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文化的危机与出路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见缝插针式的商业炒作与节日营销,裹挟着五花八门的“洋节”文化呼啸而来。诸如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母亲节等异域节庆,正在成为中国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所推崇的新潮生活方式。
  尽管很多人对这些“洋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一知半解,但伴随“洋节”一同袭来的感观新体验和文化新冲击,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中国民众对节庆文化的理解。
  毋庸赘言的是,那些在中国备受追捧的“洋节”,无论节日形式还是文化意蕴,都或多或少有所“改良”。最典型的例子是圣诞节的苹果。它已逐渐成为中国版圣诞节的必备元素,但这显然不是承袭西方社会的悠久传统——仅仅因为汉语中“苹果”与“平安”之间的语义关联——当然,这个有些牵强的新节日传统与商家的炒作密切相关。
  “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冲突,集中表现在圣诞节与春节的文化冲撞之上。从时间上来看,圣诞节是公历纪年的尾声,而春节是农历纪年承上启下的节点,二者离得很近;从文化传统来说,虽然圣诞节有宗教文化元素,但它和春节都强调家庭团圆,节日氛围也都以喜庆、欢乐为主。然而,在很多中国年轻人看来,圣诞节是“新文化”、“新时尚”的代名词,而春节则是“旧文化”“旧风俗”的代表。
  当一种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形成某种对抗时,不少人都产生了几分文化入侵的危机感,甚至还有几分文化占领的屈辱感。正因如此,当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七节”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淡,很多人往往不是反思我们的传统节日出现了什么问题,而是将传统节日“失传”的危机归咎于“洋节”的入侵。基于这种逻辑,近些年,有人号召抵制圣诞节等西方节日,也有民俗学者呼吁通过申遗来扩大传统节日的影响力。
  这种保护传统文化的危机意识固然值得赞赏,但一项社会风俗能否历经累世得以传承,显然与是否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无直接关联。早在几年前,端午节和羌年(羌族的节日)就已经成功申遗,但这并没有止住它们式微的势头——即便在屈原故里,被视为端午节标志性活动的划龙舟,都已经更接近于表演,而非能够让大众广泛参与的风俗。
  龙舟遭遇的尴尬,基本可以视作诸多传统节日风俗共同面临的通病。当一种风俗不能调动普通民众的参与意识与热情,就很容易让人觉得它与自己“无关”,进而导致这种风俗失去文化传承的社会基础。我们时常在关于春节的新闻中听到诸如“热情的锣鼓敲起来,欢乐的秧歌扭起来”之类的描述,画面虽然很符合节日喜庆的气氛,但那些终究是“表演”而不是“生活”。试问,有多少人春节期间会在自己家里敲锣打鼓和扭秧歌呢?
  不能激活民众的参与意识,仅仅只是导致传统节日文化式微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在于,无论是春节还是端午节、中秋节,我们的传统节日过于强调“吃”这一元素,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文化”元素,这必然会在现代社会遭遇传承困境。
  在物质生活尚不丰富的时候,缺衣少食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常态,而逢年过节则是能够吃饱饭、穿新衣的“大日子”,因此无论老人小孩都期盼着过节。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很多家庭已经基本告别衣食住行层面的短缺需求,平常时日就能享受到以往在过节时才能享受的好生活,他们对节日文化必然会有更高的美学和精神层次的需求。问题恰恰在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在演变过程中,并没有满足这种需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迎合了这部分需求的“洋节”,必然会被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所接受。
  因此,要破解传统节日所面临的文化危机,出路既不在于通过“申遗”这种方式来寻求庇护,也不在于阻断民众对“洋节”文化的认可。真正行之有效的思路,是尽快实现传统节日文化自身的转型,在移风易俗中重新激活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只有当传统节日能够更多地满足工作的现实需要、心理需求和文化需求,它们才会被更好地传承下去,进而免于“消失”的危险。
其他文献
日前,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发布了《“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十二五”期间,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其中,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将达到8亿平方米。  专家称,这是我国政府履行国际低碳环保公约的最大行动。一直以来,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占全社会比重偏大。据统计,中国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房地产业、建筑业在碳排放占的比重达到了50%到60%。  绿色,无疑成为了城市建设和住宅开发的新标准。
3月3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透露,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将很快出台,现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用不了10个月将向社会公布。  而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在几个月前准备好的《关于尽快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办法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写了这样一段话:  “上述意见(实施随迁子女就地参加升学考试),我近年来曾在多个场合反复陈述,也发
怀揣一颗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的赤子之心,铢积寸累,湖北省洪湖市公安局戴家场镇派出所所长曾大才从警26年来,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心为民办了无数件“小事”,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了群众的敬佩和称赞,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了一名人民警察的无私情怀和奉献精神。    “人命大于天”  2009年7月6日,柴林村村民熊前阶喷打农药归来,中毒而死。个别村民和亲友感到其死得蹊跷,匿名向派出所电话报案。“因喷打农药致死”这样
在好友郑培源眼中,于娟是一个很强大的人。的确,海归博士、复旦大学青年女教师这些名号无不体现着这个年仅33岁的山东女子的优秀。而让更多人认识于娟、继而被她的强大所感染的,还是她那个被网友形容为生命日记的博客——活着就是王道。    炼狱中的坚持  “人生最痛苦的事有三种: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如果我走了,我的父母、丈夫还有孩子,就会面临这些痛苦,所以我要坚强地活下去。”——于娟  浏览于娟的
近年来,环保事件频发,血铅、铬中毒事件屡见不鲜。环保事件已由城市向农村悄然转移。除了工业污染,还有农村生产与生活污染,化肥与农药大量使用,不可降解的垃圾越来越多,农村环保问题逐渐显露,让人心忧。  2011年12月21日,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在京闭幕,会上释放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将进一步深化“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政策,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无处不在的污染  路边、墙角、屋后,大小
清明的雨,再次拉长沾湿的情愫,绵绵飘飞、默默无声。而今,我却愿将那束菊、那盏烛、那滴泪、那份情,寄予那些从未谋面的陌生人,因为他们也是我生命的组成,追思的源起。  苍松翠柏掩映中的烈士陵园,肃穆庄严。心怀崇敬,漫步长长石板路,穿越历史的时空廊道,依稀听到炮火的轰响、冲锋的号角,看到拼杀的壮烈、殷红的血河。陈列室里,一张张黑白照片,一件件战争实物,似是诉说着那段远去的血火峥嵘;烈士碑上,一句句功绩记
“宝马”娶亲  10月22日,安徽省阜阳市城区,一位新郎骑着高头大马迎娶新娘。当日,阜阳市鼓楼办事处建设街云亭小区新郎许维利采用传统的迎亲方式,骑着高头大马、抬着花轿迎娶新娘许诗佳。目前,该地区大部分青年结婚已选择传统婚俗方式,既节俭又热闹。  大雪阻车排长队  10月24日起,受冷空气入侵影响,新疆哈密北部出现降雪降温和大雾天气,省道303线部分路段出现积雪、结冰和大雾天气,能见度下降。当地交通
一味强调经济效益却对产品质量面临的更多挑战缺乏深刻认识,应是近期部分大品牌连爆丑闻的主要原因。    2011年12月2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曝光18种化妆品含超标禁用或限用的有毒物质,国内品牌东洋之花面膜赫然在列。但直至12月27日,东洋之花才将问题产品撤出官方销售网络,并坚称无质量问题。  作为年销售额逾三亿元的少数本土化妆品企业,东洋之花亦算是行业中享有信誉和质量保证的大品牌,却和其他
河北素有“首都大门”之称。目前,环首都地区的发展,尤其是河北的一些环京地市,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得益于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如何借力首都的资源优势,转变观念,改善民生,打造经济强省、文化大省,记者就此在全国“两会”河北代表团驻地,采访了河北省委书记张庆黎。    促经济 打造两个增长极  张庆黎表示,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战略目标,做出了举全省之力打造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
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遇到困难,最严重的当属煤炭行业。2012年,煤炭滞销席卷全国,煤企经营形势不容乐观,河南平禹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内控机制,严格落实责任,考核奖惩,进一步规范了经营管理秩序,促进了矿井经济的健康发展。  严把“五关”降成本  今年1、2月份,平禹一矿吨煤材料成本在58元以上,比原计划49.19元/吨超支8.8元/吨。针对材料费较高、成本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