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强:房地产市场应延续鼓励消费的相关政策

来源 :中国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herine00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观点
  国家出台某项政策有其必然性,过度打压房地产市场,也就抑制了内需,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
  
  人物简介
  任志强生于1951年3月,山东掖县人,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曾任北京市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他以敢于对房地产领域的问题发表独家观点,大胆抨击相关政策而著称。
  
  今年年初,我们预测房地产市场将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因为去年下半年,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实行了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但后来情况很快出现了变化。今年1月,受金融危机影响,政府出台了大量的救市政策,特别是“两会”之后,政府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房地产领域,政府减免了房地产销售环节的部分税收,并对住房按揭贷款执行优惠利率。由于政府放松了对消费者的消费限制,老百姓的消费热情就像井喷一样爆发出来,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交易量。
  结果今年房地产市场的情况要明显好于我们当初的预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到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63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48.4%。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50.1%,商品房销售呈现出量价齐升的良好态势。
  有人说,中国房地产市场受益于金融危机的爆发,因为国家放松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采取了多项救市措施,使房地产企业熬过了寒冬,所以中国房地产行业是金融危机的受益者。我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国家出台某项政策有其必然性,过度打压房地产市场,也就抑制了内需,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
  由于2009年年初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和汽车行业的优惠政策,都是短期政策,到年底就将到期。政府在制定这些相关政策的时候,保留了调整的余地。因此现在大家都很关心,房地产优惠政策是否会到年底终止?
  现在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议论,在政府没有下发文件之前,确实很难做出预测。我本人认为房地产,汽车等短期的优惠政策到一定时期有可能会终止,因为短期政策变为长期政策,相关政府部门应该提前表态。
  然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9%,环比上涨0.7%。房价上涨仍然处于合理的范围之内,中国大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并不高。
  很多人都担心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会出现泡沫,房地产市场过热会对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都觉得房价增长太快了,媒体也在不停地炒作这一点,但是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指标来看,我们找不到房价高速增长的数据支撑。而且中国房地产市场化的时间还很短,之前都是福利分房,采取货币化分房的方式仅10年时间,需要有一个加速发展的过程。
  资料显示,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都同时存在一个房地产市场飞速发展的时期。时间长达20年到30年。中国的房地产也会出现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无法回避。而采取减免个人购房所得税等优惠措施,能够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和进行合理变革。
  与此同时,中国的宏观经济也还存在不确定性,国家整体的经济形势还受到内需、出口等诸多问题的困扰,局面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改观。国家要想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就应该保持现有政策的延续性,慎重考虑是否终止房地产领域这些鼓励消费的优惠措施。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GDP增长为7.9%,三季度GDP增长达到了8.9%,因此有很多评论认为今年中国GOP增长实现“保8”的任务已经没有任何悬念。
  但在我看来,中国经济要想实现持续增长,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虽然同比增长8.7%,但增速却比上年同期回落了6.5个百分点。而且前三季度,中国的产品出口额下降了211.3%,出口到明年年初能否好转,还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同时,我们也看到国有企业的销售额是增长的,但是利润却是下降的,而且中国很多产业的产业结构还需要调整,中国经济真正实现正常的增长还存在很多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预期,中国经济保增长的战略大方向不会改变,2010年国家现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由此可以预期,2010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可以实现稳定增长,但增长会不如2009年。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宏观经济还存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因为2008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销量出现了萎缩,2009年房地产市场是在基数比较低的情况下实现的大幅增长,这种增长势头不可持续。20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销售面积增长如果能够保证在10%到15%,应该是比较理想的情况。
  谈到仍然存在的问题,房地产领域首先
  
  核心观点
  很多人都担心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会出现泡沫,房地产市场过热会对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都觉得房价增长太快了,媒体也在不停地炒作这一点,但是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指标来看,我们找不到房价高速增长的数据支撑。
  应该关注天价地块的问题。
  2009年堪称是“地王年”.今年的9月更是“地王月”.在9月国土部门举办的土地拍卖过程中.全国从南到北,有多块天价地诞生。 统计数据显示,从2006年至今.无论房地产市场出现怎样的变化.全国土地出让金的收入是持续增加的。国土部门总说是房价在推高地价.然而实际情况是地价在推高房价。这背后的政策背景是国土部门对土地资源的垄断,是地方政府需要土地出让收入来支持其财政。
  “地王”频出的实质是地方财政在与老百姓进行利益博弈,大家应该看清楚这一点。而不是将所有的“板子”都打在开发商的身上。可以预言.现有土地政策和土地供给制度不改变,市场就无法去调节房地产供求平衡.同时也会导致一些开发商只囤积、倒卖土地,而不开发房地产情况的出现。
  房地产行业需要关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政策的不确定性。假设政府房地产政策多变,必然会导致市场混乱,让各市场主体失去信心。因为房地产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做出相关的投资决定.一定不会看今天或者明天.而是要看长远。因此政策清晰,房地产企业才能对未来发展有一个长远的预期,才能够稳定而持续的发展,而不是只追求眼前利益。
  华远地产是一家综合式的房地产开发商.商业物业、写字楼、住宅楼等华远地产都会开发。华远地产制定市场计划.首先关注政策的问题.不但关注国家的房地产政策.而且关注各地方政府的政策.因为政府政策对于房地产市场仍然起着主导作用.然后是看GDP的增长等因素.再做出自己的选择。
  采访 整理/本刊资深记者刘亮摄影 赵楠楠
其他文献
阅读是人的生存方式之一,也是人的生命运动形式之一。  那么,阅读又是怎样的一种生命运动呢?阅读就是脱离外在形骸、心游万仞、目接千载的过程。落霞与孤鹜齐飞,心向往之;秋水共长天一色,心旷神怡。阅读能让你进入另一个时空,一切似梦非梦、怅恍迷离却又似乎触手可及、可闻可叹,一切似曾相识而又绝非现实,一切神奇怪异却又无所不可,你似在旁观又似在亲历的境界。  一、阅读的奇妙  1.阅读的奇妙,第一是“体验” 
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  ——苏霍姆林斯基  新课程呼唤教师的激情、智慧与活力,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激情昂扬、活力无限的教师呢?冷冉老先生说过:“人的认知过程,总是伴随着情、意过程的。知、情、意、行的同步性与统一性是学习行为的客观
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爱是教育的基础,而关爱那些在心理上和身体上都有残疾的又聋又傻的学生,是师德的最高境界。我在特殊教育这片沃土上默默地耕耘了二十个春秋。虽然时间流逝,但记忆是无法挥之而去的。  在我的特教生涯中有这么一段经历:当时,我刚休完产假返校的第一天。负责教务和德育的两位主任找我谈话,她们希望我接任一个刚升入二年级的班级。我不由自主地想到在我怀孕期间,好像隐约听说收上来一个“傻子班”,不
摘 要:从学校、社会、传统教学等多角度分析,提出现在中职学校教学模式必须改革,并提倡中职学校专业课采用“做中学”教学模式代替现有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做中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一、学校教学状况  本学期学校提出教学重点工作是提高教學质量。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抓学生纪律;加强行政监督;两周搞一次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教学组织管理、教学教研能力。这些措施的落实,确实取得较好的效果,课堂上,学生较
一  在本县,人们私下把周达一称为“周大”,因其大名里藏着个“大”,也因为他是县委书记,第一把手,为人强势,说一不二,脾气极大,而且无法捉摸。  那一天陈学仁撞到枪口上了。  县委会议室里,县各班子头头及各机关部门负责人尽数到场。该会由周达一主持并讲话,全场只他一个人说。  这会其实是炒冷饭。半月前,省委书记来本县考察高速公路建设,表扬鼓励有加。之后这些言论被整理成一份材料,次日被周达一在本县会议
郜莹是中国台湾电视台、广播电台资深主持人,曾获台湾广播电视最高荣誉——金钟奖。此外,她还是一位高产作家,出版了28部个人作品,并获台湾中国文艺协会报导文学奖。除了这两个身份,她还是郜妈——一个优秀的母亲。如今,她的儿子家石在上海做建筑设计师,女儿沈妮在美国纽约担任中医针灸师。提起做妈妈,郜莹有很多感触。其中,她感触最深的一点是,活出自我才是好妈妈。  追逐梦想不等待  结婚后,郜莹一度想退回家庭,
原著 杨少衡缩写 佚 名    1    叶家福、蔡波、赵荣昌是在省委党校的党政干部培训班认识的。  在他们之前,类似班次已辦过七期,他们是第八期,简称“八培”。培训班培训对象有特定条件,年纪不能太大,经历要多,必须有一定职务,已进入领导干部后备名录。培训班学员的推荐、筛选和考试程序相当严格,两年一招,两年毕业,早先那几期学员出去后上得多用得快,最强的已经进入省内中、高层,因此这个班有“黄埔班”之
摘要:写文章时,总要由一层意思向另一层意思转换,由一个内容向另外一个内容发展,中间往往要用一定的词句或段落把前后意思之间的关系加以适当的提示,使它们有机地联结起来,引导读者顺着作者的思路,自然地由上文转入下文,就是文章的过渡。过渡就像一座桥,衔接层与层、段与段之间的意思。过渡得好,写出的文章就会给人前后连贯、结构严谨的感觉;过渡得不好,读者就会觉得文章生硬、别扭。那么,怎样才能够做好文章的过渡呢?
摘 要:两次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感慨颇多。说明文怎么就有“语文味”了呢?第一次教学,语文味缺失,上得就像是一节常识课。再一次教学,一定要把语文味找回来。寻找语文味的过程仿佛进行冒险,寻找语文宝库里的宝藏。最终,寻到“大自然的语言”中的语文味,并在“语言”中深刻地体会到了语文味。  关键词:语文味;缺失;寻找    实习,让我有机会亲自进行说明文教学。  第一次教《大自然的语言》  1.课前准备 
摘要: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会使文章生色,而拙劣平淡的标题会)中淡文章的内容。精心构思、讲究艺术拟好的标题就是一道别具才情的靓丽风景,能让阅卷教师“一见钟情”。  关键词:好标题;文章;生色  “花香蜂自来,题好文一半。”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的拟题,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紧扣材料和要求,在准确简洁的前提下,力求生动、形象、有创意、富有表现力,拟制出让阅卷者“一见钟情”的标题来。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