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澄海塘西小学:诗教文化 活色生香黄日暖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sw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有四教,诗书礼乐。《礼记》有言:“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诗书礼乐”国学教育的理论依据根植于《周易》,《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它的历史依据源于《史记》,《礼记·经解》篇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溫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
  这段话,摘自塘西小学《创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特色项目自评报告》。从中,我们可以略窥学校诗教文化之底蕴。
  塘西小学的诗教文化,已不仅仅止步于学校诗教文化环境的简单营造,而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与活动深深植根于学校师生的心魂之中。
  比如,学校以经典诵读为载体,经常性开展经典诗文书法比赛、诗文配画比赛、经典诗文知识比拼活动、经典诗文主题系列艺术活动以及诗歌创作活动等,在经典诗文的涵养中扎实推进养成教育。
  诚如郑鹏所言:“诗书礼乐这个体系的选择,我们正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思想中得到启发,诗书礼乐的传承,是中国人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为学校‘诗以修身,书以达意,礼以养性,乐以怡情’的文化核心理念提供了理论支撑。因此,我们尝试通过诗书礼乐的传承与教育,探寻对学生进行国学经典教育的最佳方式。”
  (本文图片由汕头市澄海塘西小学提供)
其他文献
在乡村任教多年,我深知在初二这个关键期,不少学生会出现缺少学习兴趣或是没有学习目标的状况,常表现为逃课、玩手机、上课睡觉等,将叛逆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初二班主任,我平时得像个救火队长一样处理各种事情,忙得不可开交。但在抱怨工作难做的同时,我也积极尝试调整自己的教育思路,改变教育方式,希望可以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起 结  初冬午夜,睡得迷迷糊糊的我突然被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这急促的铃声,是众多班
期刊
中小学校长轮岗交流是当下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均提出要有序推进中小学校长轮岗交流工作,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合理配置。施行中小学校长轮岗交流,不仅有利于扩大优质校长资源的辐射范围,为更加优秀的校长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而且有利于引
期刊
摘要:近年来兴奋剂从竞技体育蔓延到学校体育,从体育比赛发展到了体育考试当中,并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这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严重违反了体育道德和公平竞争的原则。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相关问题的危害性、严重性。应积极进行反兴奋剂的宣传教育,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对兴奋剂的蔓延及时加以防范。  关键词:体育中考;学生;家长;兴奋剂  1.前言  教育部的一项调查表明,最近20年我国青少年的体
班会课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窗口,也是班级日常德育活动的主阵地。班会课对学生道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过去由于种种原因,班会课大多停留在任务布置、口号宣讲或者相关文字材料的流水展示等方面,其形式较为机械刻板,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不利于发展学生内心的道德体验。而“德育主体原则”是基于学生自身的道德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而提出的重要理念,班会课的设计与实施均以学生为主体,符合
期刊
为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的教导和嘱托,使广大少先队员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广州市海珠区晓港湾小学大队部的组织引领下,蓝精灵中队依托少先队大、中、小队活动平台,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持续开展了系列化教育活动,关注队员的深度体验,有效促进队员全面、健康地成长,2018年1月,成功创建“全国优秀动感中队”。  一、动感“C P”,中队显活力  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