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创新激情 勇做改革先锋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304465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是困扰中国科技界的老大难问题。如今在北京试行的一种新机制,有望解决这一沉疴。北京市科委积极试点推行的“股权激励”政策,让许多科研人员燃起了转化技术成果的热情。
  “股权激励”政策,目的是进一步调动、发挥科技人员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的关键作用,促进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创新,让宝贵的成果不至于束之高阁。
  这一政策受到了普遍的欢迎。截至2010年12月,多达350家单位申请参加股权激励试点。目前,北京科委牵头的股权激励试点工作组已累计审批市属单位试点方案44家,一批中央单位也积极参与进来。
  科技人员跃跃欲试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直属的大型科研事业单位。它下设30家应用开发和公益性科研机构,科技人员总数超过5000人。
  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难题,同样困扰着北京科技研究院。他们在这方面有过长期的探索和经验总结。据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永进介绍,以前许多科研项目组完成课题,科研人员结题报奖就结束了项目。虽然也有相关政策鼓励科技成果入股,但实际的可操作性不高,很多有用的科技成果往往被闲置。
  “去年3月,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我们院发挥体制机制灵活、创新资源丰富的优势,主动申请并组织开展了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工作。”李永进说。
  北京第一批股权激励的试点单位共14家,北京科技研究院下属机构就占了5家——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北京市电加工研究所、北京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和北京市科学中心。
  李永进表示,相比之前的各种鼓励政策,此次试点出台了更具体而系统的政策,能够有效地把科技成果应用和科研管理人员的收益直接挂钩,有用的成果不会再被闲置了。
  “到目前为止,首批试点的5家单位均已完成科技成果入股,成功创办了北科慧识、迪蒙数控、百欧美生、汇力思迪和智通转移5家公司。”李永进告诉记者,这些公司中,有的占据着技术创新先发优势,有的已经成为行业明星,还有的正在积极开拓市场。
  例如参加首批试点的新技术研究所,实行股权激励政策后创办了北科慧识公司。一年多来,该公司产品推出的系列高端模式识别产品,迅速抢占了国内市场先机,在行业中产生了一定影响。特别是2010年,该公司的“非接触式掌纹掌脉识别系统”荣获了第四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特等奖,并于2010年8月被列入北京市第九批自主创新产品目录。
  “个人和企业的目标、责任与利益紧紧结合在一起。现在,整个团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李永进说,“大家看到,股权激励不仅可以使参加股权激励的科技骨干和经营管理骨干在创新创业中获得预期的回报,而且有力推动了技术的持续创新和系列产品、潜在市场的开发,使创新发展的后劲得到明显增强。”
  “现在,全院上下参加股权激励改革试点的热情高涨,”李永进说,“已有不少科技人员跃跃欲试,积极要求参加试点,股权激励正在形成一种比较明显的推动力,促使科技人员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创新创业的实践。”目前,北京科技研究院的第二批和第三批试点正在推进,同时筛选出了20余项有良好市场前景的职务科技成果。
  在北京中关村创新区的各股权激励试点院所里,类似于北京科技研究院这样的新气象并不少见。
  北京科委运筹组织
  推进先行先试并不容易。
  在采访中,试点单位之一,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负责股权激励相关工作的薛兆宏研究员告诉记者:尽管股权激励政策由来已久,真正的难题在于落实,这牵扯到复杂的组织工作。
  2006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科技部和北京市三方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化转制科研院所开展股权激励试点工作的通知》。从那时算起,股权激励试点工作已在北京酝酿和实施了5年。但落实遇到了诸多障碍。
  2010年初,财政部、科技部再次下发《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办法》。提出“既要营造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激发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开展自主创新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又要依法维护国有资产权益,保障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实施步骤、方式、范围上,不搞‘一刀切’,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形成新的‘大锅饭’分配体制。”
  如何才能取中道而行?北京市科委牽头领导的工作小组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在落实工作中,他们一方面着力于降低试点单位开展股权激励工作的门槛,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一方面加强政策研究与突破,形成完备的政策体系和稳健的操作程序。
  为贯彻新的股权激励办法,北京市科委牵头的股权激励试点工作组先后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激励方式、组织流程及涉及到的科技成果评估、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对外投资)、国资备案、工资总额核定等问题。
  同时,为了促进已批复方案的顺利实施,北京市科委牵头的工作组走通了科技成果入股激励方式所涉及的方案审批、无形资产评估和公示、评估结果备案、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工商注册变更等所有环节,帮助采用科技成果入股方式的中科纳新(中科院化学所纳米材料绿色打印制版技术)和北科慧识公司(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非触摸掌纹掌脉识别技术)等4家单位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开始日常运作。
  贴心服务唤起信心
  北京市科委的“全程陪伴”,让“摸石头过河”的科研院所有了依靠。
  “北京市科委牵头专项工作组一年多来,与我们院的试点联络协调组进行了十多次工作座谈会和调研会。”李永进介绍说,在会上,北京市科委与专项工作组和试点单位就技术成果评估作价、技术成果参与分配的比例、个人出资来源、国有产权变更、征税环节等问题形成了一个个解决方案。
  2010年中,为便于更好地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北京科委又组织召开了多次专题会,不仅逐一解决了资产评估备案审批权限、财政对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审批、工商注册登记有效期等问题,而且还同时启动了多批次的项目筛选,带动了后续试点工作的展开。
  在反复沟通试点方案的基础上,目前已累计有44家市属单位试点方案通过审批。其中,包括6家院所转制企业、19家科研院所、12家国有企业和7家高等院校。
  中央单位中,中科院在第一批试点化学所、物理所和过程所之外,又新推荐3个研究所4个项目作为第二批股权激励试点;国务院国资委也已确定在其所属的13家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业绩成长性较好的一级集团的23家下属公司中开展分红权激励试点,计划于2011年底全部实施。北京理工大学等央属高校也已开始了项目试点。
  根据一份对试点方案落实情况的调查:11家实施激励方案的单位中,采取分红激励的2家,采取科技成果收益分成的9家,激励对象超过400名。试点单位内部反响积极,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显著提升。
  股权激励试点工作的扩展和深入,既来自科技人员依靠智力获取财富的愿望,也离不开北京科委等部门的有效服务。
  “我们院试点工作之所以能够有效推进,首先是北京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政策方法对头。北京科委在其中做了大量协调沟通工作。”李永进告诉记者:“符合创新规律,又有首都特色的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模式需要探索。虽然要面对更多的复杂情况,但我们有信心。”(高博)
  
  (科技日报)
其他文献
加拿大科学家在1月9日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学》上发表文章称,气候变化至少将会持续到公元3000年。文章指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将对气候产生无法阻止的影响,且至少在以后一千年中都会持续。研究人员估计,南极西部冰盖将在公元3000年完全崩塌,最终导致全球海平面升高至少4米。   该项研究是世界上首次采用全气候模型来模拟预测一千年后地球的气候状况。该气候模型是由加拿大环境部气候建模和分析中心与卡尔加
期刊
据英国《每日邮报》在线版1月11日报道,由俄罗斯一家建筑师事务所雷米工作室(Remistudio)设计的具有独立生态圈的旅馆日前问世,设计者毫不掩饰地将其命名为“方舟”,直打“避难”旗号。   该“方舟”旅馆呈庞大的贝壳拱形,外观堪称是未来主义与复古风格的结合——《每日邮报》称其具有上世纪70年代科幻电影道具的风范。由于“方舟”的主要功能是为了应对地震或海平面上升引发的洪灾,因此需要抵御潮汐波及其
期刊
日间温度热过地球岩浆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11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0日宣布,该局最专业的类地行星“狩猎者”——开普勒号航天器发现了一颗岩石星球,且尺寸与地球较为接近。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太阳系外最小的类地行星,但因其温度过高,并不适宜生命生存。   开普勒号航天器是世界首个专门用于搜尋类地行星的工具,在2009年它的发射一度万众瞩目,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向太阳系外的可居住行星
期刊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12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新反应器,其能利用太阳光、二氧化碳、水和氧化铈快速地制造烃类燃料。该研究发表在上周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这个过程类似于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为维持生长也会使用来自太阳的能源将二氧化碳转变为糖基聚合物和芳香烃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中包含的氧被去除后即可转变为燃料,其方式或是通过在地下历经数千年的降解以形成化石燃料,或通过一种更加迅速的分解、发
期刊
物理学家组织网、《自然》杂志网站1月11日报道,继去年7月欧洲航天局首次发布宇宙全景图之后,在本周巴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普朗克望远镜任务合作团队公布了他们的首批研究成果。这批成果以递交给《天文与天体物理学》杂志的25篇论文为基础,集中展示了从银河系到遥远太空的丰富信息。   在首次宇宙全景探测中,普朗克绘制出了所有致密源的位置,并详细列在了“致密源表第一版(ERCSC)”中。ERCSC包含了超過
期刊
刚刚经历近一周雨雪冰冻灾害的贵州、湖南等地,9日又迎来新一轮降温降水天气过程。災情的持续,使道路结冰、交通受阻,供电也随时可能中断。面对严重灾情,能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恢复道路交通,保障电力供应,确保人员、物资的正常流通,不仅是对当地有关部门抗灾应急能力的一次检验,而且也是对民生保障能力的一回测试。  极端天气带来的灾害往往让人猝不及防。但越是突发的灾情,越能检验出人们应对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雨雪冰
期刊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11日消息,根据一项最新进行的研究,科学家们30年前对人类第一艘着陆火星表面的探测器:“海盗一号”的考察结果所作出的武断性结论可能需要重新审视:海盗号曾经发现的被认为是“地球污染物”的化學物质其实是火星上的有机物。  1976年7月20日,当美国宇航局的“海盗一号”探测器成功降落于火星“克里斯平原”(Chryse Planitia,意为“黄金平原”)西侧坡地时,人们对它寄予
期刊
未来每年将新增7500万人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12日报道,英国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接下来的60年内,全球人口将呈爆炸性增长的势头,从现在的69亿飙升至2075年的95亿。全球面临着资源不足的挑战,需要各国密切合作。   英国机械工程师协会近日发布的《一个地球,无数人》的报告指出,全球正处在人口过剩的边缘,因为拥挤的大都市已榨干了全球重要的资源。人口增长,尤其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
期刊
打破我国南极天文科考受制于人尴尬局面    我國首座独立设计、制造、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天文科考智能支撑平台今天在南极昆仑站成功运行。该平台由东南大学和南极天文中心联合研制。  据了解,该平台攻克了昆仑站所在的南极Dome A地区极寒、低气压、缺氧条件下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将为我国运行于该地区的各类天文科考仪器提供能源动力、就地自动监测与控制、远程遥测与遥控及海量数据存储等技术支持。  平台单台机组输出
期刊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17日消息,保护地球是一项繁杂而艰辛的工作,但每个人都有义务承担起这项责任。随着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即将过去,我们又做了一些什么事情来保护“地球家园”呢?  拯救地球  虽然我们在许多方面仍面临巨大的挑战,如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之前提出的生物多样性目标,减少对海洋、大气和陆地的污染。不过,我们现在确实对人类疏忽所付出的代价有了深刻了解,对地球生物多样性有了最新认识,采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