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断发生的误食事件,引发医药及其包装行业
从业者的极大关注。
一名不到2岁的幼儿因看到床头柜上放着父亲经常吃的药,便放进嘴里吃了下去,导致药物中毒,在输液等抢救后孩子停止了心跳,之后医生持续为患儿做心肺复苏长达1个小时,孩子心跳恢复,各项生命体征逐步平稳。
因为药品的外观和孩子吃的一种糖果很像,幼儿园一名幼儿拿了其家人长期服用的抑郁症精神类药品,分发给其他6位儿童食用,小伙伴们以为是糖果,吞下后导致药物中毒,昏睡不醒,后被紧急转送医院获救。
包装太相似,老人误把农药当葡萄糖。造成泸州市76岁的韩大爷中毒的“葡萄糖注射液”—“高效氯氟氰菊酯”,它的外包装形状、大小、内瓶都和葡萄糖注射液很相似,只不过液体是绿色的。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发布的报告中引用2012年的统计指出,全美有64,000名儿童因误食药物而中毒送急诊,等于每8分钟就有1名儿童误食药物送医。对上海、北京4家医院近4年的儿童中毒病例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中毒病例中,药物中毒所占比例高达55%,其中近八成都是儿童误服导致。
在国际上,使用防止儿童开启的安全包装也是预防儿童中毒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在我国药店和医院的药房里,大部分的药品都没有采用防止儿童开启的包装,只有极少数进口或者合资药厂生产的药品才有。
我们在此仅仅是将涉及儿童及老人的事件列举出来,对于更多的患者来说,身体上的病痛已经无法忍受,就不要再因为药品包装不善再给他们“火上浇油”了。
从业者的极大关注。
一名不到2岁的幼儿因看到床头柜上放着父亲经常吃的药,便放进嘴里吃了下去,导致药物中毒,在输液等抢救后孩子停止了心跳,之后医生持续为患儿做心肺复苏长达1个小时,孩子心跳恢复,各项生命体征逐步平稳。
因为药品的外观和孩子吃的一种糖果很像,幼儿园一名幼儿拿了其家人长期服用的抑郁症精神类药品,分发给其他6位儿童食用,小伙伴们以为是糖果,吞下后导致药物中毒,昏睡不醒,后被紧急转送医院获救。
包装太相似,老人误把农药当葡萄糖。造成泸州市76岁的韩大爷中毒的“葡萄糖注射液”—“高效氯氟氰菊酯”,它的外包装形状、大小、内瓶都和葡萄糖注射液很相似,只不过液体是绿色的。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发布的报告中引用2012年的统计指出,全美有64,000名儿童因误食药物而中毒送急诊,等于每8分钟就有1名儿童误食药物送医。对上海、北京4家医院近4年的儿童中毒病例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中毒病例中,药物中毒所占比例高达55%,其中近八成都是儿童误服导致。
在国际上,使用防止儿童开启的安全包装也是预防儿童中毒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在我国药店和医院的药房里,大部分的药品都没有采用防止儿童开启的包装,只有极少数进口或者合资药厂生产的药品才有。
我们在此仅仅是将涉及儿童及老人的事件列举出来,对于更多的患者来说,身体上的病痛已经无法忍受,就不要再因为药品包装不善再给他们“火上浇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