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mmttjj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们往往忽略后进生这一群体,所谓忽略并不是不在乎,而是用习惯性的有色眼光去对待他们,其实回过头想想,他们也是有个性的,也是有丰富情感的,我们何不换个角度去看待,以朋友的身份走近他们,改变他们呢?如何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这里为大家提供几个易行的方法。
  【关键词】平等;学会欣赏;树立目标
  【中图分类号】C633 【文献标识码】 A
  当前,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对后进生的成因及其对应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这里谈几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师生平等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
  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惟命是从的卑微者。只有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会有了安全感.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时,我始终坚持建立班级学习互助小组,把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其实建立小组的目的是“沟通”,为了使他们有个交流的机会和场合,不论是学习上还是思想上。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反之,班主任不关心他们,一心想着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那么,班主任的偏爱会强化一部分同学的自负心理,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膜。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难度就加强了。
  二、学会尊重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
  对后进生要扬其长,避其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指出,“应该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学生”。对后进生教育,要做到“对事不对人”,也就是说,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针对情景而不要妄评学生的人品和人格。教师应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和自尊,积极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和后进生谈心、谈话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方式、方法,我也常常找后进生谈,但应注意的是与好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心灵总有一堵厚厚的墙,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你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如果你逾越它,那么你就成。功了。谈心过程中切忌用“你自己想想……,是不是,对不对”等话语,我的做法一般都是先拉家常,谈谈自己的过去,不论成功还是失败,甚至有时还抖抖“丑事”,缩小心灵间的距离,在这个过程应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对待,以一个朋友身份与之交流,如果赢得他的一句“老师,我和你好相似”,说明他把你当成朋友了,把你当做可以倾述的对象,那么以后的工作就太容易了。如果他们犯错不要当众批评,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后进生的长处,点燃他们自信的火种,让他们获得奋进的勇气。我班上有一名后进生,虽然学习成绩较差,但他热爱体育活动,组织能力较强,在班上人缘挺好。当我了解了这一点后,找他谈话后,他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劲头一天比一天足,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自尊心一旦得到尊重,就可以释放出无限的能量。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给予他施展才华的舞台,理解并相信他们。
  三、真诚欣赏是转化后进生的动力
  被赏识是人性中最本质的一种追求。后进生虽然存在诸多缺点,但他们身上也有优点。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当面表达真诚的欣赏之意,就会使之精神振奋,李明是我班写作业拖拉最典型的学生。每周一交作业时,她在座位上就把头缩下去一截,生怕叫到她的名字。但偏偏不巧,每一次我都会叫到她的名字。无奈之中,她装着非常委屈的样子来到我面前,轻轻地说:“老师,我把作业忘在家里了。”刚开始,我会温柔地对她说:“那你下午交上来,下次别忘了!”结果下午还是没有交上来。于是,我就让同桌看着她写。可下一次,又是这样。面对她一次次如出一辙的回答,我开始不耐烦了。有时会生气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她,有时会叫她到办公室写作业,也有时对她讲讲按时完成作业的重要性。无论我怎样绞尽脑汁,想方设法,但都无济于事。我犹豫了,退缩了。
  就在我决定放弃她时,一次偶然的表扬又让我对她燃起了新的希望。那是在一节语文课上,我发现她坐得特别端正,于是随口表扬了她,结果那堂课她举手次数比往常多了,课堂上的作业也在同桌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她笑眯眯地拿来给我批改。我又一次表扬了她。这时,我看见了她脸上出现了羞涩的笑容,还蹦跳着跑回座位,和同桌开心地聊着……
  四、树立进取目标,是转化后进生的内在动机
  教师从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学习知识的必要性,对后进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进取目标和远大理想。只要有了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就具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才会调动主观能动性。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要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融入社会实践中就必须认真掌握教材中的积极因素,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组织学生设计,学生有趣味的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觉地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特别是后进生,布置作业时,对后进生把握好难易程度,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循循善诱的方法,让他们一点一滴的逐步提高,逐步引导他们自己动脑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
  五、坚持不懈是转化后进生的长期工作
  后进生在进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现象。要“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因为后进生的思想转变,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 反复发展的过程, 要正确对待后进生转变过程的反复。要深入调查了解反复的理由,坚持不懈地、耐心细致地做好,不要在转变过程中出现反复时,就认为后进生是稀泥巴糊不上墙,失去耐心,大为恼火,甚至新账老账一起算,将学生已有的进步、做过的好事全盘否定。这样做的结果只能造成师生感情重新对立,前功尽弃。
  有一位后进生自小学就迷上了电子游戏,因为这他常旷课、迟到,来到教室便伏桌睡觉,多次找他谈话,给他讲许多道理,他总是一声不吭,让我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后来没办法,便让其家长到学校谈话,让他写保证书,甚至到了让他转学的地步,可他仍我行我素,我真想放弃对他的转化工作。可转而想想,这学生头脑聪明,若能正确引导,则也是一个人才。于是我决定进行家访。家访中了解到他上电子游戏厅的原因是为了不听到大人的争吵声,也知道了他心中的孤独与无助,于是我便试着与他谈他的家庭,谈他的愿望,通过多次谈话后,他的纪律有了明显的好转,每天的三读时间听到了他的读书声,旷课的学生名单上也不见了他的名字
  总之,后进生转化工作是项交心、谈心、换心的工作。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后进生这个“与众不同”的群体,要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去对待。教师只要以爱心、诚心、耐心与学生平等相待,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去帮助他们,只要以浓浓的师爱激励他们成长,你就会发现,你就能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就能转化他们。
  作者简介:孙玉霞, 河南省濮阳县城关镇第三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于宇平)
其他文献
加涅对教学目标曾经有一个阐述:“虽然目标在陈述方式上可能不同,但他们都表达了同样的思想,那就是学习者应当知道、应当会做或应当体会到的东西。”[1]不难看出,他实际上将教学达成目标分为知识的、技能的、体验的,这与新课程三维目标是相通的。时至今日,在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惟知识取向的书面呈现可能已不多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味强化“知识”目标的现象仍然顽固存在,这类课堂所失落的其实是语文教学的灵性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以及写作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从而促使学生个性的养成,健全人格。阅读作为社会生活中的间接交流工具,其过程是一个有目的性心理历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状态,不断加工、处理各种视觉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得到人文性熏陶,促使语文阅读向悦读转变。本文主要结合当前阅读教学现状,深入探究促使语文阅读向悦读转变的策略。  【关键词】高
【摘要】众所周知,语文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中,“听”位居首位,可见听的重要性。倾听是获取、提炼各种信息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也是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放眼社会生活,倾听能力的运用非常广泛,大到听报告、听广播、听音乐,小到日常交流对话,时时处处都需要倾听。《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在新课改的浪潮中,重视孩子们的倾听意
吹泡泡的活动总能吸引刚入园的小班孩子主动参与。活动时,户外场地上大大小小的泡泡漫天飞舞,到处是欢声笑语。此时,孩子们因离家而产生的焦虑就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他们对由吹泡泡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  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开学初的户外活动时间里,我们请每个孩子从家里带来吹泡泡的玩具。孩子们带来了造型各异的吹泡泡工具,还有的带来了可以打出泡泡的电动泡泡枪。  教师手上的大泡泡枪吸引了所有
【摘要】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语感训练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感情的净化,是充满生机的、积极的教育。朗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而在这个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更是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提出,给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概念——“文本细读”。细读文本,需要教师对教学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文本拓展,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文本拓展;方法;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了几个年头,在改革的进程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逐渐丰富起来,教学方法也越发灵活。小学语文教学在几年的摸爬
【摘要】此次磨课,我深刻体悟找准文章语言的秘妙、巧悟言语的秘妙、活教言语秘妙,将课堂理念落实并关注细节,注重细节的处理,才是理念光环折射整个课堂的关键之处。注重细节,我们的课堂就会熠熠生辉,焕发生命的光泽。  【关键词】研究报告;教学案例;《触摸春天》;人教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研究背景:  语言文字是富有生命和情感的,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引领孩子去触摸语言文字的心跳,
【摘要】阅读教学应以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创设语言实践机会,让课堂焕发浓浓语文味,尽显语言魅力,使学生获得实实在在语文收获。“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  【关键词】语文教;语文味;充盈;语言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翻开小学语文课本,映入眼帘的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豪迈悲壮,也有“采菊东篱下,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整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教育事业的改革不断深入,出了众多全新教育理念,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向着最优化方向发展,也对我国人才培养起到了奠基性作用。本文以小学阶段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为核心,重点了解信息技术元素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工作中的具体融入策略,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以此保证学生在最佳的环境和状态下,利用高新技术吸收更多的英语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
【摘要】每次高段接班,我都会让孩子写第一篇作文《我》,引导学生描写语文学习中最怕的故事?很多学生会写自己写作文时想美词的痛苦,凑字数的悲哀。我发现学生怕写作文是“动听”在作怪,“动人”在作秀,“动情”在作对。学生没有看重“平常”生活,而在刻意追求 “优美”的写作素材无从下手。通过调查,我也看到作文课堂教学三大现状:1.作文教学如同“缝扣”,希望一次成品;2.作文教学如同“挖地”,希望层层好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