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中的快速检测技术探讨

来源 :现代食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da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食品检测方法主要是采样后在实验室内进行检测,检测周期相对较长,无法第一时间发现食品质量问题,为此应加强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本文旨在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现状,梳理汇总当下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种类,并对食品检测中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予以探讨。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大学生关于膳食纤维与健康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利用Credamo平台对大学生采取网络问卷抽样调查。问卷不涉及个人隐私,每道题为必答题。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膳食纤维与健康相关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结果:共计纳入来自不同省市的大学生178名。在知识方面,家庭饮食较为清淡(低盐低油饮食)的调查对象的掌握情况比家庭饮食较咸、口味较重的调查对象要好。在态度方面,女性、家庭饮食习惯较为清淡、一日三餐有规律以及没有挑食情况的调查对象对膳食纤维的态度更积极。行为方面无差
为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以《食品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课为例,在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同时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通过学生线上学习、在线测试,线下课堂教师重点难点讲授、案例讨论、思政元素融入以及强化过程考核等教学方式,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以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统一和结合。
食品安全是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本文分析了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做好重点检查工作、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加强对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重点监管、畅通多元举报渠道和健全举报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化食品安全追溯机制5个方面提出了应对建议。
研究紫外及其联合褪黑素处理对发芽大豆中异黄酮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紫外处理时长、褪黑素浓度以及发芽天数对大豆的影响,研究其生理指标变化及异黄酮的富集情况。结果显示,经9 h·d-1紫外辐射及25μmol·L-1褪黑素处理发芽4 d的情况下,发芽大豆中异黄酮含量最高达766.23μg·g-1
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食品烹饪工艺不断趋于多样化,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烹饪过程中,食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其中营养物质会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可能产生一些有害物质,不同烹饪工艺对食品品质的影响研究备受学术界关注。本文首先论述了前期处理对食品品质的影响,继而重点分析了不同烹饪工艺对食品品质的影响,最后对如何做到健康饮食提出了一些建议。
建立准确高效测定大豆中粗脂肪含量的方法,考察了称样量、浸提溶剂、沸腾温度、沸腾时间和淋洗时间对粗脂肪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测定大豆中粗脂肪的含量,结果准确、用时短。该方法中使用沸程为60~90℃的石油醚,由于该石油醚沸点高、不易挥发、毒性小,既减轻了对人体的危害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实验沸腾温度高达125℃,能适应各种常规的实验检测条件,不同检测环境对结果影响不大,检测重复性好。
随机抽取梧州市市场摊档中肉粽、灰水粽及特色粽子共74批,调查分析市场上制作粽子时添加硼砂的情况。通过乙基己二醇-三氯甲烷溶液萃取,姜黄试液显色的方法测定出硼砂的含量,检出含硼砂粽子共19批,检出率达25.7%。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市场上还存在使用国家禁用食品添加剂硼砂制作粽子的现象,需加强宣传及监管力度来遏制此类违法现象。
利用蛋白质燃烧法建立适用于全营养液态乳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的方法。以杜马斯定氮仪作为分析仪器,探索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最佳条件为氧气因子0.8 mL·mg-1、氧气流量200 mL·min-1、取样量100 mg,结果重复性试验RSD为0.9%,回收率为99.3%~101.6%。燃烧法与凯氏定氮法的测定结果对比显示二者无显著差别,表明燃烧法适用于测定全营养液态乳的蛋白质指标。
根据《地下水质检验方法硅钼黄比色法测定硅酸》(DZ/T 0064.62—1993)和《地下水质检验方法硅钼蓝比色法测定硅酸》(DZ/T 0064.63—1993)对地下水样品中偏硅酸进行测定。两种方法线性关系都良好,硅钼黄比色法检出限为0.18 mg·L-1,方法要求最低检出限为0.66 mg·L-1,最佳测定范围为1.3~26 mg·L-1,加标回收率为95.8%~98.6%,精密度为0.093%~2.3%;硅钼蓝比色法检出限为0.02
使用苯酚-硫酸法进行黑木耳中粗多糖检测前处理条件的优化。对水浴时间、乙醇浓度、离心速度和乙醇洗涤次数进行单因素实验研究,探讨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进行优化,得出合理稳定检测前处理条件,使粗多糖的测定更加科学准确。正交试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为水浴时间>乙醇浓度>乙醇洗涤次数>离心速度;黑木耳中粗多糖检测前处理最佳条件为水浴时间2 h、乙醇浓度80%、离心速度7000 r·min-1、乙醇洗涤次数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