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事半功倍的方法

来源 :学子·教育新理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随着教育教学大环境的变化,学情、教情、教学内容和目的等都与应试教育时期有着明显的变化与不同,为了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能力,音乐教师必须与时俱进,革新思维,采取有效的对策实现音乐课的创新教学,以此来应对新课改的要求,响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号召。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究了一些提升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方法,希望能让音乐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习热情
  新课改和素质教育都表明在初中阶段开设音乐课是为了通过音乐的授课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感悟音乐、享受音乐,并能通过音乐来表达自我。从这个角度来讲,在现代音乐教育中,减少了以往的那种功利性的目的,更加突出教学过程的作用和学生的地位,做到了“以生为本”。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认清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地位,切忌一言堂或者满堂灌。另外初中生虽然年龄尚幼,但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历,有他们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方式,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了解学情,做到知己知彼。同时,在教学中还应会尊重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不可歧视和辱骂学生。音乐课堂是开放性的课堂,所以教师应该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有效的路径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比如,让学生演唱自己喜爱的歌曲或者原创歌曲进行自我介绍。这样便能调动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教学过程,发动学生参与其中
  新课改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充分考虑学情,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对于音乐作品来说,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差异性,因为不同的人对音乐作品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每一位初中生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所处的环境,所以他们对音乐的解读必然也会不尽相同,对此,教师在音乐课堂上一定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大胆的尝试与想象。如在学习《青春舞曲》的节奏时,我首先给学生展示了原版的音乐演奏,然后给学生准备了铃鼓、响板等打击乐器,让学生依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现有的心情即兴创作,当然也可以依据原版的节奏进行表演。这样,学生既学到了应有的知识,也能够发挥自身的潜能,学以致用,从而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音乐的鉴赏能力。
  三、使用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当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教学媒介和辅助教学软件应运而生,这些技术在一线教学中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其中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的应用就迎来了初中音乐课的教学革新,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直观化、体验化和情景化教学,把复杂的音乐知识简单化,把抽象的音乐理论具体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的质量。就拿初中音乐课堂中的音乐欣赏课来说,过去由于教学技术的滞后性,很多的教师都是通过编故事、画板画、直接讲授等方式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但是这些枯燥乏味的诠释根本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则改变了这一现状,教师通过多媒体可以实现可视化教学和直观教学,通过专题片的播放、大师的讲解、名人名家的专访、音乐作品的解读等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鉴赏《梁祝》英台抗婚这一桥段时,可以先由大提琴演奏出旋律下行的封建势力主题,然后播放影片《梁祝》相应的视频选段,这样学生在听与看的同时自然就可以理解乐曲所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多种知识诠释方式的刺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由此可见多媒体的使用确实为初中音乐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四、巧用课堂评价,提升学习兴趣
  在以往,对于初中音乐课的评价,方式十分简单,有的是通过学生唱歌的方式,大家觉得好听就代表学的好,还有就是对一些理论知识,只要学生能背诵下来,就代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乐理知识,这些简单的评价逻辑存在很多问题,也会造成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误读或者误判。音乐课不像其他文化课一样通过测试或者成绩就能判定,可以说评价的尺度不好掌握。因而为了优化初中音乐课的教学,必须革新评价体系,优化评价方法。我们可以采用开放式的评价手段,多角度地进行教学评价,比如把成绩分为课堂表现和期末检测两块,这样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就会多参与多表现了。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团队与合作精神,还可以采取个人独奏和合作表演的方式给予适当的加分鼓励等。在评价的主体上,应该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增设小组评价、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环节,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与公平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肯定,进而更好地提升他们学习的信心。
  (作者单位:江苏兴化市安丰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将赞助2011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本赛事为国际滑冰联盟主办的花样滑冰最高级别的赛事之一,自2003年落户中国后,今年是首次登陆南方城市上海,因此受到广泛关
【正】一、针对初一新生的特点,用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我们初一备课组在开学伊始,共同研究了小学的教材,努力发现小学和初中在课文内容和教学方
等待是辛苦的、结果是甜蜜的,近两年尼康中、高端数码单反往往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从打破沉寂的D200,到千呼万唤始出来的D3,尼康在推陈出新的同时,也将产品的精彩程度推向新的
课堂气氛是影响学生接受英语知识、培养英语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作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教学,英语教师如何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里学习英语呢?  一、培养亲切感情,增强乐趣信心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情感可以影响别人,使他人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关的情感。英语教师在不同情绪下讲课,教学效果差别迥异。如果英语教师在讲课时,教态自然亲切,学生就会受到鼓舞,增强英语学习的
什么是自主学习?杨森先生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自主能动性,学习效率肯定能得到很大的提高。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产生疑问、进行探究的过程就是他开动大脑、
厌倦了相机背带头在眼前摆来摆去,尤其是迅速拍摄精彩瞬间时。遵循Ben Birchall的建议,问题将迎刃而解……买回相机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按照相机使用说明安装相机背带,我想没
不论在雨林还是在珊瑚礁中,Tim Laman总是在追寻着世界上最珍稀的物种。当杂志社想要拍摄那些意味着一场噩梦的生物题材时,就会给Tim Laman打电话。Laman是《国家地理》及其
就当前的教育形势来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已经逐渐淡化了道德灌输,回归到儿童生活,在走向互动与开放的道路上开始关注儿童生命意义的实现。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怀着一颗求美、求善的心来向学生们展现一个真实完整的生活世界。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若干关系。  一、教师角色在课堂当中的体现  德育课程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整体,它以生活为基点,以师生的互动为重点。传统的德育课堂
目的 评价MDR-TB患者,特别是复治MDR-TB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分析61例住院复治MDR-TB患者采取两种不同方案的化疗情况及疗效,在督导管理下,A组采用3DRTZLAK/6DRTZ2L/9DRTL加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蓝图,为职业院校的新一轮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面对新机遇下的新要求,面对广大家长、企业和社会的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