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学应精心选材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ongtao3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刚踏上教师岗位时,觉得做教师非常辛苦,认为语文教学是高能低效。所以笔者一直在寻找一种高效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直到接触到单元主题教学时,才让笔者看到了语文的魅力,体验到了作为语文教师的快乐。在不断实践研究中,笔者对主题教学的几个课型有了新的认识。
  精设问题,巧提问
  单元主题阅读与笔者并不陌生。早在两年前笔者就尝试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内了,但引进课堂的只是跟课文内容有关的文章,不知道怎么围绕主题展开教学活动。在经过李主任培训后“主题”的概念记在心中了,可这第一课型的坎总迈不过去,直至听到工作室的苏小英老师执教的第一课型,才有拨云见日之感。
  第一课型就是紧抓主题,精心设计一到两个适用于整个单元课文的问题,在学生进行阅读前巧妙的抛给学生,然后一篇篇的读,一篇一篇的解决问题,简要的梳理出这一单元课文中凸显主题的事件或材料、人物、品质等。涉及面一定不能太宽,挖的不能太深,要不时间就不够用了。
  例如,笔者在上五年级第七单元第一课型时,围绕单元主题“勿忘国耻,振我中华”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①在这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时期,你读到了哪些令你气愤,让你感到耻辱的事情?②从这件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两个问题,既概括了这一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又很好的回归、升华了主题。
  精选文章,巧设计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是将拓展阅读放在课文解读中进行的,这样学生阅读起来就不会太累,也便于指导,有利于学困生的发展。在拓展阅读时,笔者在各类主题拓展读的书上或者网上搜寻了相关文章,虽工作量很大,但收效颇多。拓展读可以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笔者在这一单元中采用的方法有:
  主题升华法 在学生充分读了《圆明园的毁灭》后,笔者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发现学生用语贫乏,还没有走到课文中去。笔者就让学生读了另外一些有关圆明园被破坏的资料,学生读完后满脸的愤怒,再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时,有的说:“英法联军真是太可恶了,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屈辱的历史。”有的说:“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弱,才使我国遭受列强的欺辱。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就不会有人再来欺负我们了。”学生深刻理解了单元主题“勿忘国耻,振我中华”,相信学生的心中已经深深埋下这一单元主题的“种子”。
  铺垫理解法 这一单元的课文学生难理解,尤其是《狼牙山五壮士》和《最后一分钟》。怎么便于学生理解呢?笔者就寄希望于拓展读。什么时候读呢?一般的拓展读笔者都放在课后的十几分钟内,可这次把它们放在了上课伊始。笔者想只要奠定好了感情基调,课就好上了,就不用花大力气反复剖了。于是笔者将狼牙山五壮士面临的历史背景让每位学生读了,将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让学生读了,读完后授课,效果出奇的好,尤其是《七子之歌》的运用。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读《七子之歌》,尝试读出感情,在笔者的引导下反复读:“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让学生对香港的回归充满期待,然后带着这样的期待学诗、读诗。学生对诗文内容理解透彻,感情朗读一步到位,一课时就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对比阅读法 在教学《难忘的一课》时,笔者将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引进了课文。当学生们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后,就开始读《最后一课》,读完后说一说感受,让孩子们明白:小弗郎士心情、态度的变化源于韩麦尔先生以及小镇上居民的沉痛心情的感染。在这样一个带有浓厚爱国主义氛围的影响下,不同身份的人相互感染着、影响着,这种合力形成了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课文写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然后让学生读《难忘的一课》,让学生简要说说不同之处,说说相同的地方,再请学生读课文时,学生的感受截然不同,他们读出课文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何为国耻?为何要振我中华?不言而喻。这样的处理很顺利的突破了这一课的重难点,真正做到了以语文的方式解决语文的问题。
  巧引话题,促开口
  本单元口语交际是让学生围绕单元主题进行演讲。课前回顾主题“勿忘国耻,振我中华”,并简要回顾了这一单元中的课文内容,积累学习的素材。让学生思考怎么演讲?由于多数学生以前没接触过演讲,所以有些胆怯。为此,笔者就提前印发了一份简短的演讲稿让他们读,再请学生先来演讲,然后教师演讲,让他们找出了演讲中的注意事项,再让他们自己准备材料,列提纲、组织语言、当众演讲。由于这一单元的单元主题已深入人心,同学们的演讲内容选取合理、语言组织得当。
  以上就是笔者对单元主题教学三个课型的理解,这些理解也许是肤浅的,但相信在名师工作室的帮助下,笔者会一直在这条看似平坦却布满荆棘的路上阔步向前。
  (作者单位: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田家寨小学)
其他文献
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凡是做班主任的都喜欢“听话的”学生、“尖子”班级,而对于差的班级,便不愿意接手。笔者在上学期就接手了数学、英语在年级段倒数第一的班级,面对这样的班级,该怎样改变和提高班级的整体面貌,为学生们的进步导航呢?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家校联合共谋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学校和家庭的关系:学校和家庭是并肩工作的两个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
数与形是数学中的两个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应用又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形:或者借助于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或者借助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某种关系。换句话说,即数形结合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种情形是“以数解形”,而第二种情形是“以形助数”。  以“课例研讨”为研究载体  作为小学生来讲,年龄小,想象能力不够丰富,大部分的数学知识依靠教师的传授和讲解,但是这
目的:  应用25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颞浅动脉干及额、顶支形态结构进行观察与测量,为临床及影像医学提供依据与参考。  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6月~2013年9月期间,在
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首先表现在心理上的健康。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要面临着生活、学习、自我意识等多方面的心理困惑及社会压力。在这过程中,心理承受力差的同学,可能就会出现心理失衡,产生行为冲动。那如何对待心理上产生偏差的学生呢?下面是我与学生之间的真实案例。  缘由  11月3日,星期一,早上7点。我准时来到了我任班主任的初二(2)教室。怎么感觉有点不同寻常呢?我纳闷地环视桌面,惊出一身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二年级是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乐趣的关键期,在语文的新课程标准中就对1至2学段的阅读教学做出了如下目标定位:“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而如何提高低学段学生阅读的兴趣,把握阅读教学的度,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除了
现在师生关系不好处理,学生就像一张薄纸,要细心呵护,不然极易破损。批评要掌握方法,表扬要适可而止,否则弄不好会适得其反,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一次“突发事情”的应对  在笔者所教的八年级思品课上就发生过一次“突发事情”,不过细品一下整个处理的过程,觉得对自己今后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有很大的帮助。事情是这样的:  这堂课要讲授八年级思品课下册中第五课第一框题:隐私和隐私权。隐私方面的知识正是学生似懂非懂
目的:   分析颅内外大动脉闭塞患者血液中一些生化指标(包括炎性指标、血脂、血糖、乳酸及尿酸)的变化,试图探讨上述指标在颅内外大动脉闭塞中的作用,寻找大动脉闭塞的生化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占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口算又是贯穿一年级数学教学始终的重中之重。所以,口算教学在小学阶段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数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能“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口算。由此可见,如果一年级能培养起学生较强的口算能力,将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发现问题  参加工作以来,笔者一直任教小学中段数学的教学。在教学中年级学生时,笔者深刻体会到,在低年级能打下良好的
当物联网从智慧城市的大概念中走进大众视野,以音视频传输为基础、依赖数字传感技术应运而生的物联摄像机,成为IT消费市场新宠。11月9日,天地伟业在公司总部召开媒体发布会,
儿童文学带给孩子是一个多彩的世界:阴暗恐怖的影子森林;时代广场的音乐家蟋蟀;好心眼的巨人;英勇无畏的霍比特人。这里充满了科学幻想、奇境历险、暖暖温情。可是课外阅读的路上强敌如虎:低段孩子识字量较少,阅读与理解不能同步完成,集中注意力时间短;中、高段的孩子面对升学的压力,课内外作业接踵而至;还有网络世界、电子游戏、电视节目,也分散着孩子们的注意。如果把阅读转换成游戏,他们会感受阅读乐趣。笔者相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