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物理实验能力

来源 :数理化学习·高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senboss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察能力和物理实验能力.而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又主要体现在实验思维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两方面.笔者结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两个实验所遇到的问题,谈谈对培养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一些体会.
  一、对学生实验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完成学生分组实验“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后,某同学对课后的一道习题提出质疑,题目如下.
  图1某实验小组采用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在平衡摩擦力后,实验过程中还应满足钩码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A) 方便减小小车的速度
  (B) 防止小车运动时加速度过大
  (C) 防止拉小车的细线在实验过程中拉断
  (D) 确保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与钩码的重力近似相等
  他认为(B)选项也符合题意要求,理由是:本实验平衡摩擦后,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就成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由于直接测出此拉力难度大,于是考虑用钩码的重力代替.对钩码受力分析后得到F=mg-ma,由式中可知只有当加速度a很小时,才有F≈mg,即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与钩码的重力近似相等.如果m不能远小于M,会导致加速度a过大,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因此,(B)选项也符合题意的要求.
  粗看学生的整个分析、推理过程,未发现有明显不妥之处.(B)选项所述是否属于“主要原因”之一呢?我让该同学把当时在实验室得到的纸带拿出,提醒他算一算实验过程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并留意实验时所测小车的质量及所挂钩码质量.
  学生很快完成了我布置的任务.实验时他用到的小车质量205.9 g,当分别挂上10 g、20 g的钩码时,由纸带得到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0.55 m/s2、0.94 m/s2.从两次实验可以发现,挂10 g钩码时,M≈20 m;挂20 g钩码时,M≈10 m.显然,所挂钩码质量增大,小车的加速度也会增大.但本实验由于受m远小于M的制约,所挂钩码质量不能无限地增大.实验中挂20 g的钩码时就已经不满足m远小于M的前提要求,此时0.94 m/s2的加速度仍是个较小的值.
  本题中的(B)选项是否符合题意?他恍然大悟:在满足m远小于M前提下进行实验时,小车的加速度是比较小的,不可能达到较大的加速度.可见小车的加速度不是影响本实验的主要因素.
  教育部颁布的《考试大纲》对物理学科的实验能力明确要求:“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但现实中,部分教师的实验教学往往把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实验操作、如何记录数据、如何得到实验结果上,忽略了对学生实验思维能力的培养.他们认为,学物理只要记住实验原理、现象和结论就行了,重要的是能够运用公式解题.所以学生的实验过程更多是照着老师所述重复一遍,无需做更多的思考.从以上解惑的过程,可以看出该同学在对实验原理理解基础上能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他的观点,就是一种实验思维能力的体现.
  因此,让学生走进实验室、真正动手和动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处理问题,是提高学生实验思维能力的有效举措.
  二、对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
  实验动手能力包括按实验步骤完成操作、设计实验记录的表格、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从误差角度分析实验、排除简单故障等方面.从近年高考对实验的考查中,可以看出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误差的分析的考查,已成为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动手操作过实验的一种手段.
  图2、图3是某位同学在进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分组实验后上交的实验数据处理部分,他采用图象处理数据,在横轴标度的选取上分别采用了从零开始(简称“法1”)和从某一值开始(简称“法2”)的两种不同方法.结合上网查询得到的本地重力加速度值g=9.789 m/s2,他对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当初设想的不吻合提出了疑问:
  取(0.96,3.90)得4.06 L=T2,所以g≈9.724 m/s2
  图2取(0.65,2.65)(0.93,3.80)得T2=4.107 L,
  所以g≈9.612 m/s2
  图3
  从T2=4π2g•L这一函数关系出发,“法1”通过建坐标、描点、连线,进而分析数据得到结果.发现此方法描出的点较集中于某块小区域,理论上容易由于连线的偏差导致结果有较大的误差.“法2”通过横轴标度的调整,让所描出的4个点分布较广.达到充分利用坐标纸的目的,从理论上看对减小误差是有帮助的.但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却是“法1”的误差更小.为什么呢?
  我提醒他注意结合“法1”的坐标原点,对比“法2”中所描点更分散的特点进行思考.“法1”虽然所描点相对密集,但由于有坐标原点充当了第5个点,而且是相距较远的一个点,对满足“让尽量多的点落在线上”这一原则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而“法2”虽然4个点能够占满较大的坐标纸空间,却由于只有4个点,容易在连线上产生偏差而导致更大的误差.可以看出,此实验中采用“法1”的方法更有利于减小误差.但纵观两种方法可以看出,采用图象处理数据对减小实验误差的效果是明显的,因为即使是“法2”得到的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差也较小.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使学生能正确使用高中物理实验项目中的仪器和工具,获得较准确的实验信息.学生把实验获得的信息演绎、归纳成结论,只动脑不动手和只动手不动脑都是不正确的.”该同学通过动手实验,既尝试了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又从中提高了对实验误差的认识.因此,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不单纯是动手操作实验器材、经历实验过程.学生对数据的处理和误差分析能力,需要在实验操作的不断总结和改进过程中得以提高.
  
  
  [福建省清流县第一中学(365000)]
  
其他文献
在高三数学教学中,学生经常有这样感觉:有时做过几遍的题目下次再做时仍然发现解题的思路不清,无从下手,除了遗忘之外,更多的是学生缺乏对题目本质的理解,是缺少对数学知识系统性的归纳和对数学学习过程的反思.学生在高三数学知识复习的过程中,离不开自己对数学学习过程的反思,为此,在高三数学复习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反思性能力,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数学成绩.  数
各级党委班子的作风如何,关系到党委在群众中有没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关系到党的兴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军队各级党委要时刻保持同广大官兵的血肉联系,就必须紧紧围绕以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四川公司因灾经济损失累计约35亿,其中直接经济损失为15.1亿,间接经济损失大约为19.7亿。利润损失约为21.8亿元。在基本完成灾后重建工
当前随着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在高中数学学科中的广泛应用,教师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活动进程、师生学习方法等方面发生了与时俱进的调整和改变.高中数学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进程的“设计师”和“组织者”.但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出现与新课标要求、教学理念、教学原则等方面“不协调”的教学活动和现象.如何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瑕疵”进行有效的“修正”,已经摆在了广大高中数学教师的面前,成为需要进行有效解决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各个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而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如何抓
高中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记住某些公式,会解几个题目,更应是通过对数学习题的求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也就是要使学生通过解题的训练,在解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解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轻松.任何学问都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在数学方面,能力比具体的知识要重要的多.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分强调能力,而忽视知识的学习,我们应当在学习一定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的物流业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脉,在国家的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物流几乎涵盖了所有产业的所有领域和部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构件之一.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素养,是有效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学实践证明,高中学生良好学习素养的培养,能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入推进和有效开展提供推动作用.本文作者根据新课改教学要求,结合不等式章节教学活动内容,简要论述了当前高中生学习素养培养的方法和举措.  构建主义学者认为,教师、学生、课堂,是教学活动构建的重要因素,各自在教学活动中,分别占据着主导、主体和阵地等地位和
英国新闻学网站2010年3月英国城市大学新闻学系主任乔治·布洛克的就职演说。新闻业的日常运作是有缺陷的。在提供事实、各方观点的基础上,记者们还应该告诉我们 British Jo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习惯于从条件推出结论,这种习惯性的思维活动,在物理教学中常常表现为正向的思维方式.但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当正向思维的指向并不明确的时候,不妨把思维的方向调整一下,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另一种途径上去,把正向思维演变为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把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反过来加以思考,即从结论出发倒着分析问题,分析结论产生的条件.逆向思维属于一种创造性思维,具有灵活性和批判性的特点.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