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tx4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贯彻数形结合解题的思想方法,其本质是数形之间的转换,通过这种数形转换可以绕过障碍,使代数问题得到几何解释,体现出思维的灵活和数学美,从而使许多问题得到简便、明确的解答。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形结合;应用
  
  在求解数学问题时,贯彻好数形结合重要思想,把数与形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收到迅速、巧妙、准确解题的效果,下面本人就结合多年高中数学教学实践。谈一谈贯彻数形结合思想的一些体会。
  
  一、引用多媒体进行直观和分层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逐步进入课堂,给教学带来了一场大革命,多媒体显而易见的最大好处在于直观、大容量和时间的节省,直观正好化解数学学科的抽象和枯燥;大容量和时间的节省则正好化解高考前时间的紧迫,其实,多媒体还有一个好处,这个好处就在于它的分时性,多媒体的分时性正好化解教学中的一刀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层教学。
  1 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抽象严谨是数学的特点之一,但如果仅仅让学生了解这一点,数学给人的感觉就会变得异常严肃,甚至使人敬而远之,在这一点上。高中生尤其如此,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高中数学教学,可以将问题的抽象思维过程、探索过程形象地、直观地、连续地演示出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法和手段的局限性。
  2 引用多媒体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教育理念,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就包含了“分层次教学”的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分层次教学不是指对不同的对象授予不同的技能,而是在同一学种(技能)的传授中对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授予不同程度的内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以达到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多媒体的分时性和大容量性,正好解决了教学中的“一刀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学习适应自己层次的内容。
  
  二、利用实践渗透研究性学习
  
  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社会实践是重要的获取信息和获取研究素材的渠道,通过社会实践,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观察,了解并亲身参与取得第一手资料,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予以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数学就是为解决人类生产、生活服务的,数学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进步又反过来促进了数学的发展,所以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设计与实施,必须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条件,对于高中生而言,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如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能力便会充分展示出来,使学生明确了研究数学的目的和意义,增强了研究数学的乐趣和自觉性,并从实践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社会实践是把数和形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求解数学问题的佳途。
  
  三、利用数学语言描述数学现象
  
  语言是思维的结果,也是思维赖以进行的载体,人们思维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都是通过语言(口头或书面)表达出来的,数学是一门科学,是传播人类思想的一种工具,在数学教学中,各种量、量的关系、量的变化以及量与量之间的关系,都是用数学所特有的符号语言表达的,数学之所以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和成就,就是因为数学有特制的符号语言,数学语言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两种,如数学图式、符号属于书面语言,和、积、差、商、倍、扩大、缩小等属于口头语言,数学语言具有准确、简练、严谨的特点,善于利用数学语言。可以清楚、简洁、准确地描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数和形的现象。让学生养成自觉意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习惯。既可以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又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语言的运用主要体现为:(1)数学语言可以摆脱自然用语的多义性,用符号来表示科学概念,具有单一性、确定性,在推理过程中容易保持首尾一贯,不至于因发生歧义而造成逻辑混乱;(2)由于符号简洁明确,便于人们进行量的比较,从量的方面对事物的某种数量级作出直接的判断,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比较清晰的数量分析:(3)数学作为一种科学语言,还表现在它能将特有的数学语言(概念、公式、法则、公理、定理、模型、理论等)对科学真理进行精确和简洁的表述。
  数学语言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世界通用语言,并且以其准确、简明、抽象著称,随着社会的数学化程度日益提高,数学已成为人类社会中交流和贮存信息的重要手段,教学语言已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降水、概率通过电视进入千家万户,多种统计图、比例、分数、小数、百分数符号频繁见于报端,商品中条形码透露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总之,现代数学语言,从控制论到几何学,从微积分到统计学,已经广泛渗透到了现代社会各种运算系统中。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中贯彻数形结合思想,是发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教学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现代新课标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数学语言是教师在谦堂教学中的重要基本功之一,教师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确而迅速地传递教者的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教学过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语言;激发兴趣;激励探究;激励“说”    言语交流是师生互动的基本方式,不可否认,亲切、生动、准确、
新课程改革认为:课堂是教与学共建,教学互动、交流、互助的双主体结构.换言之,课堂不是教师单纯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不是对学生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
[摘要]针对当前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由于受农村家庭、学校及当地社会现实的影响,不少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对数学不感兴趣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想法,对学生产生厌学,认为数学难学的原因加以分析、总结,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八手,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摆脱厌学的状态,实践证明,促使了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使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关键词]激发兴趣;调查分析
有效教学是老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怎样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我们广大小学数学老师不断思
众所周知,数学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占有很大的分量,是我们的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她不但有智育的功能。也有其美育的功能,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欣赏数学美。    一、简洁美  爱因斯坦说过:“美,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他还认为,只有借助数学,才能达到简单性的美学准则,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这种美学理论,在数学界,也被多数人所认同,朴素、简单是其外在形式,只有既朴实清秀,又底蕴深厚,才称得上至美,欧拉给出的公
新课程理念倡导“使学生经历数学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我在教学中。就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作了如下的探索。    一、创设和谐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    宽松、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能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把学生视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良言激励学生,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发表不同
[摘要]合作学习对于小学生学习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还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
摘要 自2003年全国高考(文史)卷第15题在高考试卷中首次考查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类比能力以来,凭其新颖的命题方式和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应用能力的有效考查,类比逐渐成为数学高考中的一大热点,而类比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逐渐在新教材得以重视,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得到渗透。  关键词 类比;教学;功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尝试探究教学”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尝试,主动探索,主动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实现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是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尝试——探究讨论——再次尝试的教学模式,从而为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创建最宽裕的学习时空,创造最优越的学习条件,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引导学生创新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正确的语言是进行正确的数学思维的基本前提,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的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