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娟:炽烈的生命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好友郑培源眼中,于娟是一个很强大的人。的确,海归博士、复旦大学青年女教师这些名号无不体现着这个年仅33岁的山东女子的优秀。而让更多人认识于娟、继而被她的强大所感染的,还是她那个被网友形容为生命日记的博客——活着就是王道。
  
  炼狱中的坚持
  “人生最痛苦的事有三种: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如果我走了,我的父母、丈夫还有孩子,就会面临这些痛苦,所以我要坚强地活下去。”——于娟
  浏览于娟的博客,一个豪爽的山东人跃然纸上。在这个开始于2005年8月底的博客中,人们看到了一个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留洋女博士,一个看了场好电影不管多晚也要写下几句到位点评才痛快的性情中人,一个捧着肚子带着点好奇和激动、盼着孩子出生的准妈妈,一个路遇不平就要拔刀相助的侠义女子。
  2009年的最后一个星期,于娟在急救室度过了让她胆战心惊的三天两夜,不足两尺外的病友白单覆面让她感叹“急救室应该就是地狱的隔壁”。而在2010年元旦,乳腺癌四期的“判决”下达时,这个一直觉得自己分外坚强的女子却长舒了一口气。
  接下来,浑身乌骨的她要接受骨髓穿刺,疼痛和呕吐随时都会让她昏厥过去。即使这样,于娟也没有哭,因为她要活下去!她平复了自己的心情,开始了自己的生命日记。
  很多人都愿意用“坚强”来形容于娟,因为即使是在博客中反复发问:“为啥是我得癌症?”这样一篇篇题目看起来非常情绪化的日志其实却是从饮食、环境、作息时间上进行了自我反省。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怨天尤人。只是理性得有些残酷的分析让众多网友感到“大彻大悟”。
  而在不得不回家自行注射生化制剂时,面对第一次为别人注射的老公“光头”的紧张,于娟也只是用调侃和戏谑的口气记述了一针打成三针的折磨,让网友不得不感叹于老师的“有才”。在生命进入倒数的时候,于娟还在张罗着找自己的下一任,为老公“光头”做着未来的打算;在思考着囤积食盐和瘦肉精的问题。生活看似丰富多彩,甚至似乎是癌症让她有了更多的生活乐趣。
  然而,这个自恃坚强的女子也坦言,她没有大家想象的那般勇敢,也没有大家想象的良好心态。她形容自己为“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化疗的痛苦自不必说,想到父母、丈夫、儿子,她也会倍感折磨。只是在无法坚持时,她会选择思想上的逃避,而无法逃避、恐惧怕死时,老公“光头”就会给她一顿劈头大骂,从而激发出她反抗的力量,继续“垂死挣扎”。而她的这些表述,又让网友冠以“坚强”的标签。
  
  写给儿子的话
  奶奶让孩子唱首歌给妈妈听,孩子奶声奶气地开口唱到“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的时候,于娟不禁流下泪来。
  癌症并未因为她的反省或者坚强而好转,然而即使是在病情恶化时,于娟也会在亲朋好友的重重“监视”下固执地坚持写博客,为什么她会如此执着?
  正如好友郑培源所说,最让于娟放不下的就是儿子土豆。三年前,于娟还在兴奋儿子的出生,还在为给儿子起个响亮的名字而挠头,转瞬间就到了要为儿子留点什么的时候。难怪当孩子的奶奶让土豆给妈妈唱首歌,孩子奶声奶气地开口唱到“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的时候,于娟不禁流下泪来。一块宝和一颗草之间的距离竟然只有这么远。
  还有一次,儿子回家后没看到妈妈,便哭腔地问道:“妈妈去哪了?”当知道去了医院,居然大哭道:“快呀,你们快去救救妈妈呀!”于是,于娟坚定信念:我不能死,不能让他这样过哭着找一辈子的妈妈。
  从笔记本上的周记到网络日志,于娟这个缘起于学生时代的习惯一直延续了下来,而在2009年末2010年年初确诊时,她突然停笔,这其中的甘苦和挣扎恐怕只有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才能体会。然而半年过后,于娟的博客更新了一篇题为《我的坚强与柔软》的日志,从这天开始,除了记录生活中的轶事,于娟的日志也有了新的意义——我想给儿子土豆留下些什么。
  正是带着这样的信念,于娟在病中也坚持辅导孩子。而在生命日记中展现她的喜忧,写下她的感悟,不是矫揉造作、不是宣传作势,而是一个母亲要给她的孩子留给一份礼物。
  
  生命如火般炽烈
  严格的控制并未阻止于娟肆意地散发着生命的热度,“她是一个有10分生命力都要活到100分的人。”——郑培源
  2007年研究生毕业时一个偶然的机会,郑培源认识了于娟,“于娟长得有点黑,挺结实的,嗓门儿特大!谁也想不到她会得癌症。”所以,去年年初郑培源在开心网上第一次看到于娟的生命日记时,竟认为她在转帖。打电话确认后,郑培源便和几个朋友一起,为于娟注册了一个微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给于娟以帮助。
  短短一月有余,于娟博客的浏览量就超过了270万,微博粉丝近1万人。在众多留言中,有默默关注的校友,有为于娟鼓劲加油的病友,有表达自己的感动的陌生人,还有提供偏方和捐助的好心人。于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她也在持续更新着自己的博客,但老郑却有些后悔了。
  “她太踊跃了!我们这几个朋友都挺生她的气的,我也有些后悔。于娟现在的身体状况是要避免情绪的波动的,静养才有利于她的恢复。”于是,在MSN上的于娟核心粉丝群里,负责媒体的郑培源“郑师爷”、一心为于娟募捐的的张婷“张给多”都会严格控制于娟“于百岁”的上网时间,通常是于娟还意犹未尽,这帮朋友就让她快去休息。
  然而,如此严格的控制并未阻止于娟肆意地散发着生命的热度,“她是一个有10分生命力都要活到100分的人。”就在接受采访当天,一直关注能源林的于娟接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回复,“她又高兴得吵吵嚷嚷的。”
  这样看似与治病无关的关注在于娟生病的日子里已经数不胜数,她对于病友受到哄骗未能得到及时治疗而去世一事耿耿于怀,连发几篇日志谴责那些不负责任的“神医”;药物产生了副作用,她也要在从死亡边缘上爬回后忍痛详细描述,为的是让病友做好准备,她认为他们都是“黑夜里在悬崖间踩钢丝的病人,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小错误和小概率”;她不想出名,却对任何人任何媒体不说NO。因为她希望有人关注她用命换写出的文字,希望有人能透过她的文字关注到自己的健康……
  
  力量的传递
  “一篇一篇日志看过来,字里行间的积极让我内心不禁强大起来,还有那些点滴的感动,我也忍不住潸然泪下!”——网友
  从给儿子留下点什么到如孩子时写周记一般记录自己的生活,于娟平淡地写着自己的生命日记,并且一直对媒体的关注感到莫名其妙。在于娟看来,很多生病的人比她更坚强,比她心态更好,比她更懂养生,比她写得出更好的抗癌文字。
  尽管于娟一直这样强调,一直陪伴他的好友郑培源却认为,在气场很强的于娟身边,他也有了一种新的生活态度。于娟的经历真正让他看淡了生死,看开了金钱、权力、地位“神马都是浮云”。
  也如一位网友留言说道:“我只看了你的文字,没有看其他报道。”在很多人眼中,于娟不是癌症患者的代名词,她只是她,是于娟这样一个人。她的生命日记不仅仅是抗癌日记,还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的感悟,就像不同职业的人有不同的感悟一样,癌症对于于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处境,而对于此,她早已举重若轻。
  于娟也在为要不要“出名”而纠结,她知道媒体的访问和人们的关注能让她名利双收,能缓解她卖掉房子填补巨大医疗费用空洞的难题。但是她也清醒地意识到,即使是出名到胡锦涛与奥巴马聊天时也谈论她,也不能给儿子土豆一个一辈子有妈妈的红头文件。她只是在验伪,在迷茫中走自己的路,希望能帮别人趟趟“此路不通”的路。
  但毕竟,在写博的过程中,于娟感受到了更多世间大爱,更多无可名状的感动,也让她可以更加努力地活下去,“得了病有人关心总比无人问津好,其实我很明白其实我也很enjoy(享受)。”
  2011年4月2日是于娟33岁的生日,这天,于娟的6个朋友给她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条连着6把锁的链子。郑培源解释道:“链子代表于娟,是她把我们这些人汇聚起来的;另外,锁代表帮助她的朋友们,大家齐心协力把命锁在一起。”
  “有没有想过之后的事?”采访到最后,记者问了一个残酷却现实的问题。刚刚提起于娟还一脸无奈却笑意融融的郑培源突然沉默了,几秒钟后,他坚定地告诉记者:“我们都觉得于娟不会走,相信她会一直这样乐观坚强地活下去!因为她是于娟,她是‘于百岁’嘛!”
其他文献
近日,有网媒发布了《2011年中国央企工资报告》,报告称对国内117家央企及其上市子公司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进行整理后发现,2011年央企及其上市子公司在职员工平均工资为102965元,对比当年城镇私营单位在职员工年平均工资24556元,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高达后者的4.2倍。而城镇非私营单位在职员工年平均工资为42452元。尽管自2010年以来,各省陆续对垄断企业工资增长进行封顶,然而垄断行业的工
儿童的未来,亦关系国家未来。儿童福利,还有多少个明天可以等?    中国有2.78亿儿童,相当于一个西方大国的人口总数。但以我国的人口比重来衡量,儿童人口比重已从40%下降到21%,成为“老龄化”社会中的“稀缺资源”。  建立一个全体儿童“普惠”与弱势儿童“专项”相结合的较完善的儿童福利体系,我们还有许多难关等待攻克。儿童的未来,亦关系国家未来。儿童福利,还有多少个明天可以等?    “这群孩子姓
冬寒在这个早晨格外浓重,拥紧被,呆望晨曦在阳台的紫帘上方,投下的窄窄光带。我知道,漫长的冬已经纷沓而来,整个冷冬,阳光只会在我的窗口做短暂停留。忍不住轻叹,这个城市,还有多少人如我,在这个季节不能拥有那温暖的光辉。  这样的时候,总是怀念曾经在新疆的日子。  那时,天是透蓝的,阳光是清亮的,它毫不吝啬,每一缕光束都照耀着大地。连队的院子很宽阔,房子很低矮,阳光透过小窗钻进屋内,撒一室明亮,挡也挡不
今年的清明节就要到了,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总不免在这个时段特别容易追忆往事——常常会想起已故前辈在童年印记中存留下来的印象;也会忆起父辈们不厌其烦地诉说着祖辈们陈年过往的故事,不论是哪个姓氏,往往都会有属于本宗族一脉相承的发展序列,似是便于溯本求源,在很多人看来,“祖德流芳”成为中国百家姓祭祀神台上共同的传统文化交集,演绎着中华民族 “勤劳、宽厚、德孝、明理、兴家、立业、旺族”的不老传承。   或
李键:1963年生,山东菏泽曹县人。1983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有翼导弹专业。历任江西省国防科工办副处长、处长;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区长、区委书记。现任江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  曾亲自指导、参与江西省国资委省属国有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整个起草过程。在省国资委工业企业改革攻坚战中,曾一人牵头了七家企业的改革,其中南昌钢铁集团的改制,被称为国企改革的典范和样板。    201
2月15日,北京市司法局在友谊宾馆举行了“围绕中心,服务重点,法律服务助推中关村发展”的启动仪式。这标志着北京市司法局在全市铺开的“法律服务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庄”活动拉开了帷幕。  日前,《民生周刊》记者就北京市“法律服务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庄”活动采访了北京市司法局局长于泓源。    民生周刊:于局长,请您谈谈这次“法律服务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庄”活动的背景和目的好吗?  于泓源:好的。围绕中心,服务重点
江苏省如皋市常青镇草张庄村的济民博物馆,建筑面积2150平方米,有38个展室。在中国众多博物馆中,这样的规格并不出众。但令人感叹的是,这样一个系统工程竟是一位退休老人历时20年完成的。  博物馆的主人叫张济民,今年92岁,身板硬朗,白眉慈祥,已是耄耋之年,却思维敏捷,条理清楚。他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还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医专家,蜚声海内外的《金匮要略》研究大家。    悬壶“医心”
日前,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发布了《“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十二五”期间,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其中,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将达到8亿平方米。  专家称,这是我国政府履行国际低碳环保公约的最大行动。一直以来,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占全社会比重偏大。据统计,中国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房地产业、建筑业在碳排放占的比重达到了50%到60%。  绿色,无疑成为了城市建设和住宅开发的新标准。
3月3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透露,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将很快出台,现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用不了10个月将向社会公布。  而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在几个月前准备好的《关于尽快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办法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写了这样一段话:  “上述意见(实施随迁子女就地参加升学考试),我近年来曾在多个场合反复陈述,也发
怀揣一颗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的赤子之心,铢积寸累,湖北省洪湖市公安局戴家场镇派出所所长曾大才从警26年来,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心为民办了无数件“小事”,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了群众的敬佩和称赞,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了一名人民警察的无私情怀和奉献精神。    “人命大于天”  2009年7月6日,柴林村村民熊前阶喷打农药归来,中毒而死。个别村民和亲友感到其死得蹊跷,匿名向派出所电话报案。“因喷打农药致死”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