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 · 发现 · 超越——例谈与文本对话的路径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s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 ,教学文本一般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以"教科书"与"教材"为代表的经过教学论加工过的专业文本 ,一是以电视、录像、广播为代表的一定媒体结合的视听文本.为了更好地达成与文本对话的教学目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经历"感知—发现—超越"的过程.
其他文献
方成培改编《雷峰塔》传奇,秉持“务使有裨世道,以归于雅正”的原则,通过情节设置和人物性格的改造,实现内容主旨归于纯正,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规范;通过曲词的文雅化、集唐诗的采用
意识形态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这要求必须重视意识形态的建设,保证意识形态思想与时俱进,从而更好地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改革开放初,邓小平继承
“断舍离”是日本山下英子女士提出的概念,指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这三个字读起来铿锵有力,还带有一些禅味:“断”指断绝想要进入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利用功能动作筛查(FMS)系统对中国人民大学网球队12名运动员进行测试,评价该高校网球队运动员功能动作质量,提出针对性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正>在与费正清教授的治学方法作比较时,黄仁宇先生说:"他重分析,我主张综合;他坚持以二十年为研究的范围,我动辄牵涉一个世纪或一个朝代;他用演绎法,我用归纳法。"~[1]说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和劳动力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并存的现象。这是不符合经济学理论的。多数学者将这种理论与现实的相悖归咎为包括户籍制度在内的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为蔷薇科苹果亚科枇杷属植物,是亚热带常绿果树。我国枇杷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有20个种类(包括种、变种和变型),但只有一个种,即普通枇杷(E.j
与课程改革相适应,发轫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架式教学已被广泛运用于高中地理课堂.但一些课堂由于过度注重“支架”,致使地理教学本身的目的和意义被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