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保尔·柯察金的名言

来源 :当代思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Y7896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前苏联著名小说中,伤残复员的红军战士、青年布尔什维克保尔·柯察金在修筑铁路时,染上伤寒,回家养病,一天他来到了松林中的烈士墓前,怀念被敌人绞死的战友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悲愤,极度的悲愤充满了他的心。他发出了这样一段内心独白:人最 In the famous novels of the Soviet Union about how steel was made, the disabled Red Army soldier and youth Bolshevik Pavel Kozachen contracted typhoid fever and went home for recuperation when he built the railway. One day he came to the pine In the martyr’s tomb, miss the enemy hanged comrades Wali Ya and her comrades. Anger, extreme grief filled his heart. He sent such a heart monologue: the most people
其他文献
十多年前我访美时,曾经和麦克斯韦尔有一面之交,可惜在杂沓的酒会上,只能寒暄几句,未能作长谈。他是《纽约客》杂志的小说编辑,曾经推出的男女作家有尤多拉·韦尔蒂,纳巴科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北平沦陷。据笔者目力所及,最早描写沦陷下的北京的,大概是时任“满洲国”《大同报》的记者裕振民(1910-1990)。他作为战地记者写就的《华北战云视
肾癌伴腔静脉瘤栓是相当罕见的,仅见于近3%的肾癌。因其它疗法效果太差,故手术摘除瘤栓仍是主要疗法。作者对54例伴腔静脉瘤栓的肾癌患者行根治性肾切除和腔静脉切开、瘤栓摘
让·雷毕纳致罗曼·罗兰信让·雷毕纳致罗曼·罗兰函(据原件重打)此处手写字迹为:"此件由罗曼·罗兰夫人转交露阿夫人,亦曾交戈宝权"。本页左侧空白处手写字迹为:"原件可能在国立图书
我认为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文学“爆炸”不管是小说还是诗歌,都是由一种世界主义思想所维持。这种世界主义思想包括作家万能思想。在小说方面.像胡安·吉马朗埃斯·罗萨的
1939年9月1日,上台仅6年的德国第三帝国发动了对波兰的进攻,从而重新拉开了一场新的世界大战的序幕。在德国匆匆走上战争之路的过程中,它与那个进攻它就引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家波兰
<正> 西奥多·罗斯基(Theodore Roethke,一译罗斯克1908—1963)是美国当代诗歌史上杰出的智性诗人,以其对自然执著的关切与细腻的表现独树一帜,从而成为“美国最伟大的诗人”。在他的诗中,自然与自我揉织在一起:那些风、花、雪、月、山、石、虫、鱼,时而是他内心情感的投射,时而代表着他从形而上超越自身人格的超然状态。他以天真而敏慧的心去触摸自然界的万事万物。
已故诗人顾城、谢烨夫妇作品于1993年10月23日下午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展出。顾谢二人曾二次作为伦大客人来英国,在此处朋友、读者甚多。从获悉顾谢二人悲剧始,伦敦大学
《巴黎烧了吗?》是1965年出版的记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巴黎解放经过的著名纪实文学作品。两位作者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分别为美国《新闻周刊》和法国《巴黎竞赛
《苏联文学史》和《苏联文学最后七年》两书座谈会纪要林精华叶水夫主编和李辉凡、吴远迈副主编的《苏联文学史》,和张捷著的《苏联文学最后7年》(下简称《7年》),是中国社科院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