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利与弊”疑似“乌龙”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ts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媒体“乌龙”事,原题再展现
  每年6月7日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总是率先向世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而这一天,各地的作文题又是媒体关注乃至国民热议的焦点。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对于2012年高考湖北作文题,7日当天以至目前媒体的报道存在较大差异,如搜狐教育、中国教育在线、凤凰网教育等报道的是“科技的利与弊”,新浪教育的是“家书的消失”,网易教育的是“书信可不可以替代”……五花八门,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
  对于存在或发生的同一事实,为什么媒体的报道结果不同甚至迥异?有人会说,新闻学告诉我们:同一新闻事件的六要素中,判断哪个最为关键和重要,并无固定和绝对的标准,有时和记者所在的新闻机构的性质、观点、倾向有关,有时随整篇报道的侧重点和角度的不同而转移;因而同一新闻事件在不同的记者看来,需要强调和突出的重点也是不同的,即新闻报道具有“相对性”。但这似乎很难服众,因为我们也可以强调新闻的“真实性”,报道必须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特征,尤其是在面对同一对象的时候。
  问题的要害就在于,媒体报道的高考作文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活事件、社会事件,而带有较强的专业性。所以在我看来,多数媒体以“科技的利与弊”为题报道2012年高考湖北作文题并流传甚广,实在是一个“乌龙”事件,至少也是疑似“乌龙”。简单地对乌龙做一个语义溯源:一种说法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记者在报道中以“乌龙”来翻译“own goal”,而“own goal”就是“自进本方球门的球”;另一说法源自广东民间传说,谓久旱之时,人们求青龙降下甘露,以滋润万物,谁知,青龙未至,乌龙现身,反而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无论何种溯源,“乌龙”现在都演进为“搞错、做糊涂事”等意。“乌龙”事件不予澄清,会混淆视听,致使谬种流传甚至贻误考生,因为明年、后年、大后年,我们还有数以万计、以十万计、以百万计的学子要高考、要作文的。
  兹将2012年高考湖北作文原题再现如下: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 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慢读加细思,揣摩题中意
  在作文训练缺乏教材和体系的现实背景下,笔者曾经草拟了一个实用性的强化训练大纲:1.慢读细思,规避偏题——审题篇;2.追求升格,提升立意——立意篇;3.挖掘积累,素材优化——素材篇;4.操练技巧,打造亮点——技法篇;5.抓住特征,突出文体——文体篇。对应试(考场)作文而言,“切合题意”是作文的生命线,有时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有报道说:2011年湖北文题是《旧书》,有考生写的却是自己珍视的一个旧“笔记本”;2010湖南文题本为《早》,有粗心考生考完后与同学交流,惊讶地问:“怎么是‘早’呢,不是‘旱’吗?”也许当年西南地区持续干旱,考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误以为考的是这个热点;也许是兴奋导致头脑不清,就沿着“旱”写下去了;也许还可以反映出“猜题押宝”风带来的副作用……而早在1957年,关于高考作文也有一则轶闻:说当年文题是《我的母亲》,一考生把“母亲”看成了“母校”,文章大写其母校,快交卷时才发现。于是灵机一动,加了一个结尾:“我从小父母双亡,一直以校为家,学校的老师,关心我的学习,呵护我的成长。学校就是我的家,刘芳老师就是我的母亲。”——发生偏离,及时挽救,还有点“机灵”,可是代价沉重啊,竟然要以“父母双亡”来应急!
  命题作文尚能发生如此匪夷所思的偏离与失误,遑论材料作文等其他样式?在这个意义上讲,应试作文无论命题、提供材料还是话题,做到审题、立意的准确性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要做到切题,就特别需要在审题、立意环节进行专业性操练,而且针对不同题型还要采用不同策略。比如,对业内人士(教师和学生)而言,准确审题、立意的常用技法或重要“抓手”就有:分析对象(或要素);抓关键句;辨明关系;分析因果;透视本质;关注材料或作者倾向等等。而社会大众包括媒体记者对这些并不了然,所以他们有时候讲出“外行话”、摆了“乌龙”也就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了。而语文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不让“乌龙”事件混淆视听,致使谬种流传甚至贻误考生,我还是重申前文那句话:因为明年、后年、大后年,我们还有数以万计、以十万计、以百万计的学子要高考、要作文的。
  回到2012年高考湖北作文题,依据上述重要“抓手”对它进行慢读细思,看看能有什么认知上的深入或思想上的收获吧——
  按照命题作文(如2011年湖北《旧书》)、半命题作文(如2009年湖北《站在 的门口》)、材料作文、材料加命题(如2008年湖北《举手投足之间》)、话题作文(如2004湖北“买镜”话题)、材料加话题(如2011年重庆题港大袁苏妹、巫溪赵世术二材 “情有独钟”话题)的类型划分,2012年湖北作文无疑属于“材料作文”。
  材料提供了一个课堂情境,以老师的感慨开始、以四位学生的议论终结,展现了一个问题讨论的过程;师生五人,见解不同,有老师“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的担忧遗憾,有学生甲书信“这种交流方式不可替代”的自信乐观,有学生乙“谁还用笔写信”的质疑悲观,有学生丁“改变的事物很多”的概括延伸;讨论的过程有一个“就事论事”到“就事论理”的演进,由个别(书信)言及一般(很多东西)……   在分析对象、整体观照材料的前提下,应该筛选出材料中的关键语句——“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其中存在一种重要关系——“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是“因”、是条件,“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是“果”、是结果;换言之就是:因为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或者伴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再从透视本质、揣摩材料倾向来看。“改变”是一个关键词,也是一个中性词,“变好”是,“变坏”也是;“进步”是,“消失乃至灭亡”也是;这个词指向并不单一,具有丰富性,揣摩其义需费思量,要有一点多向度思维品质。“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也不可弄成泛论“变”或“改变”。因为材料中论“变”是以“书信”为代表的,老师对书信难见的“可惜”与担忧,何尝不是命题人的情感、态度呢?由此,我们是否可以是说,材料中的“书信”有一种更深层次的所指,比如美好的事物、情怀或者优良的人文精神、文化传统等?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专家评析2012年湖北高考试卷》印证了笔者的看法:“以背诵篇目《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作为议论的触发点,与考生的生活实际及语文学习实际紧密联系。材料以‘看法’为中心,考生思维可以多向展开。比如,在紧密联系现实的前提下,可以分别从老师的‘家书消失’、生甲的‘不可替代’、生乙的‘更便捷’、生丙的‘形式变了’、生丁的‘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等见解中选取角度立意作文;也可将师生的‘看法’进行整合提炼,进一步明确‘看法’的哲理内涵和现实指向,并能由此及彼地广泛联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实际说开去,从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传承与创新、守望与扬弃、回归与疏离、物质与精神(情感)等层面展开对‘变’与‘不变’的理性思辨。”
  与2011年的《旧书》关联思考,也不难见出2012年“书信”的材料与“旧书”命题的传承性,可以说这两个题目都有人文思考,有情怀,有当下意识。同样来自湖北省考试院的《专家评析2011年高考湖北卷》一文言及《旧书》作文时说:“……体现了命题者的创意……(是)一个意蕴深厚的题目。‘旧书’可实写也可虚写。过往的一切,无论个人的还是社会的,无论事大事小,都可比作一部旧书。翻开这部旧书,或回顾人生经历,或审视‘旧我’,或鉴往知来,或怀想美好的岁月……那些文化积淀和生活积累较为深厚的考生,自能如鱼得水,一展才华。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今天,引导青少年远离现代社会的‘喧哗与骚动’,守一方静土,珍惜旧书,热爱新书,专心读书——这,正是‘旧书’的寓意所在,也应是青年一代应有的文化担当!”
  至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以“科技的利与弊”等来向公众传导2012湖北作文题,实在有些言不及义。将“科技”当做关键词与核心,将“利”和“弊”作为两个向度,窄化了材料的含义,是一种浮光掠影的“浅阅读”行为。而如此粗浅地解读材料,自然会产生一个“天花板效应”,无疑会成为创作出思想深刻的高端作文的最大障碍。
  三、炼识见思想,铸考场华章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人类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
  我也一直有一个观点:作文的核心能力在于“识见”,即认知能力和见解。其内涵包括:①透视能力——能穿透现象看本质;②抽象能力——“把生活化为意念,把意念变为文字”的能力;③优选能力——比较鉴别、择优汰劣的能力;④迁移能力——思维中的由此及彼能力。炼识见的目标就是使“无识的变有识,少识的变多识,识浅的变深刻,带疵的变完善”。 以2012湖北作文为例,从“科技的利与弊”的浮浅阅读,到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传承与创新、守望与扬弃、回归与疏离、物质与精神(情感)等层面展开对“变”与“不变”的理性思辨,就是一个洞悉本质、识见深入的范例。
  从作文生产的环节来说,审题与立意很基础、很重要,二者有区别但又密不可分。“审题”就是对作文题目或材料的审视,通过分析思考,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倾向,从而确定应该写的对象、范围或者重点,它是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审题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写作方向的正确与否。“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之后才是选材、谋篇、文体选择等环节。在审题、立意二者间存在一个有趣的关联:正确审读题目或材料,是立意的关键;而准确深刻立意的第一出发点又在对题目或材料的审视与揣摩。
  叶燮在其《原诗》中提出了著名的“才、胆、识、力”说,“识”是审美判断力;“才”是审美表现力;“胆”是主体的自信力,建立在“识”的基础上,“识明而胆张”;“力”体现为作品的生命力。清代学者刘熙载也在《艺概》中说:文章的要点就在“识”与“才”。对于考场作文而言,“识”表现在“认题”之真——透彻理解题目,将题目的真正内涵发挥圆满;“才”表现在“肖题”之尽——文章符合题目要求,不说题外的话。无识难免胡言乱语,不得要领;无才难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备尝“离题”之痛。
  在现实的写作实践中,如下情形并不鲜见:脱离题目(或材料),随意而为;朦胧感知,似是而非;片面读解,盲人摸象;只见现象,未解实质……这些恰好是高端作文的“杀手”。感此,笔者重申“审题、立意”须秉持的三项原则——整体性原则、多向性原则和优选性原则;也提出操作性很强的八大技法:理清对象(或要素);抓关键语句;洞悉本质;探究因果;辨明关系;明确褒贬;求同存异(多则材料);补偏救弊(寻找似乎“对立”材料的互补性)等,并以近年高考典题示之。
  例1:(2012新课标) 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要求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理清对象(或要素):漆工、船主、孩子,补洞、送钱、生还。
  例2:(2012上海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关键语句:“心灵中闪过的微光”、“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即灵感。
  例3:(2011年大纲题)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28.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洞悉本质。不可简单地对应2001年全国题“诚信”与2009海南宁夏卷“善良与诚信”,要害在于材料后半的调查数据,因为大部分人认为应该或想“分奖金”,涉及一个“金钱、诚信与人格”的价值判断。
  例4:(2012安徽题)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探究因果:为什么建议将“注意安全”改为“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二者有什么不同?
  例5:2012湖北题(略)——辨明关系。
  例6:(2012大纲卷)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作文。——明确褒贬。材料在叙述、说明、议论现象或事物时,会流露出作者或命题人的态度倾向:心跳加速、双腿发抖的“窘态”到稳当轻松的变化,显出“甩掉顾虑”的重要和必要。
  例7:(2012广东卷)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求同存异。“异”在有人物成年学者与青少年之分、时间地点之分,“同”在“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例8:(2012江西卷)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补偏救弊。颇似2011年上海题“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以及2004年全国卷“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话题作文,这一类似乎“对立”的材料,都有道理,但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寻找二者的互补性才会更有思辨性。
  [作者通联: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近年,福建高考语文为了引导学生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提高文化素养,加大了对文言文阅读翻译的考查力度,专门从《教学大纲》推荐课外阅读的三部文化经典著作(《论语》《孟子》《庄子》)中,选取浅易的语段作为第2卷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材料,分值也增加到了10分。三部文化经典著作,容量大,内涵丰厚,如何做好这几道文化经典阅读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文化经典阅读,主要采用选句翻译与简答题型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文化经
正如中国水墨画的技巧,“计白当黑”,寥寥数笔,却意尽形全。海明威的小说,删掉了小说中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以少胜多,决不铺陈繁复。  在《午后之死》中,海明威曾说:“如果一位散文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之上。”海明威把自己的写作比作
下面是对一篇很美的课文的段落层次分析:  乡下人家   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第一层:描写概况)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第二层:描述美感) 
一、问题提出   一篇好文章,一篇好文章的好的語段都会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它的起承转合,它的观点与佐证,它的抑扬和铺陈,它的暗笔与明章,都会达成某种和谐与平衡。这是写作者在写作艺术上的必然追求。   可是,文本在读者面前却是不可控的,他会随着读者的阅读素养、生活经历、思想观念等千差万别的因素而失去稳定,变得异彩纷呈,长出千姿百态的相貌来。比如,曹雪芹写了一个《红楼梦》,他就完成了他的工作,可是面对
2006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一改以往话题作文的形式,对材料有了新的关注和安排。这也表明高考命题开始关注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关注学生的思考水平,而这些正是现在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方向,有力于遏止作文模式化和跟风现象,遏止学生作文假大空的毛病,让他们独抒性灵,表现真我,消解人们的审美疲劳,有望对中学作文教学产生深远影响。  从今年的考场作文来看,大部分学生缺乏对材料全面深刻的理解。材料的主角是乌
一九九八年四月初的北京还是春寒料峭,但当我跟随刘国正先生和全国中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来到湖北宜昌境内的一座江南小镇,那里却已是春意盎然。  我们走进这座千年古镇的枝城中学,看见一间一百多平米的大教室里,满屋陈列着学生自编的家史,整理的传说故事,撰写的形形色色的读书笔记和自办的手抄报,又分明地感受到语文教学的春天也已经来到这里。  主持这所学校教改实验的是一位面目清秀,目光坚毅,激情洋溢的青年教师,他
文言文教什么,怎么教,才能使得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达成和谐,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学得有趣,有收获?长期以来,不少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多样探索。目前,理论界基本达成共识:文字、文章、文化,三位一体,依据文本的特性,针对性地权衡各自所占的比重。放眼一线的教学,文字教学因与各类考核关系密切,仍然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文化教学因能提升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辅助学生的理解,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唯独文章教学因考试
在解答读图题时,不少学生题型意识模糊,解答思路方法不够科学合理,往往随意性较大,因而失分情况比较严重。而纵观近几年高考,传统的读图题型在“传承”,新的读图题型又在“滋生”。更为重要的是,对图画的审读和理解,对以图画为材料的作文的审题立意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鉴此,本人将该题型稍作归类,并示例解说。    一、介绍描述类    例:2006全国卷II:2006年5月9日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奠基。请根据
毋庸讳言,许多版式的语文教材中关于写作的内容,有关指导学生拟写作文标题的专项知识与训练竞多为空白:在基础年级的语文文本教学中,也常常注重文本内容的分析探究。而忽视对标题与文本内容关系的审视。同时。学生在写作时,拟写作文标题的意识普遍薄弱,敷衍了事的现象并不鲜见。于是到了备考阶段。不少老师便给学生从高考满分作文和优秀作文中总结一些拟题技巧。临阵磨枪,以图速效,结果仓促应战,收效甚徽。  笔者认为,拟
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实效”为目的,以“板块”为思路,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为核心,以“审美”为意境,打破了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满堂灌、满堂问的局面。  研究余老师的教学方法,对大面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有重要的意义。这里只从他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实与活、简与丰、静与动、恒与变几个方面来管中窥豹。  一、实与活  “实”就是实在,就是不故弄玄虚,不故作高深,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