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数学情境的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bertran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积极倡导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数学情感以及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成绩。
  关键词:有效数学情境;策略
  
  1有效性数学情境的特征
  1.1 有效情境具有目的性。创设情境应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一般来说目的性有三点:一是唤醒情感;二是引出问题;三是诱发思考。“创设情境——建立模型——探求规律——解释应用”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中的普遍模式。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课堂的实例,都运用了情境的创设,将情境创设的作用发挥的越来越大。在学校的展示课、评优课中,教师们费煞苦心、绞尽脑汁地运用情境创设,以烘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及博得听课者的好评。但是目前很多的情境创设起到了“去数学化”的负面作用,甚至情境创设目的不明,没有达到创设情境的目的。一堂好课的标准应当看学生是不是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学生的思维是不是被调动。情境的创设一定要有数学的味道,要为教学的内容服务,要同问题紧密结合。一旦偏离了这个目标,情境的创设不但无益,而且有害。
  1.2有效情境具有可及性。情境创设应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创设问题的深度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稍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并应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强度,只有让学生经过努力思考后才能“同化”和“顺应”新的知识信息,解决新的问题疑惑。只有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才能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的原有知识结构来积极探究,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从而使得学生成功地从现有知识水平迁移到未来的发展水平,并能让他们享受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
  1.3有效情境具有互动性。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不单单是课程的导入时为课程开始所做的准备,它更应该是为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融洽气氛的基础;它既可以消除学生紧张心理,纠正学生违纪行为,让学生感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积极探索知识的冲动和渴望,也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在教与学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知情交融的境界。
  2创设有效数学情境的策略
  2.1 创设游戏情境,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我们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活动或模拟游戏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这种情境创设策略保证了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到了寓教于乐,寓乐于教。教师创设适当的游戏情境,符合有效情境的趣味性原则,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案例1:教授等可能事件时,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一副扑克牌去掉大王和小王,从中抽取一张是黑桃的可能性大小是多少?2)换一副只有 13 张黑桃的扑克牌,从中抽取一张是黑桃的可能性大小是多少?教师如果先介绍等可能事件中的有关概念,再求可能性的大小,显得呆板无趣,不易打动学生。我先从学生熟悉的一副扑克牌游戏引入,能引起学生亲近感,让学生感受到他们其实与高深莫测的数学离得很近,甚至可能是早夕相处。因此消除了他们对数学的恐惧。大家争先恐后,热烈发言,气氛活跃,而且回答的正确率颇高。并且总结出如何求等可能事件中可能性大小的规律。3)任意仍两个骰子,落地后均以偶数点朝上的可能性大小为多少?此时,学生们先有些茫然,接着有人喊出“1/2!” “1/4!”、“1/6!”我没有马上作出评价,而是让学生采用做游戏的方式得出正确的结论。
  2.2 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案例2: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一课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古希腊有个哲学家泰勒斯旅行到埃及,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埃及伊西达神殿的司祭长陪同他去参观胡夫金字塔,泰勒斯问司祭长:“有谁知道这金字塔有多高吗?”司祭长告诉他:“没有,古代书本中没有告诉这个,而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使我们不可能大概地判定这金字塔有多高。”泰勒斯说:“这是马上可以测出来的,我可以根据我的身高测出塔的高度。”众人感到惊讶。说完,泰勒斯随即从白长袍下取出一条结绳,在他的助手的帮助下,很快测得塔高 131 米。讲故事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情景图片。故事讲完以后,学生们既新奇又疑惑,这时教师问:“谁能说出泰勒斯是如何测出塔高的吗?”学生们面面相觑,回答不出。这时教师顺势利导,告诉学生:下面将要学习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就能帮助你回答这一问题。面对数学知识的非凡魅力,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探求知识的热情被完全点燃,因此接下来的课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教学效果特佳。
  2.3创设现实情境,促进学生积极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案例3:那天刚学完盈利率和亏损率,我让同学来帮助小明家算一笔帐。小明爸爸从水果批发市场购进猕猴桃 100 个,共花了 240 元。在零售时,其中 75个以每个 5 元卖出,余下的 25 个有点瑕疵的猕猴桃以每个 1.8 元卖出,请同学们算一算小明爸爸在这笔买卖中的盈亏率。此题一出,参与的热情很高,都争先恐后要求上来演算,一改往日对应用题的惧怕心理。这是由于我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创设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情境,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2.4创设开放型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能力。所谓开放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指一个数学问题,如果它的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种解题策略,可称之为开放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组织概念,采用观察、实验、类比、归纳、分析、推理等方法进行探索。
  案例4:将一个 50 米长 30 米宽的矩形空地改造成为花坛,要求花坛所占的面积,恰为空地面积的一半。试给出你的设计方案(要求:美观,合理,实用,要给出详细数据)。此题一出,激起学生的积极参与,许多学生很快有了答案,纷纷要求发言。由于这道题答案很多,要求他们尽可能多地解出答案,所以发展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并且让他们互相检验各自答案的正确性和实用性,使他们充分体验开放题的乐趣。
  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能够有效唤醒初中学生数学情感,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晓明.例说“情境”中问题设置的改进[J]
  [2]温建红.创设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J]
其他文献
背景:随着超声造影剂应用研究的深入,微泡超声造影剂在超声场中引发的相关生物学效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多项超声造影基础研究发现,经静脉注射造影剂微泡可明显增强超声能量
背景和目的:Budd-Chiari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BC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静脉(hepaticvenous,HV)或肝段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梗阻、血液回流障碍,导致淤血性门脉高压和下腔静
摘 要: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主要采用教师评价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必要,但远远不够,笔者认为,要想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发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注重学的自我评价尤为重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数学教学 自我评价 培养学生    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主要采用教师评价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必要,但远远不够,笔者认为,要想有效地促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再进师生互动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的就是其中的三点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改良措施,希望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师生互动;教学质量;小学数学课堂    自从新课改开始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特别是在小学的数学生态教学过程中,教师逐渐大力开展样式多变的教学活动以此来营造教学氛围,在进行教学流程安排时,教师也注意到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同
背景介绍:点状掌跖角皮病(Punctatepalmoplantarkeratodermasis,punctatePPK)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Buschke和Fischer在1910年首先报道该病,1913年被Brauer等人
目的通过对银川地区5-18岁儿童及青少年遗尿症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银川地区遗尿症发病情况及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银川地区抽取幼儿园(大班)、小学、初中、高中(高一、高二),选择出生日期在1999年7月1日-2012年6月30日范围内的在校儿童及青少年。问卷采用微信版、纸质版方式向目标人群发放,由家长及其儿童共同参与完成。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遗尿情况,遗尿的影响,对遗
在现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幼儿园教学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网络资源是一笔藏有巨大潜能的资源,只要我们开发得当,就可以服务于我们幼儿园教学。现代课堂教学,要求课堂教学质量更高,科学性更强,教育的内涵更丰富,教学的手段更先进,方法更灵活,课堂气氛更民主、和谐而生动有趣。面对这样的高要求,我们如果还是光靠这两张图片和一张嘴巴来进行教学的话,显然是达不到这个要求的,那么我们就需要网络资源来帮助我们,
期刊
【内容提要】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从教材中发现美,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美,让学生在操作中鉴赏美,在实践体会中掌握美,而且还要启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想象创造数学美,体验数学的“艺术魅力”,从而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德”“智”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数学美 发现 感受 鉴赏 掌握 创造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说过:“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
比喻即比方,就是利用很容易明白的甲事物来说明比较难懂的乙事物,或者是用甲事物表示乙事物的行为。因此,比喻往往能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化枯燥为兴味盎然。而我们的数学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一门高度抽象、枯燥无味、少有生气的学科。确实如果对数学没有情有独钟,从未感受到数学的喜怒哀乐的人来说要真正从骨子里喜欢数学恐怕为数不多。因此,太多的数学课堂死气沉沉、了无生趣。那么该如何打造兴味盎然的数学课堂呢?除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