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育爱 成就幸福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las6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7月,我有幸来到首都参加了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主办的“2018年高三学科骨干教师适应新高考能力提升培训”研修项目。
  一连五天的学习,我们聆听了多位“大咖”的专题讲座,如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李凯教授的“经典阅读与教学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编审牛瑞雪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群的“以文育人,中华传统文化与高中课程改革与建设”等。我们还聆听了多位一线教师关于新高考新课标下的课程思考,比如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李瑞锋的“新高考下学生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的“君子品格”系列课程开发与设计、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中学的“基于新高考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转型”等。
  五天学习,干货满满,收获颇丰。我们既开阔了视野,又获得了生涯规划、特色校本课程、学科深度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的新思路,还跟随丽泽中学的孙晨老师体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瑰宝“毛猴制作”。其中,让我深受震撼的是北京市玉渊潭中学“优势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参观的那一天清晨,北京的天气微凉,我带着满满的期待与好奇心走进了玉渊潭中学。我们首先参观了校史展览馆和图书馆,狭小的空间,即便有自动化的借还设备,仍无法吸引我的注意力。我当时有点失望,不明白为什么主办方要选择这所学校作为我们参观学习的对象。
  可是,就在进一步参观学习之时,我深深地被这所学校展现的“爱的教育”所震撼!这是一所充分尊重与关爱师生,努力打造“玉”文化品牌内核的学校,师生均被视为“潭中美玉”,在“未来学校学习方式实践研究”课题引领下,通过学生公司、游学课程中的项目式、主题式特色课程学习,“在玉中发现自己,在玉中塑造自己”,成功激发师生的无限潜能,成就无限可能。
  在这个占地面积不大的校园里,处处都是用心打造的细节,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基”的办学宗旨与“敦品为翠玉,砺学成渊潭”的办学理念,自然而然地渗透在校园环境的创设中。尤其是非正式学习空间的打造,比如“学习走廊”的营造,通过外墙的凹凸设计,激活教室外侧的主要走廊,既充分发挥了班级宣传与优秀作品展示的功能,还设置了舒服的座椅,为学生们课间随时随地的学习、研讨、探究提供便利。在楼道的连接处和拐角处,通过独特的设计与家具陈设,创造出许多非正式学习角。这些空间都有摆放整齐的书籍。就连饭堂也有几个特色包厢,高雅、温馨、舒适,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变身为正式学习空间。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共享空间的规划和实践,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更让人惊喜的是,一个又一个富于生命力的学生公司,在传承与创新的交融中不断发展。就在前不久,玉渊潭中学三家学生公司参加JA中国学生公司大赛,经过现场产品介绍、展销、答辩等环节,青印公司自主研发的“三萃杯”项目以绝对的实力和优势,获得北京赛区第一名、全国第二名。学生的智慧在闪光,他们自信满满地进行设计、研发,成功销售了一系列有创意、有科学含金量的精品。能在学校用心营造的学习空间,充分享受学习与思考的魅力,充分享受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互动,充分发展核心素养,成就更好的未来,玉中学子真的很幸福。
  玉渊潭中学校长高淑英在“基于新高考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转型”专题讲座中,从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出发,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育人理念、育人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当她把那些鲜活的人和故事娓娓道来,我深深地敬佩这位有理想、有远见、有情怀、有智慧的校长。没有华而不实的育人使命,只有不忘初心的教育本真,培养“有理想、懂道理、会学习、强体魄的优秀中学生”。没有畏难情绪,有的是满腔的热情、理性有深度的思考,遵循规律,以“干部爱教师、教师爱学生、学生爱学校”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共同用爱与智慧营造温暖与幸福的学校,她引领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程结构,倡导多样的学习方式”;她引领教师发展优势学科,以课程和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成功的教育迁移。她创造了许多机会让师生深入学习、共同成长,让他们在发现自我、提升自我、激发潜能的人生旅程中感受到满满的爱与幸福。
  玉渊潭中学四位教师代表从学科的角度出发,与我们分享了学科的本质与提升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学习空间创设等策略,主题突出,例子鲜活,逻辑严密,思路清晰,表达自然流畅,既是基于自己的深度思考与探究,更是对学校的育人理念的高度认同。年轻、热情、有理论深度的姜曼老师,以“基于核心素养为学生提供有效英语学习空间的策略研究”,与我们分享了英语学科充分整合优质师资,实现合作共赢,以英语核心素养为导向,紧紧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打造了全方位、多层次、深領域的英语校本课程体系,开发了《斯坦福英语》《绿叶项目》《TED英语》《英语戏剧表演》《领导力培养》五大校本课程。通过不同的主题设计,通过有思维含量的任务和学习形式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真正提升学习能力。
  在我看来,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的学业成绩提升,更重要的是师生都能在成长互动中感受爱与学习的魅力,活出自我,活出精彩,成就幸福。玉渊潭中学做到了,这是一所用真心与智慧、踏踏实实办教育的学校。因为在这里,我看到了教育最本真的状态,看到了师生们发自内心的幸福而自信的微笑,听到了最质朴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深度思考,感受到了嵌进师生心灵里的玉中文化精髓。“以爱育爱、成就幸福”,这应该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追求。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其他文献
班会课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窗口,也是班级日常德育活动的主阵地。班会课对学生道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过去由于种种原因,班会课大多停留在任务布置、口号宣讲或者相关文字材料的流水展示等方面,其形式较为机械刻板,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不利于发展学生内心的道德体验。而“德育主体原则”是基于学生自身的道德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而提出的重要理念,班会课的设计与实施均以学生为主体,符合
期刊
为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的教导和嘱托,使广大少先队员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广州市海珠区晓港湾小学大队部的组织引领下,蓝精灵中队依托少先队大、中、小队活动平台,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持续开展了系列化教育活动,关注队员的深度体验,有效促进队员全面、健康地成长,2018年1月,成功创建“全国优秀动感中队”。  一、动感“C P”,中队显活力  20
期刊
古有四教,诗书礼乐。《礼记》有言:“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诗书礼乐”国学教育的理论依据根植于《周易》,《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它的历史依据源于《史记》,《礼记·经解》篇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溫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
期刊
图形语言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人际交流的三大语言工具之一,它是以图示、图形的方式传递信息。与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相比,它在传递空间、环境信息方面占有绝对优势。  地图是培养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地理教学的直接教具,是具有丰富的地理信息源,是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尤其是形象思维能力的最好工具。地图教学不只是培养学生“在哪里有什么”的一般分布知识的表层信息的获取能力,更重要的是从表层信息获取其内在联系如分布规律、分布
期刊
摘要:在当今时代发展的过程当中,对我们高校共青团工作开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将高校共青团工作开展过程当中更加具有科学化,管理手段如何才能做到更加新颖这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在以往高校共青团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怎样进行改善这都是疑难问题,本文就将这些疑难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在此过程当中我个人的观点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还希望可以对广大老师及学者起到相应的帮助。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共青团
音乐作为一种听觉音响的艺术,是一种最具情感性的艺术,它属于“知、意、情”的“情”这一部分。“动之以情”,人在聆听、演唱或演奏音乐时,就是使自己进入与音乐情绪同步发展的状态。因此,在世界万物中,感人心者莫过于音乐。正如黑格尔所说:“在音乐中,人可以把内心世界的自由推向最高峰。”  当人们用语言不足以表现自己的情感时,才有了用音乐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愿望,因此,情感体验是一切音乐以及人的音乐能力发展的前提
期刊
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中国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在每周有限的四节英语课当中所学到的听说训练,由于平时很少说英语,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句子除了早读外,其他时间也很难运用、复习和巩固。更何况现在大部分学生早读时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