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转化差生中的爱心教育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karo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自己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感到,转化差生一定要做到严中有爱。爱是转化差生的情感基础,是打开差生心灵之窗的钥匙。因此教师应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作他们的保护神,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亲切,班集体的温暖,并且要善于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积极向上,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差生有了成绩,要立即加以肯定,哪怕一点点都要不失时机地进行热情的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对学习的兴趣。差生有了缺点,则要分程度,分情况处理,否则将会前功尽弃。
  其次,要掌握方法,养成习惯,培养能力。作为教师不但要研究教的方法,而且要注意去研究总结学生学的方法。因为差生多数是具有想学好,但又不知怎样才能学好的心理特点,他们对所学内容不善于思考,不会看教材,更没有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的习惯,加上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听课能力不强,跟不上进度,抓不住重点,因此这个时候特别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反复耐心地帮助和引导。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才能使教与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再次,热情接受,鼓励参与课外活动。由于这些差生学习基础差教师往往组织课外学习小组、兴趣小组、办学习园地等活动,都不愿意让他们参加。一是认为他们笨头笨脑不会学,不会做;二是认为他们能力差,影响整体效果。教师要像《检阅》一课中的孩子们一样不歧视别人,尊重他人的自尊心,教师要看到他们也有自尊心,需要老师同学看得起自己,平等对待自己。如果教师不很好地利用他们的这些积极因素将会导致他们体会不到集体的智慧、力量和温暖,使他们的性格更加孤僻。要么在其他方面极力表现自己的聪明能干,如耍小聪明,打架骂人,要么自暴自弃,丧失信心,甚至流失。教师要转变差生,只有公平合理地对待他们,心目中要有他们的一席之地,热情欢迎他们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做好思想工作,耐心引导,使其在课外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记得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时候,我们班的卓玛、朗热、热斯加,平时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回答问题问题经常出错,即使偶尔答对了,正确率也不高,经过与这些学生交谈,结合我的观察和科任教师的建议,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他们进行了教育。
  (1)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给他们参与的机会,锻炼表达能力。
  (2)接近他们,与他们一起活动,游戏,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与他们进行交谈,谈家庭,谈学习,让他们消除对教师的障碍,让他们有话敢和老师说,有事让老师帮忙解决。
  (3)取得的一点点成绩,即要及时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学习兴趣。
  (4)对子学习小组一优生帮一差生,使每个学生都找到学习的伙伴,这样一来他们有了学习兴趣,完成任务也特积极,使我感到非常高兴。
  (5)家长沟通,学习成绩定期反馈给家长。
  (6)有双方面的管理,杜绝了不完成作业的现象,使他们的学习自觉性行成了,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
  最后,我认为要转化差生,一定要正确对待差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既要充分认识差生的存在,又要努力去转化差生,差生固然存在,但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书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使学生形成基本技能。
  今天提倡素质教育,重要的是育人,我们要弄清素質教育的内涵,其实质是以培养怎样做人为主线,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为宗旨,以形成人的素质终身发展为导向,这充分说明作为一名教师,应把所有的学生都看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的接班人。
  总之转化差生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思想工作,教师教育时一定要有爱心、信心、耐心和恒心,切不可有始无终,一定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越学越喜欢学,越学越有劲头,他们的成绩一定会有大大的提高!
  (作者通联:626300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布科小学)
其他文献
当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了,社會经济的发展也突飞猛进,不少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使得很多幼儿在无意中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只知获取,不懂给予的心理倾向。作为幼儿教师,幼儿爱心的培养迫在眉睫!如何培养幼儿的爱心呢?下面来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让幼儿在生活实践中理解爱、感受爱  刚进幼儿园的孩子,都会说“我想妈妈,我要回家。”可见父母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因此,激发孩子对父母爱的情感最容易被孩子接
期刊
留守儿童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社会现象。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其子女大部分都留守在农村,不能发挥教育主体的作用。这对于发育期的孩子而言,容易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发生偏差,缺乏法制教育,甚至道德意识淡漠,行为失范,产生心理疾病,走上犯罪道路,对留守儿童进行道德法制教育,既是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治本要求,又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重要举措。本文就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留守
期刊
在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错误来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其次,错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最后,错误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     一.对待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态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害怕学生出现解题错误,对错误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是司空见
期刊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教学法,已经有了明晰的思路,首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使问题包含着学生必须完成的比较繁重的智力操作的任务。必须由教师提出问题为主,逐步转到以学生提出问题为主。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知识的掌握是从生疑到解疑释疑的必然过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必然过程。这条学习规律的提出,对于教学尤其是对于语文教学确实是很有指导价值的,但问题在于,学生在学习中生疑
期刊
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提出,我国社会各界也开始认识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问题却仍然不被重视。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作为语文教师也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科学内涵,加强学生的科学教育,提升学生
期刊
作文是学生思想感情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集中表现,是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综合练习。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学生作文质量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将原来说话、造句、作文三步一体的分段式作文教学训练,转向加强学生“说”和“写”的素质训练,提高了学生作文能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按照小语《课标》要求,提高学生“说”的素质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
期刊
《课程标准》为现代义务教育明确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不断实践,用“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等理念为指导,探索常规教学新模式。  一.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   21世纪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迅猛。人的发展依靠学校所学知识已不能适应新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生存和事业成功必将终身学习。由此,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
期刊
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可以助人成功,而坏习惯则可能毁掉人生,正因为如此,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德育资本。习惯的资本由于使用就不断的增大着,而且使人能够象经济界的物质资本一样,有成效地利用自己最宝贵的力量——有意识的意志的力量,把自己生活中的道德大厦建筑得越来越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习惯决定人生的成败。  作为一名教师,我对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力求收到较好
期刊
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
期刊
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重点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一.要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  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  低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少一些,老师可在课堂上给孩子计时让孩子们做,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也会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口算不仅要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