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功能和运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yang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情境教学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拓宽师生知识面,增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因而,对教学情境的创设越来越重要。本文拟通过对情境创设的方法进行探究,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 初中历史;情境创设;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7-0075-01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人文科学,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素材。因而通过历史教学来实现育人的目的是每个历史教师应尽的职责。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又过于注重学生的分数,教师讲学生听,忽视历史的育人功能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被动学习,学生就成了知识的容器,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遏制了发展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本文将通过对情境创设的理解和运用,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基于此,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敬请各位同行指正。
  一、情境教学的功能价值
  (一)激发历史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一系列例如音乐、故事、谜语等的导入方式,能够让学生一开始就集中注意,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对本课所学的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利于其历史兴趣的培养。
  当然,让学生觉得有趣、好玩,是很浅表的。“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仅仅是让学生觉得有趣、好玩,关键是要学生对学习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倾向,让儿童瞬间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兴趣”。
  (二)拓宽师生知识面
  教师与学生一样,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既是参与者、学习者,又是引导者、探索者。因而教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进行素材的收集和反复的斟酌。这一过程就需要历史教师在吃透本课教材的基础上,平时广泛阅读有关历史的书籍、报刊杂志等。学生也是具有主动性,课堂情境的创设既可以增加知识的认识,也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思考空间,激发学生课后主动地查阅有关资料等。
  对情境的创设,学生往往会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是思维碰撞的火花。师生之间的互动,无形当中对教材的理解会更加深入,也将使得师生关系更加宽松、融洽,有利于师生教学相长。
  (三)增强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核心素养即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表现。教师通过情景创设能够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有更深入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共鸣和熏陶。再经过教师语言的引导,有利学生明白道理和素养的形成。
  二、情境教学的运用方法
  (一)再现人物,导入课堂
  历史教学无外乎人和事的演变,其中,以人物為最。应该说每一堂历史课都会出现一些重要历史人物。以人物作为情境创设的载体,贴近学生的认知,可以给学生深刻的体验。
  例如在介绍《新文化运动》这一课时,有的老师引用陈独秀强行剪掉学生监督姚昱的辫子这一故事,让学生对陈独秀有一定了解,加深印象,引入课堂。这是用人物故事进行再现,再现的方式也可以用角色扮演等方法,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建构主题,贯穿课堂
  主题是一堂课的灵魂,只有紧紧围绕主题进行情境创设,才能激发学生的
  情感共鸣,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主旨。例如以诗为开篇,该诗为《有感》: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用愁起、愁燃、愁思三个部分贯穿全文,渲染本课的氛围,使学生在这一情境中感悟独立自强的重要性。
  (三)巧妙设问,盘活课堂
  新课程改革倡导合作、探究,因而对课堂的设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有的历史问题都应有其实用价值,是重要的提问而非徒劳的提问。一是充分利用教材的显性材料,挖掘出教材内容的隐性联系,具有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德育渗透的综合功能;二是简便易行具有普及性”。因而设问要结合具有思辨性的内容或者史料,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教材内容。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可以进行情境环节的创设。
  (四)实地考察,延伸课堂
  历史距离现实太远,但是却留下了珍贵的文物,例如建筑物、武器、碑刻等。由于课堂的局限性,往往只能通过影图物具资料进行情境创设。如果有条件的地区,应该组织学生参观遗址、博物馆等,将能更形象直观地展示历史,教师再加以引导,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由于各地区情况不同,但应充分挖掘乡土历史。这些都可以成为历史课堂的有效素材,贴近学生实际,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和深刻的认识。
  三、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知识的深入,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然而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情境,也要求教师要不断研究教材,扩大知识面,提升教学技能,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当然,教无定法,情境创设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只有以学生为出发点,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才能更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发展,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全仁经.耕读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班务管理的重要性已不需要过多的阐述。在我本人近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曾经经历过诸多的失败和遗憾,有班上学生要求换班的,有学生联名上书要求换班主任的,甚至有学生因为接受不了我对班级简单而粗暴的管理而准备放弃读书的极端案例。痛定思痛之余,我虚心的向有经验班主任老师请教,潜心研究了魏书生、高慧明等班级管理名家的班级管理理论,并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总结、提升,逐步形成了一套日趋精
摘 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要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但是长久以来,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就对此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途径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9-0140-01  阅读教学
摘 要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借助操场跑道设计出一系列的数学体验以及挑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在感悟数学知识,在应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 数学步道;应用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8-0127-01  数学步道是一种非常规的数学教学方式,就是让大家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的一种探究活动。它是用现
摘 要 数学教育抽象性十足,学习难度巨大。为了降低学生对学习的抵触,降低教学难度,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设计合适的教育思路,确保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顺利的完成对知识的吸收与消化。情景教学恰好能够满足这一要求,情景教学带给了高中数学教育新的生机与活力。学生在情景的引导下明白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情景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了知识的吸收与理解水平。本文将以情景教学应用意义为出发点,分析情
摘 要 数学学困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提高,需要教师、家长、同学三方面共同努力,采用积极的、正面的、符合学生需求的评价手段,去帮助、鼓励和尊重他们,从而提高数学学困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学困生;心理素质;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076-01  培养数学学困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我认为应该从教师、家长和同学这三个方面全面的去实施积极
摘 要 本文基于绘本阅读材料《A message from the sea》的教学实践,以具体的案例来探索AIDA公式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的运用途径及实际效果,促进学生的深层思考,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 AIDA公式;绘本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3-0112-01  国际推销专家海英兹·姆·戈得曼((Heinz.M.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无论是新知的探究,还是旧知的应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由学生的思维定势、知识性错误、概念不清等原因引起的。教师应该以研究者的角色,以积极的态度,因势利导,让这些错误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教学价值,让错题成为引导学生进行再度探究的学习资源,成为教师反思自己教学得失的载体。  关键词小数除法;典型错例;分析;反思  中图分类号:B0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
摘 要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对待学习与生活,消除学生消极心态,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让学生受益一生。  关键词 培养;学生;积极心态  中图分类号:C961,D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175-01  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学习知识的方法,更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不要让不好的情绪与心态影响学生,要培养学生做情绪的主人;要有意地培养
摘 要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我国逐渐摒弃了应试教育的模式,越来越多的学校响应国家号召开始推进素质教育。高中数学抽象难懂,但又极为重要,这就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提升了核心素养,才能打好数学学习的基础、提升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变得更加轻松和扎实。数学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作为一门主科,其分值也是非常高的,所以
摘 要 本文围绕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立足微课的教学设计、立足微课的教学效果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微课;教学设计;重难点;趣味;高效  中图分类号:TQ4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9-0019-01  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教学片段),微课的应用注重与课堂的融合,扎根于课堂。有机地利用微课所具有的特殊的呈现方式和功能,根据教学的需要,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