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ji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课堂”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已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的语文课堂仍然存在着高耗时、低效益的现象。高效课堂应该是课堂教学评价最根本的准则,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没有高效课堂的支撑,教学改革就是无源之水,就是缘木求鱼。那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下面,笔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对当前“高能低效”课堂的反思
  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低能高效”,首先要确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造成小学语文教学“高能低效“的原因复杂,但最主要的还是对语文学科的认识问题。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识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要“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对此,若认识上有偏差,教学中就会方向不明。语文教学曾出现过两种偏向:一种是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另一种是把语文课上成纯工具课。这两种思想指导下的语文课,均无“低能高效”可言。当前,我们应当全面地理解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使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科学的轨道向纵深发展。
  二、精心设计课堂的各个环节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里积极、快乐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和交流,吸取文本的精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有效导入、有效提问、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等都是我们需要研究探讨的。
  1、激趣导入。魏书生在《谈语文教学》中也这样说:“导语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一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确实,好的开头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一半。简洁生动的导语配合相应导入新课的方法,像巨大的磁石,使学生倍受吸引,能让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使他们获得深刻的感知。如:学习《南沙群岛》一课,导入时我用课件展示有关南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短片,让学生通过画面初步感知南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当然,导课的方法、形式多种多样,具体使用哪一种,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具体的课型等实际情况来定。
  2.有效的提问。如何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首先,问题要明确、有思考的价值。在设计问题时,问题的指向要明确,即要寻找什么样的答案需明确,如果范围太大,学生就会无从下手。设计的问题还要紧紧围绕文本,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提问要选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之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转化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或疑难之处;选择能触动学生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思维方向的问题进行提问。 其次,问题设计要难易适度。所提问题学生不必花多大的力气就能回答;提的问题太难,学生经过努力仍百思不解,也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把问题提得比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略高一些,使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就能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巧妙设计一些可发展性的提问,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目的。
  3.教学策略要科学性。所谓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主要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是教学设计的研究重点。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要按照一定的科学依据,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和条件等因素选择教学方法,应全面、具体、综合地考虑教学系统中的各种因素,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并能合理地加以组合、创造性地进行运用,从而得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环节必须科学
  1.充分备课
  教师要备好课。备课包括“备课标”、“备文本”、“备学生”。《语文课程规范》积极倡议自主、协作、探求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构成。依据课标要求备课要深化、细致地研讨教材,把教材中包括着的智力、非智力要素充沛开掘出来、应用起来,去粗取精,化繁为简,对教法停止挑选,防止复杂重复,拖泥带水。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出来。
  2.恰当提问
  教学中要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词汇句,改动那种钓鱼式的复杂串讲,增加有效提问。教学的进程中,教师是主导,把握着教学的全局和方向,必需站在一定的高度,担负起优化教学的义务,引导学生积极探求,鼓舞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则在教师的鼓舞和引导下,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由此发现新的天地,发明新的情境。这样,才能从基本上改动那种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的师生和谐一致的关系,为提高小语教学效果提供不竭动力。
  四、生成的课堂充满智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中,我们应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以超越预设中的目标和程序。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该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相伴生成的过程,都应该是让学生尽情绽放自己思维感受的过程,而不应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程序的完成。教师应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但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生成而迷失了方向。课堂生成需要我们教师具有高超的调控艺术和引领技巧。生成不能游离了教学目标之外,不能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面对学生稍纵即逝的生成信息,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善于运用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进行积极的引导,使课堂有效生成,让课堂焕发勃勃的生机。
  综上所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只要肯下功夫、不断反思,一定会让我们的课堂变得越来越有生命力,一定会奏出“高效”的最强音!
  【作者单位:涟水黄营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2019年3月30日,由SIMM深圳机械展、创想智造3D打印网主办的第三届深圳国际增材制造工业应用主题峰会在深圳会展中心5楼梅花厅举办°GE增材制造南区销售总监刘致平带来“G
2011年9月15~16日,中国材料研究学会(C—MRS)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召开。共有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集团共计282人出席了大会。大会应到代表
2019年2月26日上午,由国家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主办、上海华品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2019CME中国机床展于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来自国内外制造业的众多企业、专
2011年9月6日,在《中国材料进展》杂志社成立l周年之际,迎来了《中国材料进展》杂志编委会暨理事会的召开。本次会议得到了淄博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会议于淄博市齐盛国际宾馆举行
为拓展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新领域,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研制多功能康复腰围,为观察其临床效果,将38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89例为观察组,于牵引后应用此腰围;另196例为对照组,除不
采用超声波提取米兰花。然后对其化学成分进行GC-MS分析。从米兰花中分离确定了27种主要成分,其中萜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
指骨骨折临床上常见,治疗上复位容易,但固定比较困难。我院自1992~1997年使用掌侧铅丝架结合塑料支架外固定治疗指骨骨折224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24例中,男129例,女95例。年
翡翠贻贝壳珍珠层,棱柱层及韧带层经粉末XRD分析证实均由文石组成。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FTIR光谱对三个壳层文石进行了测量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壳层文石存在明显的红外频移现
生物医用材料(又称生物医学材料或生物材料)是一类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高技术材料,涉及亿万人的健康,是保障人类健康的必需品。按国际惯例,生
中科院院士王绶说:“应当把基础教育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去探究上,不断启发学生去猜测 、去思索、去动手实验,这个训练十分必要。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应为学生尽可能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让他们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在获取科学知识、科学体验、科学乐趣的同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一、情境导入,诱发探究欲望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