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浅析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m_1978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从两个方面入手对初中科学实验课日常生活用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进行探讨,包括:利用日常生活用品直接替代实验用品、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实验用品。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程资源;实验课;日常生活用品;利用
  
  日常生活用品来源于学生生活,且易取、易得,是对学校实验室资源的补充。日常生活用品开发成为实验课程资源,能把学生的学习视点从书本逐渐引向生活,引向更广阔的自然时空,使学生对科学现象获得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科学知识就存在于生活之中。
  一、利用日常生活用品直接替代实验用品
  如果没有合适的课程资源,可以由那些特征和性能近似的其他资源代替,课程资源具有替代性。中学科学实验创造技法中的替代法是通过对原型的观察研究,洞悉其材料结构、工艺造型、功能原理等,在原型的引发下进行创新的一种技法。替代法不是消极的顶替和被动的替换,而是主动、积极地创造。利用替代品做实验能打破常规实验的条条框框,启发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可直接替代的实验仪器:白色厚薄均匀的瓷汤匙可作代蒸发皿,用于一般固体的加热,少量溶液的加热、蒸干等;口大、口边光整、无色、大小适宜的药瓶、罐头瓶等,都可作集气瓶;用塑料吸管或水性笔芯代替导管;用泡沫塑料代试管架;包装药片的塑料凹槽可作井穴板;光亮的纽扣、灯泡、表蒙子、罐头盒等,根据上述物体表面是凹或凸的可以成为凸面镜或凹面镜;老花镜代替凸透镜等。
  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可直接替代的实验药品:废旧干电池外壳剥下洗净替代锌,废旧干电池中剥取的石墨棒替代石墨;破铝锅、铝壶、青霉素等瓶口剥取铝片;精装香烟的铝箔代替铝箔;铝质废电线中剥取铝丝;铜质废电线中剥取铜丝;大理石可替代碳酸钙;食用小苏打可替代碳酸氢钠;厨房用精盐可替代氯化钠;厨房用醋可替代醋酸;豆油、菜油、猪油可替代油脂。
  二、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实验用品
  学校实验室应提供一些常用工具盒,为师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自制教具,进行科学实验提供便利。有些制作精巧的自制教具和创意新颖的实验器具不是登不了大雅之堂,而是可以作为学校的常规仪器保留下来。它们不仅有助于科学实验教学,而且可以激发广大师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给学生以亲切感和成就感。正如麦克斯韦所说:“演示实验的教育价值常常是与仪器的性能成反比,学生用自己自制的仪器,即使在用的过程中总是出错,却常常比用细心调整的仪器易于学到更多的东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也曾说过:“自制的仪器永远比买来的好。”有些药品也可以利用一些身边易得的原材料自制。尽管不是很纯净,但用于一般实验还是可以的。
  可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的实验仪器:利用墨水瓶(代灯座)、汽水瓶盖(固定灯芯)、塑料瓶盖(代灯罩)、废铁皮(代防风罩),可做成很实用的酒精灯;取下废灯泡上的金属套(可在酒精灯上转动着烧一会儿),再小心取出灯泡中的玻璃柱。金属套内外涂一层漆,干后配上皮塞和导气管,把金属套用油灰黏合在玻璃泡上,即可做成代烧瓶;用眼药水软塑料管或其他类似的软管,在管口上套上一支拉尖的细玻璃管,就是一支非常实用的滴管;用大小适宜的圆玻璃瓶,截取上面部分,可以做成漏斗;用油灰或熔蜡把大号废旧注射器的顶端的小孔堵住,配上水泥座或厚木座,就成了一个很实用的小量筒;用普通食品塑料袋制储气袋,储用都很方便;简单的木质天平可以自制:用木条作横梁,用一段废锯条磨成刀口作支点,在横梁上等臂两端各挂一个塑料盘子作托盘。砝码可用硬币(三个一分硬币作2克砝码,三个五分硬币作5克砝码,误差不大)、空药瓶(盛上相当的沙砾,可当10克、20克、50克的砝码)和砖头(切成所需的重量,例如100克、200克、500克、1000克)来代用。如自制简易显微镜的材料完全可以废物利用,可以选用圆形花镜片两个、马粪纸1张(鞋盒即可)、三合板或薄木板1块,小镜片1个,铁丝和圆钉若干,乳胶和小木条。
  可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的实验药品:用稻草等烧制少量即得草灰;用柳树枝自己烧制,研细即为炭粉:取蛋壳数个洗净、晾干、捣碎,可制得碳酸钙:用铜丝在水焰上燃烧,表面可生成氧化铜;一些花草、果实及蔬菜如卷紫心菜、紫萝卜、红萝卜、紫罗兰花等均含有育翅酸碱指示剂作用的色素,可以用这些植物来自制酸碱指示剂。
  近年科学实验改革正在向着贴近生活的方向进行,从生活性、实用性和符合年龄特点的角度来考虑设计实验是很有必要的。要善于从熟悉的环境和事例中发掘实验课程资源,丰富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加深对周围事物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参考文献:
  [1]蔡铁权,姜旭英.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二十年[J].全球教育展望,2008(9):65-70.
  [2]周彩娥.实践出真知:略谈《科学》课程的实验教学[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6,22(5):5-6.
  (作者单位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西城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会使文章生色,而拙劣平淡的标题会)中淡文章的内容。精心构思、讲究艺术拟好的标题就是一道别具才情的靓丽风景,能让阅卷教师“一见钟情”。  关键词:好标题;文章;生色  “花香蜂自来,题好文一半。”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的拟题,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紧扣材料和要求,在准确简洁的前提下,力求生动、形象、有创意、富有表现力,拟制出让阅卷者“一见钟情”的标题来。那么,
核心观点  国家出台某项政策有其必然性,过度打压房地产市场,也就抑制了内需,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    人物简介  任志强生于1951年3月,山东掖县人,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曾任北京市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他以敢于对房地产领域的问题发表独家观点,大胆抨击相关政策而著称。    今年年初,我们预测房地产市场将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因为去年下半年,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实行了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但
转变学习方式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然选择。将教师主教的学习方式向学生主学的学习方式转变是学习方式优化转变的最佳途径,能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实施学习方式转变的高效平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学生全员参与、共同成长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经过研究和实践,总结了一些有效策略。  促进学生整体发展,促进学生全员进步,是开展“小
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好写作文,才能写好作文。实践证明,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除了在教学活动中利用文题内容多样的特点去激发学生兴趣以外,主要的还是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被动思想,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采用适当地教学方法,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真正实现教师“乐教”,学生“乐写”。如:设计精巧的导语,吸引学生;创设乐写的情境,激发学生;
是轿车,而非旅行车    在英语中,Wagon本意是“四轮马车”,也指货车或火车的车厢。后来Wagon一词演变成专门一种轿车车型的代称,这种车以轿车为基础,把后备厢加高到与车顶齐平,大大增加了行李空间。  Wagon车在欧洲非常流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在中国,消费者习惯把Wagon译为“旅行车”。的确,宽敞的载物空间,使Wagon在装载旅行用品时,具有普通轿车难以比拟的优势。但实际上.这是张冠李戴
面对考试压力,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但并非所有的焦虑情绪都是有害的,也不是有了焦虑症状就是焦虑症。但是,如何区分呢?  “学习压力太大,我每天陷在焦虑的泥潭里,总感觉自己要崩溃”  高二女生小童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自己患有非常严重的焦虑症,让我马上给她开药缓解,因为第二天她要参加月考,她希望自己取得好成绩,进入全班前10名。  我希望了解更多的情况。既然她提到了成绩排名,那我们就从排名聊
在学校没有处理好同伴关系,孩子就会把这种负面情绪带到家里,故意顶撞家长,对于家长的开导听不进去。实际上,孩子很渴望交朋友,希望大家能认可自己。作为家长,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给予孩子帮助:  一方面,家长要尊重孩子。  与他人友好相处的前提是与自己融洽相处。当孩子认可自己、重视自己时,就更容易融洽地与他人相处。因此,家长在平时和孩子聊天时,应该尊重孩子,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肯定他的每一点进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法是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分别从任务的设置、执行过程及评价三方面阐述了在实际英语教学实践中对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实施情况。设置任务要真实、有趣、目的明确、可操作性强、面向全体,通过任务的设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兴趣。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拓展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掌握知识。任务中和任务后的及时、多元、有效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兴趣。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没有一个序列化的过程,也没有有效的测评手段。由于中考也未专门设题,因此在农村中学的语文中,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试着从课前预设、课堂训练、课后统筹的方式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有效训练,一方面辅助学生的读写,另一方面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学生;听说能力  语文是一门听说读写相结合的学科,四者相互统一又不可分离。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
问:我的孩子只喜欢听表扬的话,不能听批评的话。我一批评他,他就反唇相讥。这无疑不利于他以后的成长。请问,作为家长,我该如何培养孩子正确地面对批评呢?  雷铭  答:首先,家长教育孩子,应该以表扬为主,但是让他在听到赞扬话的同时,有必要指出他的一些不足。指出孩子不足的时候,语气要温和,分析要中肯,且以更多的表扬为前提。这样有意识地“引进”批评,可以帮助孩子体会到批评和表扬同样常见。事实上,在幼儿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