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ong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国家课程,纳入国家课程计划,它的教学开展有效落实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指导教师对主题教学流程的茫然,造成学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主题实践活动的探究?如何让学生能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获得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共同成长?本文结合“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设计小学综合实践主题教学流程。“教学做合一”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强调“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还要求“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综合实践;主题活动
  “教学做合一”做的过程是行知行的过程,即“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行动。文章形成学习兴趣—活动主题—解决方案—调查研究—活动结论—拓展延伸等六个环节。这六个环节一一对应,其中,“行动生困难”,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困难生问题”,将学生产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梳理产生活动研究的主题;“问题生假设”,确立主题活动之后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制定好的方案(假设)是关键;“假设生试验”,依据方案有条理地开展活动(试验),收集资料;“试验生断语”,将收集的资料归纳整理得出活动的结论;“断语又生行动”,根据研究的结论影响,学会举一反三。
  一、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学习老师,要想把一个主题活动开展好,学生的兴趣是关健。如何让学生对活动主题的产生浓厚兴趣,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儿童获得知识的源泉。所以,要想让孩子获取主题活动大量知识,首先要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去主动地探究,成为主题活动探究的主人,这样主题活动还没开始,就成功一半。
  二、活动主题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引导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教学流程是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找到特定角度切入,选择具体活动内容,将提出的问题引导转化为研究的活动主题。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会越来越深,问题会愈来愈多。问题来源于学生切身体验,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是摆在师生面前的问题。然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发挥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建构和动态生成的作用。实践中学生把产生的、动态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纳、提炼,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资源之一,有利于活动的开展,还能进一步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三、解决方案
  作为一门开放性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把实践中学生产生的、动态的问题,整理归纳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资源之一,然后让学生依据这一主题,提出活动方案。熟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确定了活动主题后,要保证主题活动的研究顺利开展,达到研究目的,一个好的活动计划就是关键了。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又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核心,考虑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由于小学生发展的水平决定了教师需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帮助小学生确定体验的活动和探索的方向。”因此,活动计划制定贯彻一个活动的原则,就是在整个主题活动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活动计划安排必需详细周密,但又要灵活。例如:学校的课程中踢毽子,提出了《探寻古代娱乐活动》学会们都十分的兴奋,通过收集、查阅让孩子真正的了解这一项目,举一反三,孩子们又查了到同样的古代运动,蹴鞠,跳马等,针对这些运动,孩子们分组做了详细的计划,最后又通过各组的讨论,表达,让大家对古文化,古运动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知。
  四、调查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有了详细周密的计划,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就需要开展主题研究活动。活动中通过调查研究,采访,搜集资料等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观察、记录和思考主动获取知识,收集整理资料,分析并解决问题。调查研究的内容源于学生的生活、活动领域,是学生主动从生活、活动中发现,自愿并乐于去调查、去研究的,且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价值。因此,我们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从家庭、学校、书籍以及周围环境中寻找问题。如开展《家乡常见的中草药》主题活动时,让学生自己按照小组分工收集中草药种类、药效、小药方等。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学生通過观察、实验、问卷调查、实地考察、采访、上网等收集大量的家乡的中草药有关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分类,为小组成果展示提供丰厚的资料。
  五、活动结论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其核心就在于“做”。这个“做”就是实践,即让学生在主题实践中“劳力上劳心”,并最终通过反复实践把自己培养成为创造力的人。现在很多的学校都开辟了校园菜园,让学生参与到劳动中来,如向日葵的种植,几月份开始下种,怎样浇水,怎样施肥,每个同学都详细做好记录,最后做成总结,然后全班同学将总结进行梳理,最终得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进度表,放到学校进行展览。
  六、拓展延伸
  将孩子们培养成为拥有“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世界的精神”。学生在每次主题活动结束后,活动成果的展示往往不只是作为此次主题活动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举一反三,这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26,128.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最重要的载体,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新格局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社会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6 年是建设“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应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从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人民政协制度体系、完善人民政协工作机制、创新人民政协协商形式与载体、加强履职能力建设几个方面努力,不断增强人民政协履职的实效性,为促进社会共同治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
摘 要:“多边形内角和”是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的基础上进行延伸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类比推理、合作学习的能力。本文根据中学生的学习特点,谈谈以下三种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多边形内角和”是“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的延伸,学生们在初步接触了三角形内角和后,对于多边形内角和的进一步探讨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由局部到
摘 要:牛顿第二定律作为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难点与重点知识,在最终的高考试卷中占据了较大的考试内容占比。本文将立足于学生学习情况与客观考试试卷内容,对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技巧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  关键词:牛顿第二定律;中学生学习;物理问题应用解析  对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技巧展开分析,将能够提升学生的解题技巧,从而改善学生的卷面得分情况,也能够侧面的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许定瑞的办公室宽敞明亮,一进门就能看见水族箱里活泼而灵动的热带鱼和金龙鱼,几株龟背竹繁茂地生长着,一套精美的茶具安静地摆在茶几上……在这里,你找不到商场如战场的那种
摘 要:近些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运动项目的种类越来越多。对于高校来说,运动项目看似很多,但是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真正让学生参加的运动项目种类有限,主要有乒乓球、篮球、羽毛球、健美操和排球等几大类。在当前的环境下,国家对高校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为实现高校运动项目多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鉴于此,为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实现运动项目的多元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
摘 要:目前中职学生中大多是来自初中的后进生,他们往往学习目标不明,学习习惯不太好,甚至少部分品行还有待提高。就英语学科而言,后进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中职英语老师切实提高他们的英语素质。提高后进生的英语素质,是中职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对所有学生未来负责的表现。我们应该从学生兴趣出发,让其爱上英语;让后进生在和谐的环境中采用正确的有效的方法学习,教师必修采用合理的教法,以达真正提高
摘 要:阅读教学是一种独特的阅读活动,是在教师的引领下有规划、有目的地开展,是在教师激发之下的,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整合及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提高阅读技术,增强阅读能力,能初步理解欣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阅读兴趣的熏陶,发展自己独特的阅读个性,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让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在阅读中让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利用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发挥知识迁移作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取得实效性突
摘 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已经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大多数学校基本开设了英语写作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即使有些学校不开设写作课程,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期间也会接受一定的写作训练。然而,一些学生仍然对写作缺乏兴趣,他们的写作分数仍然不高,他们的写作技能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当学生写作时,他们的思维往往是无法打开的,没有内容可写;即使有的同学能写出相关的内容,但缩写的内容往往不突出,没有轻重缓急,思路不清,
摘 要:模型思想是学生理解数学与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是新课标中强调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本文主要阐述了数学模型概念及思想,并对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的有效培养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模型思想;教学策略  一、数学模型概念及思想  数学模型是针对参照某种事物系统的特征或数量依存关系,运用数学语言、概括表述的一种数学结构。建模思想是沟通数学工具与实际问题之间联系的重要桥梁
摘 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采用相关教学手段,使学生形成良好心理素质,促进身体、心理和谐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对于有效预防和消除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困惑,提高个体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现有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教学目的和理念、教学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探讨开展专题教学、创设活动情境的方式,强化学生心理体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