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me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的整合馆藏资源,是促进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图书馆馆藏资源整合具有深远的意义,其内容包括传统馆藏资源、数字馆藏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在整合中应注重资源的深层整合,多种数据资源的整合,加强数据标准化建设并不断开发新技术以完善整合系统功能。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整合;馆藏资源;信息资源
  中图分类号:G250
  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科学地搜集管理和有效开发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服务于当代及未来社会的持续发展。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是以信息资源为基础的,是图书馆开展各项服务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馆藏资源建设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质量与满足读者需求的程度。
  1.图书馆馆藏资源整合的意义
  传统的馆藏资源是书籍、报刊、会议等纸质文献资源的收集与整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馆藏资源的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图像、音频、视频等新兴的多媒体手段成为新的数据模式,馆藏信息资源的数量正飞速增长。面对众多的馆藏资源,读者却常常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期望能够通过统一的界面,方便快捷的一次性检索到图书馆所有的资源。因此,图书馆整合现有馆藏资源,从而为读者提供统一的检索平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图书馆馆藏资源整合是指遵循一定的原则、规范、标准,把图书馆范围内的资源无论是馆藏书目资源、网上虚拟资源还是光盘数据资源,或者自建数据库等多种载体、多种形式、多种类型、分散异构的信息资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图书馆所有资源采、分、编、典、流工作的融合,并且使读者能够在统一的数据存取模式下通过统一的读者界面完成对不同数据库和网络资源的检索利用的资源集合体。
  馆藏资源整合,有利于读者全面了解馆藏图书文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满足读者多元化的信息需求;有利于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评价,提高竞争优势;有利于促进信息资源的有序化;有利于促进未来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2.图书馆馆藏资源整合的内容
  2.1.传统馆藏文献与馆藏数字化资源的整合
  由于讀者对信息的需求是全方位、综合化和方便快捷的,这就要求图书馆须将传统馆藏文献与馆藏数字化资源进行整合。目前,各图书馆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本馆馆藏书刊书目数据库,传统的纸质资源都通过该数据库揭示出来,满足了读者检索纸质图书的要求。但是,馆藏数字资源却未被多数读者了解和利用,因此,必须对馆藏书刊书目检索系统增加数字化信息资源,将数字资源与传统馆藏文献资源整合在统一的界面,才能方便读者利用。传统馆藏文献与馆藏数字化资源的整合包括:
  2.1.馆藏书目数据资源和电子数据资源的整合
  馆藏书目数据资源和电子数据资源的整合是图书馆最基本的资源整合,目前常用的两种资源整合方式有:(1)将电子资源记录同纸质资源记录一样输入到自动化系统中,读者通过OPAC可以同时检索到两类资源。(2)利用程序把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进行匹配,将相同内容的电子资源的URL地址挂接在纸质资源的MARC856字段中,不相同的可以采取直接将电子资源记录输入到自动化系统中。基于此,图书馆在采购电子图书时,应该站在方便读者的角度上去整合资源,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一定的改进。
  2.2.馆藏数字化资源之间的整合
  馆藏数字化资源种类繁多,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联机数据库、目录数据库,以及数字镜像或以链接方式提供给读者使用的、分布式管理的数字资源。应针对各种数据库之间在内容上有重复、检索方式各异的现象,认真分析它们之间的数据异同、相互关系、重叠程度,开发新的系统。根据读者的信息需求合理分配各种数据库,保证质量和数量,实现异质电子信息资源的整合问题。实现互操作并提供给读者一个统一的检索平台,读者只需一次检索,就能实现对馆藏各数据库的交叉检索,并且由系统自动对命中结果进行查重处理。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图书馆应根据本馆的经济能力和读者需求特点合理配置各种数据库,根据本馆的性质把相关因素结合起来,不可墨守成规一概而论,形成充分满足读者需求的馆藏数字资源体系。
  2.2.1.数据库之间的资源整合
  图书馆购置的数据库最开始是一个个独立的数据库,不同学科也有不同类别,这给读者的资源检索造成很大的困难,如果能在同一个检索平台上实现多数据库同时检索将方便读者,大大提高读者对信息资源获取的效率。这个时候就出现了跨库检索,跨库检索避免了读者逐个登录数据库、输入检索条件的麻烦,使用方便、快捷。跨库检索方式从技术上屏蔽了图书馆的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检索方法和界面差异。
  2.2.2.利用超文本链接加强数据库间的知识关联
  利用网络超文本链接的特性将文献的有关知识点链接起来,到将有关的数字资源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以便读者更方便地利用数字资源。目前链接整合主要通过封闭式静态链接系统、开放式静态链接系统和开放式动态链接系统三种方式来实现。其中又以开放式动态链接系统为最佳。使全文数据库间、二次文献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间实现全面的链接。
  2.3.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
  网络信息资源是由数字化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与超文本、超媒体技术所支撑的信息资源,其中有组织和机构发布的信息、各种学术论坛内的信息、个人博客等都是近年来被很多学者推崇的隐形网络资源,这类资源需经过组织和转换才能进入图书馆的馆藏,是图书馆最有潜力的信息资源,它们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更加丰富多彩。对它们之间的整合需要进行合理全面地规划,使它们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彼此融合相互关联。图书馆还要将网络信息资源与馆藏数字化资源进行整合,如建立馆藏特色数据库、学科信息门户、网络信息导航库,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3.资源整合应重点考虑的几个问题   3.1.注重深层资源整合
  加强本地區资源整合,建立重大资源整合系统与数字资源系统之间的多维关联是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的重要策略。目前图书馆的整合系统主要以全文资料的浏览、检索和提供为主,其功能比较单一,并且读者使用起来比较麻烦,步骤多、界面不够友好。将来的整合系统将整合进越来越多地服务,通过加大对网络数据整合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进行深层数据整合,开展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文献复制、多媒体教育、信息咨询、专题定题服务、参考和咨询服务等多种服务项目,今后的发展方向将充分体现交互性并且界面可随着读者的需求变化而变化的。同时,加强对特色数据库、教参系统、电子报纸、多媒体、网络门户等资源的整合。加强全文数据库与摘要、书目数据库的链接,去除死链,提高整合效果。
  3.2.构建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平台
  从图书馆长期的发展来看,馆藏资源的内部整合、外部共享、跨平台的资源互建是图书馆未来的发展需求。现阶段的图书馆应用系统是由不同的系统集成服务商用不同的工具开发的,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显现出来,比如同一业务系统的不同模块间,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无法共享,不能随着业务运作顺畅流转,导致业务流程被割裂,数据效率降低,使信息系统无法发挥最大化作用,为应对信息资源的日益发展,图书馆需要建设统一的信息资源整合平台来使图书馆的馆藏管理效率化、智能化。图书馆通过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可以实现对于内外部各种异构信息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库、关系数据库、虚拟资源等的高度集成整合,实现对于信息资源的采编与加工处理,实现信息资源的快速统一搜索,实现对于信息资源的个性化服务、增值服务、推送服务等扩展服务支持,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3.开发新技术,不断完善整合系统功能
  图书馆需要有新的检索技术、检索界面,以整合各种载体的各类型信息资源,整合不同图书馆的目录资源和信息资源;需要有新的应用系统,以实现不同类型、不同级次资源建设的链接,支持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对这些新技术的开发都应力求做到技术先进,具有前瞻性、兼容性强、使用范围广。同时图书馆迫切需要制定新的技术标准,规范新技术、新系统的开发,规范信息资源库的建设。
  3.4.加强数据标准化建设
  图书馆馆藏资源整合的实现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图书馆进行全面系统地考虑,整合检索系统的实现依赖于一系列标准的制定和采用,这些需要数据库产业界、资源服务提供商、图书馆等各部门的合作,需要加强数据标准化,要求各整合单位严格执行各种著录、标引规则,深化标准化意识,协同相关学科领域专家研究和制定信息资源整合所必需的标准。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并符合我国资源特点的一系列标准是图书馆今后研究的方向。
  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整合是必然也是趋势。各个图书馆要谋求信息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就应顺应这种趋势,积极的从硬件、软件上做准备,图书馆各项建设和业务工作要适应馆藏资源建设需要,合理整合配置馆藏资源,使之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董民辉.信息资源共享和异构整合给图书馆插上金翅膀[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5)
  [2]王晓辉.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整合[J].黑龙江科技信息
  [3]杨丹丹.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模式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30)4:105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等教育阶段,从教育投资一收益的角度审视主要发生在低收入群体身上的"因教致贫"现象,可以发现,"因教致贫"现象存在的直接原因在于教育成本的增加,而教育收益的相对低下导致的教育投资收益率的下降,则是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通过新的制度设计,平衡不同高校的个人教育收益率,尽可能地减少低收入人群的教育投资风险,是目前解决"因教致贫"问题比较可行的办法。  中图分类号:G64  一、"因教致贫"现象的
中图分类号:{G40-01}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性格这个词最早是由古希腊学者提奥夫斯塔提出的,意思是指人的特征、标志、属性、特性等,而我国心理学家则认为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1]综上所述,可以把性格定义为:不同的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特性和习惯。俗语说:"性格决定命运。"也就是说,孩子的性格如何将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优良的性格是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
目的评价术前行多层螺旋CT动脉重建(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对变异肝动脉诊断的准确性及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胆胰腹腔镜外科施行的6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手术资料及术前影像学检查资料。收集患者术前腹部多层螺旋CT检查数据,通过图像后处理技术
学位
中图分类号:G633.8  化学离不开试验,试验离不开操作。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并不是一句耸人听闻之言。中学化学试验虽然简单,但隐藏着许多潜在危险。多年的化学教学工作中,耳闻目睹了不少化学实验的危险情景,特别是学生实验中对试验的好奇心,盲无目的、急于求成,无安全意识,不能意识到试验的危险性。药品的取用多多益善,往往会造成一些危险事故。本文就中学化学实验中有关有安全问题预防与处理。  安全实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英语教学现状,探索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具体分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大组成,思考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义文化;语用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31  多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传统的听说法"with its end less and mind-numbing repetitive drills"和
[摘要]企业文化进校园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体现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高职院校企业文化进校园的研究,反映现状,找出问题,并进一步探索出解决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企业文化进校园;现状及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G459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布局不断走向合理,办学方法和模式也是灵活多样,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高职教育要求学
摘要:要想能够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就要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更重视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商务英语课程应承担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任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不仅应贯穿于商务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课堂管理、考核的环节,还要依靠教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商务英语;职业素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3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
中图分类号:H319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學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小语学科性质,使小学生熟读精思成为阅读教学的基本活动,并融合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