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媒体技术成为小学生学好语文的好帮手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x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时期的教育方式正在不断改变,因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培育学生的语文兴趣,才能也使学生打牢语文基础。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把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中运用,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扩宽学习知识面,教学效果将会事半功倍。本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探索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融合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学习语文;兴趣;好帮手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立足社会交际的主要工具,因而学好语文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真正要学好语文,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学生难以理解,导致学习出现困难,致使学生对于失去语文学习兴趣。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提高学生语文课堂兴趣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有机融合,使其成为学生学好语文的好帮手。
  一、多媒体技术在学生学习语文中的实际意义
  科技时代的到来相继出现了很多科技时代先进的产物,多媒体技术就是其中之一,但在教育行业中有很多学校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科学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学生在激发自身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培育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现时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有很多传统思想的教师并不是很接受新形势的教育模式和教学要求,对于一些先进教学设备的使用就是典型的案例,有的教师认为使用先进得教学设备未必就能够进行很好的教学,所以在利用多媒体技术上很多语文教师的思想上就存在极大的偏见。在实际应用一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时存在使用不得当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课堂上不能够很好的将多媒体教学与语文教学相融合,导致在实际运用中出现“头重脚轻”的情况发生。
  语文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只是简单的做几页PPT进行笼统的展现,不仅不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还会出现学生看不明白的现象。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应遵循多应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就应该多结合教材以及教学内容,其中有很多语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就严重脱离教材内容,不但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还出现学生听不懂的情况。
  要想科学的通过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就应了解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在选择一些辅助教学视频时甚至还会出现播放跨年龄段的教学视频,在选择教学视频或制作教学课件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元素很少。同时在利用多媒体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时也未能够让学生很好的融于进去,很多语文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经常会忽视通过多媒体进行知识的总结,因为制作思维导图的时间很长所以很多语文教师就会直接忽视。
  三、让多媒体技术成为学生学好语文的好帮手
  运用多媒体设备充当媒介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充分重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探索教学、视频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点利用动画形象地演示。
  1.运用多媒体,让学生阅读越精彩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如果学生仅从书本文字或几张图片来学习,是无法深入体会对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感叹及毁灭的痛心的情感变化。教师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收集好相应的教学放映课件,为学生进行播放,让学生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然后再播放了《火烧圆明园》几个电影片段,当学生看到屏幕上圆明园火光冲天,学生对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被毁灭的场面——被毁的圆明园有多辉煌,学生就有多痛心 产生强烈共鸣。又如教《慈母情深》一课,在授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收集相关的图片和发出震耳欲聋声音的缝纫机视频,让学生如亲身感受以及观看了相关的图片,感受作者母亲的艰辛,体会慈母情深!
  2.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写作有自信
  多媒体技术可在“写作”教学中运用。借助多媒体,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优秀作文鉴赏。《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题目分析,同时为学生寻找系统的写作手法,使学生的写作内容能够更加抓住重点,更加扣题。教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寻找作文讲解视频,同时让学生进行笔记记录,使学生能够借助多媒体设备,逐渐提高作文能力,减少在作文中丢失的分数。
  3.巧用多媒体,让学生读诗有韵味
  在古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古诗词以及文言文讲解增添色彩。《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自相矛盾》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翻译,以及注释,使学生了解诗人的创作心境。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搜索古诗朗读音频,这样可以带领学生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读,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也使学生对于古诗词文言文的翻译更加精准,在考试过程中,也能够更加细心耐心地进行文言文翻译的完成,使语文成绩得到逐步的提升。
  结束语:浅谈运用多媒体技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应根据具体的语文教学计划和语文教学来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在确保进行稳定的语文教学时,将多媒体技术充分的融入到语文教学内容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需要相关语文教师的不断挖掘和探索,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还应将科技教学的相关内容和要求放于首位,语文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制定不同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科学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需要语文教师系统地了解班级学生语文学科状况,做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好帮手”效能。
  【本文系2020年度信宜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20022)】
  【参考文献】
  [1]叶淑平.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探究[J].学园,2019,v.12;No.313(16):49-50.
  [2]李萍.淺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初中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No.39(02):264-265.
  [3]褚夏青.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探析[J].教育研究(2630-4686),2019(6):49-50.
其他文献
【摘要】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给中小学校园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校园文化,打造特色品牌学校,是当今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新命题。我校打造“和悦”文化品牌,构建校园文化新起点。2014年9月,以“和悦教育”省、市德育课题立项。“和悦教育”指导学校管理的最高层次的思考模式,它是学校文化最本质的概括,是学校特色办学的灵魂与核心。和谐、歡乐之境界正是体现学校个性文化魅力与特色办学的不懈
【摘要】一份相对完善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活动的目标以及对活动的预期效果等,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灵魂以及活动开展前必须做好全盘考虑的因素。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时候,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四个角度出发: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与创意物化。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综合评价;跨学科整合;研究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为特性的一门课程。它与其它学科
【摘要】中国是一个诗歌王国,古诗文是我国优良的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作为中国文化的继承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代代传承古诗文。诵读是古代诗歌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语言意识,理解文章,帮助学生发展思维,并重新理解和创新古诗文朗读教学方法。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认识大声朗读的本质,追本溯源,学习诵读,这是传授古诗文的传统方法,让诵读教学法这一古诗文教学的传统方法重新焕发生命和活力,让语文
摘 要:微课这种便于记录与传播的视频载体,打破了传统现场教学的诸多禁锢。在美术课教学里,尤其是在对操作性要求较高的美术手工课中,要演示繁杂的制作步骤耗时很长,教师在示范时会受场地、学生个人等因素影响,在有限的时间里难以通过课件和现场示范解决课程的重难点。而微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课堂知识的整合,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美术手工课开展微课的必要性,谈谈如何妙用微课,打造高效小学美
【摘要】初三《道德与法治》复习中,“练评讲”模式为常见性教学模式。“练评讲”模式整体教学效率将会直接对《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造成影响。如何上好“练评讲”,真正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教师作为“练评讲”模式组织者,需要了解“练评讲”模式的目的与所想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寻求讲点、辨析疑点与巩固重点,进而提升初三《道德与法治》“练评讲”模式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三;道德与法治;“练评讲”模式  一、提升
【摘要】基于学校《积分激励制度强化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笔者尝试运用积分激励平台构建具有激励评价功能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这种模式的构建前提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如何不让模式禁锢课堂的灵性?把握好积分激励介入课堂教学的时机成为打破常规、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最终推动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营造智慧、灵动、活跃的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介入;最佳时机;优化;课堂模式  无可非
【摘要】思政教育是指所有课程知识体系体现的思政德育元素,各个学科的教育活动都肩负着立德树人的责任。数学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其中渗透思政教育,不仅能強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还能在无形中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政教育,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真正做到教育育人。因此,对思政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渗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将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思
【摘要】推理是一种常见的数学思维,推理能力的培养居于数学教学任务的核心位置。“图形与几何”这一知识领域本身是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有效学习载体,有着独特的学习价值和教学优势。因此,本文以“圆柱的体积”教学为例,展开对培养小学生推理能力的策略探索与实践,优化课堂效果。  【关键词】推理能力;圆柱的体积;三部曲  新课标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能力的发
提高职高特殊学生支持性购物能力,一方面要坚持国家颁布的《新课程标准》,满足特殊学生全面发展及职业高中职业化课程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坚持职业教育理论的指导,根据教育部规定的职业教育计划,促进特殊教育学生职业发展。购物是每一个公民参与社会的基本活动,购物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高特殊学生要想真正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就必须具备这一技能。对于正常学生来说,购物技能是能够自然习
【摘要】本文从儿童的阅读动机着手——采取以内容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大大激发学习者的阅读动机,提出创新阅读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培养其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英语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提高其英语阅读能力,从而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阅读动机;创新教学;阅读习惯;能力  阅读是从书面语言材料获取语言和非语言信息的过程。它能够体现一个英语学习者对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