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历史开卷会考的复习教学体会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we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6年开始,全省实施历史课开卷考试。这种新的考试形式对组织历史课教学及会考复习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式下取得比较好的教学和学生会考复习效果,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面前的课题。现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一、更新观念、把握方向是搞好开卷会考复习教学的前提
  当接到历史课开卷考试的通知后,我首先在课上利用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讨论“你如何看待历史课的开卷考试”。学生们讨论热烈,有的说:“历史课开卷太好了,以后我就再也不用背年代、问答题了!”有的说:“我还是喜欢闭卷考试,不用动脑筋,按照课本背就行了。”学生七嘴八舌,观点不—。在学生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后,我微笑着做了如下总结:“开卷形式的出现可能会引起部分学生的误解,以为开卷考试就是翻书抄答案,平时用不着花时间看书和做题,到考试时只要抄书就行了。这种观点显然是错的,因为考试如果单纯演变为抄现成的书就失去了考试的意义了。伴随着开卷,必然会使材料题和问答题的综合性与灵活性大为提高,如果学生对课本陌生,知识点零散,想要系统完整的回答问题是不可能的。所以,历史开卷考试不是降低了难度,反是要求学生比以往更熟悉课本,综合能力的要求也提高了。”听了我的一席话后,学生们才恍然大悟,对历史会考开卷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这次课前讨论,学生大多能正确理解历史考试新形式所带来的转变,营造出—个重视会考复习教学的氛围。
  二、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是搞好开卷会考复习的关键
  高中历史会考的范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内容,范围广,知识点多,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图片和正文说明,所以需要安排合理的教学进度和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为了争取更多的复习时间,一般在第一学期完成上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后,提前学习下册的一或两章教学内容,所以在第二学期前半段就可以把新课完成,然后进入会考复习阶段。在开卷考试形式下的会考复习教学计划可分为两大阶段进行,第—阶段仍然以《会考标准》为纲,但与以往不同的是需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例如,对下册“三大战役的意义”的把握上,除了要求学生在课本上标识出其具体位置外,我还要求学生掌握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胜利的原因书上没有直接的答案,需要学生自己结合课本知识做答,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第二阶段里,则需要进行综合试题的训练,这种类型的试题可以从网上、杂志上选取,也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自己设计,以提高学生适应开卷的应试能力。这—阶段的复习教学尤为重要,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是搞好开卷会考复习的重要手段
  高中学生大都在初中已经接触过高中历史的部分知识点,但大多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作为教师则需要起到领航者的作用,具体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例如,教师在重点讲授完本章节的历史概念后,可以放手发动学生自己动手整理本章节的线索。教师可事先给出学生“前提”“内容”“目的”“实质”“导火索”等标识,让学生自己找出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每件史实的前因后果,并结合课本自己设计问答题,然后教师挑选出其中有创见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如在整理课堂笔记时,有的学生提出问题:“抗日战争后,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对立难道是不可调和的吗?一定要以战争的形式爆发吗?”这个问题就颇有创意。在课堂讨论时,师生通过对共产党、国民党的立场、阶级属性、所走的道路的分析得出这场战争的不可避免性,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解放战争的理解。另外,为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有条件的学校的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电教设施等手段设计好题型框架,适当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展示,对重要事件、历史人物进行描述评价,以增强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这些细致入微的工作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达到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着眼于眼前的会考复习,更为今后的历史高考复习做好了铺垫和衔接工作。
  四、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框架是搞好开卷会考复习的核心
  由于会考毕竟属于毕业水平考查的范围,难度不会太大,复习中要以夯实基础与加强训练为基本出发点,教师要尽量避免“过犹不及”,使会考偏离了方向,反而忽视了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把握。如何夯实墓础呢?历史课本是以时间的先后顺序编篆的,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先给学生大致的线索,例如中国近现代史之分,新旧民主义革命之分;在中国近代史里,又可分为中华民族抗争史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史;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下又可以以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四大线索展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史则围绕着几次大的侵略战争展开。如此层层构筑,让学生明白每—个历史事件都有其具体的历史背景、影响,有着前因后果的联系,使学生开卷考试时能做到心中有数。另外,每节的课后习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的课后习题有一定的难度,不能有所遗漏。教师在指导学生做题时,—定要让学生学会审题,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做到先给出答案要点,再叙述成文,字迹工整,语言流畅,并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这样加强对材料题、问答题的训练,可以提高开卷会考的复习效率。
  五、关爱每一位学生,使每位学生得到发展是搞好开卷会考复习的保证
  学生是考试的主体,在每一个班级里都有让教师头疼的后进生,这些学生大多头脑灵活,但对学习缺乏兴趣和毅力,对历史开卷考试抱有“临时抱佛脚”的侥幸心理。对待这些学生,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方法,但归根结底,鼓励、肯定的态度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例如,在我所带的—个班里有几个比较贪玩的男生,刚开始上课时经常迟到、睡觉,甚至考试交白卷,但我对这几个男生没有放弃,并试着在课下和他们交朋友。我大度、平和的态度拉近了他们与我的距离,使他们渐渐地对历史这门学科不再排斥了。其中一位男生的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要让我对哪门课感兴趣,首先得让我对那位老师感兴趣”。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对老师的有选择性导致了他对课程的有选择性。面对着开卷新形式的应用,客观题分值的减少,主观题对思维能力、综合概括能力、文字组织能力的要求都给后进生提高成绩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我发现这些问题后,对后进生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相信这样就能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全面提高开卷会考的合格率。
其他文献
思想品德课肩负着培养青少年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任务,它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我们在搞好品德教育的基础上,要切实强化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学生更乐于参与课堂教学,使其更入学生的心,更进学生的脑。鉴于此,在实践中我不断尝试网络资源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提高信息素养,为用好网络资源奠定基础  提高信息素养,是充分利用
摘要: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个体成长规律的教育,它充满了爱和人情味。在新课程改革中运用赏识教育,可以促进课堂和谐,使课堂充满乐趣。一是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快乐学习。二是将表扬和批评相结合,表扬要落到实处,批评要恰到好处,让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三是讲究语言、行为和肢体语言的艺术,实现由自发赏识到自觉赏识的转变,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进步。四是保持豁达宽容,让学生学会赏识,既懂得赏识自己,也知道赏
The concept of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has been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t least since the 4thcentury.Evidence from recent human studi
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这么一个困惑:为什么自己认认真真听课,踏踏实实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却很难提高,语文到底该怎么学?笔者觉得这个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教师。培养学生的文学素
AIM: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mbinedpegylated interferon and ribavirin therapy in hepatitis C virus (HCV) infection in 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 M
Replication of hepatitis C virus(HCV)depends on the interaction of viral proteins with various host cellular proteins and signalling pathways.Similar to cellula
Efferent loop syndrome is a very rare postgastrectomy syndrome that can occur following Billroth-Ⅱor Rouxen-Y reconstruction.The most common loop syndrome afte
钱理群先生在《品一品“故都”的“秋味”》一文中,曾批评过一种分析作品的线性思维模式,简单的推理,往往会偏离作品描写的实际。他说:“我们分析一篇作品的起点不应该是某些既定
人生理想是人对自己未来发展的规划,是人生进取走向成功的指路灯。人有了理想就是有了美好的蓝图,这幅蓝图总是在引领着人的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所
摘要:课程改革实施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有助于我们用新的课程观指导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本文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新的教学策略: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赏识学生,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管理时间,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数学课堂互动探究兴趣效益    课程改革实施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学习新理念在现代化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