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和背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136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中国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在每周有限的四节英语课当中所学到的听说训练,由于平时很少说英语,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句子除了早读外,其他时间也很难运用、复习和巩固。更何况现在大部分学生早读时根本不开口读英语,其原因还是平时缺乏练习,课堂上老师教的课后不能及时在遗忘之前得到巩固,从而导致好多学生不会读英语单词、句子、课文。这样的语言环境及所带来的后果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听说训练,也限制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
  正如发展经济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一样,学习外语也要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我认为对每一位英语学习者来说,朗读和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初学英语的初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朗读和背诵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成绩的有效途径,也是必经之路。朗读和背诵也是克服当前中国学生的“哑巴英语”的有效途径。更为重要的是朗读和背诵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第一,朗读和背诵几乎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对环境的依赖较小,容易得到保证及满足,我们只要给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读背的内容,学生就可以在课外时间一个人完成,无需找伙伴做训练对象。
  第二,朗读和背诵同样也不受时间的限制。它不需要学生专门用大块的时间来完成。它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朗读和背诵的时间,课前课后,饭前饭后,甚至于在上下学的路上,学生都可以自由地读和背。
  第三,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积累大量实用的英语短语、句子、习惯用语;可以扩大视野,在脑子里储存大量有用的词汇、短语、习惯用法;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地理知识等,还可以动员眼、耳、口等感觉器官同时参与学习,综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英语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学习中,好些句子就会脱口而出。比如有一道填空题,你甚至不知道这个句子的具体意义,你却能说出该填什么词,这就是你的语感。这样就可以自然的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错误,在口笔头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灵感,有时甚至可以猜对模棱两可的答案。
  第四,坚持不懈的朗读和背诵也是训练语言、语调、语流和连贯性、流畅性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改进语音。通过朗读,尤其是模仿正确、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可以纠正和训练自己的语音语调,掌握说英语的种种技巧,如连读、失去爆破、同化、重读、弱读等,从而迅速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能力提高了,英语成绩自然就提高了。试想,你可以脱口而出的句子,还不会运用吗?
  因此,在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一的英语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朗读和背诵。初一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入门教学。学生刚接触英语,对英语的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个时机,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学生大声朗读,积极背诵常用的句子,精彩段落和一些习惯用语,打好坚实的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基础,对以后的教与学将十分有益。初二、初三的学生之所以学不好英语,与在初一没有打好朗读和背诵的基础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初一时不读、不背,导致学过的单词、短语认不得,不会读,上了初二、初三,即使想学好英语,由于大量的单词不会读,而使有的同学对英语望而却步,逐渐丧失信心,终至放弃。现在的初二、初三的学生,有的同学有学好英语的愿望,但由于以前学过的单词不会读,课文不会读,而不知从何下手。
  如果初一就养成了朗读和背诵的好习惯,能大声的朗读,积极的背诵,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会记住其中的一些句子、段落、习惯用法。那么到了初二、初三就很自觉的去朗读、去背诵英语,还愁英语学不好吗?因此,我想对初一的学生说:“珍惜时间,在学英语过程中,请尽量的放出声来朗读英语,力求把一些范文,精彩的段落、句子背下来,这样等你们上了初二、初三,学英语就很轻松了。”初二、初三的同学也不必灰心丧气,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俗话说,“亡羊补牢,犹未晚也”,这句话用英语说就是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 ( 学习总不晚。) 所以,只要你们能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多读多背一些实用的英语句子,形成一定的语感,英语成绩照样也可以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兴奋剂从竞技体育蔓延到学校体育,从体育比赛发展到了体育考试当中,并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这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严重违反了体育道德和公平竞争的原则。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相关问题的危害性、严重性。应积极进行反兴奋剂的宣传教育,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对兴奋剂的蔓延及时加以防范。  关键词:体育中考;学生;家长;兴奋剂  1.前言  教育部的一项调查表明,最近20年我国青少年的体
班会课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窗口,也是班级日常德育活动的主阵地。班会课对学生道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过去由于种种原因,班会课大多停留在任务布置、口号宣讲或者相关文字材料的流水展示等方面,其形式较为机械刻板,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不利于发展学生内心的道德体验。而“德育主体原则”是基于学生自身的道德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而提出的重要理念,班会课的设计与实施均以学生为主体,符合
期刊
为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的教导和嘱托,使广大少先队员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广州市海珠区晓港湾小学大队部的组织引领下,蓝精灵中队依托少先队大、中、小队活动平台,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持续开展了系列化教育活动,关注队员的深度体验,有效促进队员全面、健康地成长,2018年1月,成功创建“全国优秀动感中队”。  一、动感“C P”,中队显活力  20
期刊
古有四教,诗书礼乐。《礼记》有言:“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诗书礼乐”国学教育的理论依据根植于《周易》,《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它的历史依据源于《史记》,《礼记·经解》篇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溫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
期刊
图形语言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人际交流的三大语言工具之一,它是以图示、图形的方式传递信息。与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相比,它在传递空间、环境信息方面占有绝对优势。  地图是培养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地理教学的直接教具,是具有丰富的地理信息源,是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尤其是形象思维能力的最好工具。地图教学不只是培养学生“在哪里有什么”的一般分布知识的表层信息的获取能力,更重要的是从表层信息获取其内在联系如分布规律、分布
期刊
摘要:在当今时代发展的过程当中,对我们高校共青团工作开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将高校共青团工作开展过程当中更加具有科学化,管理手段如何才能做到更加新颖这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在以往高校共青团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怎样进行改善这都是疑难问题,本文就将这些疑难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在此过程当中我个人的观点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还希望可以对广大老师及学者起到相应的帮助。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共青团
音乐作为一种听觉音响的艺术,是一种最具情感性的艺术,它属于“知、意、情”的“情”这一部分。“动之以情”,人在聆听、演唱或演奏音乐时,就是使自己进入与音乐情绪同步发展的状态。因此,在世界万物中,感人心者莫过于音乐。正如黑格尔所说:“在音乐中,人可以把内心世界的自由推向最高峰。”  当人们用语言不足以表现自己的情感时,才有了用音乐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愿望,因此,情感体验是一切音乐以及人的音乐能力发展的前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