,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是铁道大学科技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铁道大学近年来围绕国家重大工程展开科技攻关,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标志性成果。例如,开发的长大隧道通风等系列技术,使我国隧道施工水平跃入国际先进行列;攻克青藏铁路冻土监测、风火山隧道施工现场恒温控制等重大难题的科技攻关;成功研制国内首创的导弹伴随桥,解决了导弹部队在低等级桥梁战区机动难题;参与完成的“嫦娥二号”三维可视化平台为国家探月工程成功进行做出了贡献。
  推倒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种种隐性壁垒,深化产学研合作
  科技日报: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可以看到,石家庄铁道大学一直在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
  王岳森:加强产学研合作,不仅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载体,也是优化学校内部科研管理体制的助推要素,更是科技工作和学科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当前高校和社会各方应在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及优化内在机制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积极尝试,在合作共赢中创造新的合作方式和新的财产组织形式。
  科技日报:为深化推动产学研合作,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王岳森:首先,要优化产学研各方的利益协调机制,以经济利益的合理分割调动各方积极性。深化产学研合作,学校要解放思想,推倒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种种隐性壁垒,促进学校向社会开放。同时也需要协作各方拓宽视野,着眼长远,克服利益“近视”,关注未来发展,以经济利益的合理分割保证各方权益及产学研综合体的良性运行。要积极推进知识资本、技术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有机结合,在探索科技创新、经济成长和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方面取得实效。
  其次,要强化政策引导,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关系。科学研究需要学术自由,科技创新需要宽松的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单靠行政措施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正确的方法应是政策引导、市场导向、文化引领和柔性管理的系统综合,以强化其内生机制和潜在的动力。要针对不同类型研究管理的政策取向,坚持以应用研究支持理论研究,以横向课题补偿纵向课题。在科技成果评价标准的取向上,明确技术开发市场导向,基础研究学术导向,以此引导科研人员科学选择并持久坚持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在利益分配上,坚持多予少取,成果转化的利益尽可能向一线教师倾斜,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创造效益;在科技资源和研发平台的建设上,努力的方向是打破教研室、实验室、研究所的行政界限和科研人员的身份界限,实现科技资源的系统融合,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完善开放模式和科研团体内在机制建设。在知识融合及更加强调学科交叉、技术集成的时代条件下,加强群体合作。要以领军人才为核心整合各类资源,搭建创新平台,努力形成研究方向稳定、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的团队。坚持通过宽松的管理以利益均衡协调机制、发展空间合理分布机制、优势互补协作机制和师德提升互促共进机制的优化等四个方面,探索科研团队内在机制建设。同时不断加强和深化对外学术交流,着力提升交流的质量,拓展交流的范围。根据实际需要,还应注意将合作领域从学术机构扩展到企业,从单纯的校际交流走向校企联合。
  比如,近年来石家庄铁道大学坚持系所合一的模式,为各学科的带头人筹建了研究所,并不惜重金和特殊优惠政策引进高水平人才,还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等以重大项目合作的形式走向国际市场,先后派专家到巴基斯坦、塞浦路斯、阿联酋、阿尔及利亚等开展技术研究和指导,不仅扩大了影响,培养了师资,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 核心提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明确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校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铁道大学多年来牢牢坚持这一基本精神,着力培养有担当力的优秀人才,同时注重校企合作,探索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今天,高校的责任和使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高校在培养人才和传承学术价值的同时,还要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职能。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进程中,高校应当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在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中,强化学科专业特色,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引领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加强产学研合作,不仅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载体,也是优化学校内部科研管理体制的助推要素,更是科技工作和学科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当前高校和社会各方应在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及优化内在机制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积极尝试,在合作共赢中创造新的合作方式和新的财产组织形式。
  
  (科技日报)
其他文献
据英国《每日邮报》在线版1月11日报道,由俄罗斯一家建筑师事务所雷米工作室(Remistudio)设计的具有独立生态圈的旅馆日前问世,设计者毫不掩饰地将其命名为“方舟”,直打“避难”旗号。   该“方舟”旅馆呈庞大的贝壳拱形,外观堪称是未来主义与复古风格的结合——《每日邮报》称其具有上世纪70年代科幻电影道具的风范。由于“方舟”的主要功能是为了应对地震或海平面上升引发的洪灾,因此需要抵御潮汐波及其
期刊
日间温度热过地球岩浆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11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0日宣布,该局最专业的类地行星“狩猎者”——开普勒号航天器发现了一颗岩石星球,且尺寸与地球较为接近。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太阳系外最小的类地行星,但因其温度过高,并不适宜生命生存。   开普勒号航天器是世界首个专门用于搜尋类地行星的工具,在2009年它的发射一度万众瞩目,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向太阳系外的可居住行星
期刊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12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新反应器,其能利用太阳光、二氧化碳、水和氧化铈快速地制造烃类燃料。该研究发表在上周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这个过程类似于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为维持生长也会使用来自太阳的能源将二氧化碳转变为糖基聚合物和芳香烃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中包含的氧被去除后即可转变为燃料,其方式或是通过在地下历经数千年的降解以形成化石燃料,或通过一种更加迅速的分解、发
期刊
物理学家组织网、《自然》杂志网站1月11日报道,继去年7月欧洲航天局首次发布宇宙全景图之后,在本周巴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普朗克望远镜任务合作团队公布了他们的首批研究成果。这批成果以递交给《天文与天体物理学》杂志的25篇论文为基础,集中展示了从银河系到遥远太空的丰富信息。   在首次宇宙全景探测中,普朗克绘制出了所有致密源的位置,并详细列在了“致密源表第一版(ERCSC)”中。ERCSC包含了超過
期刊
刚刚经历近一周雨雪冰冻灾害的贵州、湖南等地,9日又迎来新一轮降温降水天气过程。災情的持续,使道路结冰、交通受阻,供电也随时可能中断。面对严重灾情,能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恢复道路交通,保障电力供应,确保人员、物资的正常流通,不仅是对当地有关部门抗灾应急能力的一次检验,而且也是对民生保障能力的一回测试。  极端天气带来的灾害往往让人猝不及防。但越是突发的灾情,越能检验出人们应对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雨雪冰
期刊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11日消息,根据一项最新进行的研究,科学家们30年前对人类第一艘着陆火星表面的探测器:“海盗一号”的考察结果所作出的武断性结论可能需要重新审视:海盗号曾经发现的被认为是“地球污染物”的化學物质其实是火星上的有机物。  1976年7月20日,当美国宇航局的“海盗一号”探测器成功降落于火星“克里斯平原”(Chryse Planitia,意为“黄金平原”)西侧坡地时,人们对它寄予
期刊
未来每年将新增7500万人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12日报道,英国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接下来的60年内,全球人口将呈爆炸性增长的势头,从现在的69亿飙升至2075年的95亿。全球面临着资源不足的挑战,需要各国密切合作。   英国机械工程师协会近日发布的《一个地球,无数人》的报告指出,全球正处在人口过剩的边缘,因为拥挤的大都市已榨干了全球重要的资源。人口增长,尤其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
期刊
打破我国南极天文科考受制于人尴尬局面    我國首座独立设计、制造、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天文科考智能支撑平台今天在南极昆仑站成功运行。该平台由东南大学和南极天文中心联合研制。  据了解,该平台攻克了昆仑站所在的南极Dome A地区极寒、低气压、缺氧条件下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将为我国运行于该地区的各类天文科考仪器提供能源动力、就地自动监测与控制、远程遥测与遥控及海量数据存储等技术支持。  平台单台机组输出
期刊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17日消息,保护地球是一项繁杂而艰辛的工作,但每个人都有义务承担起这项责任。随着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即将过去,我们又做了一些什么事情来保护“地球家园”呢?  拯救地球  虽然我们在许多方面仍面临巨大的挑战,如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之前提出的生物多样性目标,减少对海洋、大气和陆地的污染。不过,我们现在确实对人类疏忽所付出的代价有了深刻了解,对地球生物多样性有了最新认识,采取
期刊
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是困扰中国科技界的老大难问题。如今在北京试行的一种新机制,有望解决这一沉疴。北京市科委积极试点推行的“股权激励”政策,让许多科研人员燃起了转化技术成果的热情。  “股权激励”政策,目的是进一步调动、发挥科技人员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的关键作用,促进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创新,让宝贵的成果不至于束之高阁。  这一政策受到了普遍的欢迎。截至2010年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