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变声期的歌唱教学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z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能直接抒发感情、愉悦身心。然而,中学生正处于从童声过渡到成年人声音的变声期阶段。这个时期,学生身上用于学习音乐的“天然乐器”发生了变化,声音由原来的明亮、甜美变得粗闷、沙哑;音域变窄,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音量变弱,嗓子容易疲劳,容易跑调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的音乐学习活动。学生生理上的变化也会引发其心理上的变化,许多变声期的学生特别是男生因此不敢张嘴唱歌,严重影响音乐教学,特别是歌唱教学的顺利进行。变声期唱歌教学相当特殊,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提高中学音乐唱歌教学的实效性,就需要教师以学生的发展需要兴趣等等为出发点,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快乐歌唱
  1.尊重男女生声音差异,实行分组教学
  音乐教师在课堂上选择轻声教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避免演唱时出现的男女生音色的差异。在中学阶段的男女生正处于变声期,音色的差异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而在唱歌教学表现中为求声音的和谐与统一却不允许这种差异的出现,这种忽略课堂主体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唱歌教学,怎么会没有问题呢?既然如此,还不如在唱歌教学时实行男女生分组教学,帮助学生区分、辨别认识自己的音色,尽快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尊重学生个体。
  2.从学生实际出发,适当降低调高
  在现行的音乐教材歌曲中,在歌谱的左上角往往标明此曲的原调,而作为音乐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需要和状况来定调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完整演唱歌曲的乐趣,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唱好一首歌,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唱歌潜能,使部分学困生和没有信心者减少对唱歌的恐惧,树立起唱歌的自信心。而不是为歌曲中学生无法达到的某个“高难度”而反复纠缠,直至学生的歌唱兴致全无。
  二.关注学生需求,明确教学目标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学内容切忌喧宾夺主
  在唱歌课中学生的体验就是唱歌。很多的时候,在唱歌课教学内容安排上,花大量的时间,分析歌曲结构介绍作者及其创作背景、风格特点、表现形式,其思想内容和感情特点等等,把教学参考中的相关知识一股脑地灌向学生,生怕漏掉,留给学生唱歌练习的时间不到课堂时间的一半。学生满怀期望地盼着音乐可以给他们带来美感、轻松、愉悦,却发现音乐课同样是抽象的概念和知识堆砌。学生不知道这节音乐课究竟要干什么,目的是什么,演唱体验和参与不够,学生就会没有了学习的兴趣,使整个教学受到很大的影响,极大地损害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影响课堂教學实效和学生个性的发展。
  2.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创造性地选择教材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音乐课实施素质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歌唱中体会到学习音乐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和成功的喜悦。如果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与学生实际脱节,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新课标中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驾驭教材,更好地从课堂内容和形式上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唱的兴趣。例如:在湘教版九年级下册《花季、雨季》这一单元时,教材歌曲安排中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通过以往教学经验这首歌曲学生很难唱好,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初中毕业的时期,如果把教唱内容改为《青春纪念册》、《栀子花开》,学生对这些具有时代气息的通俗流行歌曲非常感兴趣,激发了同学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对青春的感慨与留恋,能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热情才能学好歌,有热情才能唱好歌。
  三.在唱歌课中融入器乐教学
  传统的唱歌课,会使变声期的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在歌唱教学中融入课堂器乐教学,选择简单易学的竖笛、口琴等课堂乐器“代替”嗓子学习歌曲、表现歌曲,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课堂器乐教学使学生的歌曲读谱练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大大提高了新歌识谱的效率。同时,通过乐器的合奏,解决了合唱教学中“多声部”的难题。借助乐器作为学具,避免了人声唱两个以上声部时互相干扰、易走调,或一个声部被另一个声部“拉拢、兼并”的现象,帮助学生感受和声的美,从而引导学生用声音来表现多声部歌曲的和声美。
  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就应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更关注根据学习主体——学生的个性兴趣和学习愿望来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做最佳选择和综合运用。把中学生变声期过程中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有效地把变声期对学习音乐的负面影响减至最低程度,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教给学生迫切想要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安全渡过变声期,确保中学歌唱教学的顺利进行,进而取得中学生变声期歌唱教学的显著效果。
  (作者通联:674500云南省德钦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教学法,已经有了明晰的思路,首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使问题包含着学生必须完成的比较繁重的智力操作的任务。必须由教师提出问题为主,逐步转到以学生提出问题为主。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知识的掌握是从生疑到解疑释疑的必然过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必然过程。这条学习规律的提出,对于教学尤其是对于语文教学确实是很有指导价值的,但问题在于,学生在学习中生疑
期刊
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提出,我国社会各界也开始认识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问题却仍然不被重视。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作为语文教师也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科学内涵,加强学生的科学教育,提升学生
期刊
作文是学生思想感情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集中表现,是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综合练习。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学生作文质量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将原来说话、造句、作文三步一体的分段式作文教学训练,转向加强学生“说”和“写”的素质训练,提高了学生作文能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按照小语《课标》要求,提高学生“说”的素质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
期刊
《课程标准》为现代义务教育明确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不断实践,用“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等理念为指导,探索常规教学新模式。  一.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   21世纪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迅猛。人的发展依靠学校所学知识已不能适应新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生存和事业成功必将终身学习。由此,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
期刊
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可以助人成功,而坏习惯则可能毁掉人生,正因为如此,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德育资本。习惯的资本由于使用就不断的增大着,而且使人能够象经济界的物质资本一样,有成效地利用自己最宝贵的力量——有意识的意志的力量,把自己生活中的道德大厦建筑得越来越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习惯决定人生的成败。  作为一名教师,我对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力求收到较好
期刊
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
期刊
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重点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一.要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  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  低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少一些,老师可在课堂上给孩子计时让孩子们做,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也会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口算不仅要计
期刊
在我自己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感到,转化差生一定要做到严中有爱。爱是转化差生的情感基础,是打开差生心灵之窗的钥匙。因此教师应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作他们的保护神,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亲切,班集体的温暖,并且要善于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积极向上,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差生有了成绩,要立即加以肯定,哪怕一点点都要不失时机地进行热情的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对学
期刊
摘要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产生了诸如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本文拟根据循环型城市内涵,构建循环型城市建设绩效评价的“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分析城市经济发展、资源减量利用、污染物减量排放、资源再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等对循环型城市建设绩效的贡献机理,对建设循环型城市提出建设性建议。文章引入“建设循环度”和“发展协调度”两个特征向量,将不同时序年份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空间二维定位。对珠三角城市
期刊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人们在教育的实践中,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直觉的概念  数学直觉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数学对象(结构及其关系)的某种直接的领悟和洞察,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活动,没有具体的直观形象和可操作的逻辑顺序作思考的背景。人们对各种事件作出判断与猜想离不开直觉,它无时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